山擁海抱的上帝之城 ‍———巴西名城里約熱內盧印象

晚風清 huaizli

<p class="ql-block">這趟巴西之行歷時兩周,進出海關都在里約熱內盧,逗留當地的時間最久,前後共計六天,對這座心馳神往的迷人城市印象特別深刻。</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山海相連的城市,三邊環山,面朝大海,高峰入雲,碧波萬頃,山高海闊,猶如一幅壯錦鋪設天地之間,景色恢宏瑰麗,人未到,心先醉。</p> <p class="ql-block">世上面朝大海的城市不在少數,但能像里約(下文都將里約熱內盧簡稱為里約)這樣不僅擁有海灘,而且海灘各項資質好到不可想像的城市却絕無僅有。沙質白淨細勻、松軟可鑒自不必說,里約全城海岸線長達240多公里,有海岸線的地方幾乎都有優質海灘,海灘長度超過200公里,共有大小海灘7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帕卡巴納海灘和伊帕内瑪海灘,里約因而被稱為舉世聞名的海濱城市。</p> <p class="ql-block">里約的海灘不僅綿延伸展200多公里,最特別的是其海灘縱深尺度超大,最窄處都超過百米,寬處更加曠達。我去過許多國家,走過各種海灘,從未見過任何城市擁有如里約這般寬綽空敞的海灘,如此開闊廣大的活動空間,毫無疑問是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里約美就美在其獨特的地貌特徵:背靠蔥籠蒼翠的層巒疊嶂,面對浩瀚無邊的湛藍大海,整座城市在山水之間徐徐鋪展開來,寬闊的白色沙灘宛如一條晶瑩剔透的玉帶,鑲嵌在海洋與陸地的交界處,風光如畫,沁人心扉。</p> <p class="ql-block">介紹里約的書籍和影片都說:里約就是海灘,海灘就是里約。<span style="font-size:18px;">流亡巴西的著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甚至斷言:「</span>如果科帕卡巴納海灘不是里約的中心,那麼它便是里約的肺葉。」</p> <p class="ql-block">里約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遊客隨處可見,但是海灘却主要是里約當地人的天下,雖然也有一些遊客。導遊告訴我們,海灘是里約人最愛去的地方,也是他們消磨時間最多的地方,不少人周末都會在海灘呆上一整天。(請留心▶️標示,點開欣賞精彩視頻)</p> <p class="ql-block">海灘上從早到晚都能看到熱愛體育運動的里約人。導遊說,他自己每天早上六點就會來海邊健行,那時跑步的人已經很多了,早晨的海灘熱火朝天,就像個巨大的露天健身房。海灘上有很多健身教練開辦的健身班,收費指導學員練習各種強身健體課程。</p> <p class="ql-block">海灘上到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球網,三五好友隨時可以拉開陣勢打一場沙灘排球,或是沙灘網球、沙灘足球⋯⋯。年輕人當然是主力球員,我觀察了一下,中老年男人也不少,有的腆著啤酒肚,還能秀一個魚躍救球,博得一片掌聲。</p> <p class="ql-block">在海灘上頭次見識了一種叫作frescobol的運動,人們手持酷似加大號乒乓球拍的木拍子,擊打一只比網球稍大的橡膠球,對陣中球不能落地。導遊說這是里約人發明的一種海灘球類運動,上手容易,老少咸宜,現已风靡巴西,開始出現全國性比賽。</p> <p class="ql-block">下海搏擊風浪的人也不少,除了游泳、戲水的浪𥚃白條,還有玩冲浪、滑板、風帆、摩托艇的健兒,享受風口浪尖上的驚險刺激。(請留心▶️標示,點開欣賞精彩視頻)</p> <p class="ql-block">在海灘上逗留一天吃用不愁,那裡有許多小商小販的帳蓬,出租躺椅、太阳傘,出售新鮮椰子和冰啤酒,也可以買到各種食物。導遊說,可以從政府部門申請營業執照,也能在黑市上購買攤位經營資格,花費約4至6萬雷亞爾,價格不菲,但好歹是一份生意。</p> <p class="ql-block">周末時會有許多人拖家带口從汽車上下來,佔據海灘一角,他們會帶上大包小包,諸如毯子、盒飯、飲料,也許還有一只烤雞。里約的海灘常客看不起這等人,他們覺得到海灘來就應該在海灘上消費。</p> <p class="ql-block">導遊說,里約人在海灘上的典型作派是,除了泳衣和錢,什麼都不要從家𥚃帶來。可以在海灘上的帳篷裡租一把躺椅、一頂太陽傘,需要小吃的時候則可選擇伊帕内瑪海灘的烏拉圭攤點,那裡的凯匹琳納雞尾酒和里約版肉夾膜最出名。</p> <p class="ql-block">我問導遊,里約人為何如此熱愛海灘,他的回答頗有說服力:「海灘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享受的地方,海灘上的將軍、教授、政治家、百萬富翁和窮學生都是平等的,大家玩在一起,其樂融融。」「在海灘上,所有人的身體都一樣謙卑,一個身體幾近赤裸地貼近另一個身體,沒有人防備或偽飾。」</p> <p class="ql-block">出身於里約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副教授布鲁諾·卡瓦洛指出,海灘早已成為里約人城市身份認同的標識,1957年首都由里約遷往巴西利亞已成定局,當年流行的一首桑巴歌曲這樣唱道:「我不會去巴西利亞,即使那裡到處是金錢,我甘受貧窮,只要能不離開科帕卡巴納。」</p> <p class="ql-block">18歲的里約熱內盧姑娘艾諾伊莎,完全沒有料到,自己在伊帕內瑪海灘上漫不經心的一次路過,竟能觸動青年藝術家莫拉伊斯的靈感,因而造就了巴西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歌曲之一《來自伊帕内瑪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伊帕內瑪的女孩,身材高䠷,肌膚黝黑。年輕美麗的伊帕內瑪女孩,漫步沙灘上,踩著桑巴舞步,摇曳生姿,酷而優雅。不知如何向她表白,想獻上我的心,她却凝神遙望大海,眼中根本沒有我。當她款款走過,我向她微笑,她却沒有望向我⋯⋯。」巴西新一代球王内馬爾,在巴塞羅那隊的更衣室裡,也會時常唱起這首《來自伊帕内瑪的女孩》。(請留心▶️標示,點開欣賞精彩視頻)</p> <p class="ql-block">海灘能夠集中體現里約人的审美情趣,里約的報刊經常討論和評選「海灘新時尚」,從女孩的比基尼流行款式、肩帶設計更新,到當年的流行色,都是媒體聚焦關注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巴西人熱情、健談、愛社交,里約的海灘正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廣闊、深入的公共生活空間。這裡不僅是小商販練攤、做生意的好地盤,也成為政治家競選運動的拉票場所,1980年社會活動家費爾南多·加貝拉從瑞典流亡歸國,穿一條淡紫色丁字褲就去了海灘,在那裡宣告了巴西新左派的誕生。</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些人到海灘來,純粹就是為了聊天、吹牛、喝咖啡、嘗小吃。里約的海灘有點類似中國成都的茶館,如果說成都像是泡在茶水壺𥚃,那麼里約就是一座被拴在海灘上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其實對我來說,即使是坐在如此悅目的海灘邊發呆,也不失為一件賞心樂事。沉浸在青山碧海的美景中,如詩一般的畫卷自可蕩滌心胸、過濾煩惱、排解焦慮,領受鳳凰湼槃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海灘在里約人生活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灘的熱度跨過海傍公路向北輻射。路北,櫛比鱗次林立著里約最豪華的酒店和高級公寓,以及用海灘命名的科帕卡巴納社區,社區𥚃一套普通的30平方米公寓,要價起碼在130萬元人民幣以上。</p> <p class="ql-block">這樣的房價不算便宜,然而要知道這裡是里約的科帕卡巴納社區,距離海灘如此近的地方,絕對物超所值。老實講,連我都不免動心,里約不但景色美,而且從來沒有台風、龍卷風、地震之類天災,關鍵是氣候還特別暖和,非常適合畏寒怕冷的老年人,真是個養老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里約的導遊是當地出生的華人二代,很熱情,帶我們幾乎逛遍了里約的海灘。但是他說,里約山明水秀,不能只看水不看山,旅遊團行程中還有許多上山的項目也得完成。</p> <p class="ql-block">他告訴我們,里約當地人熱衷去海灘,却很少會進山,但是遊客一定得上山,如果來到這裡,却沒有登上基督山、面包山,那等於白來里約一趟。</p> <p class="ql-block">導遊專程開吉普車帶我們遊覽了科爾科瓦多山上的蒂茹卡公園,這是位於里約市內的國家森林公園,佔地40平方公里,擁有綿延數英里的熱帶雨林,飛珠濺玉的瀑布,寧靜的小溪和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綠色植物。</p> <p class="ql-block">這樹被當地人稱為炮彈樹,生長在熱帶雨林,掛在樹上的一顆顆果實像極了早期火炮的炮彈。導遊說,聽說果子可以餵養家禽,但沒見過人吃這種「炮彈」。</p> <p class="ql-block">這種果實又不同,更大一些,可以吃,而且特別甜,叫做大樹菠蘿,也稱為菠蘿蜜,中國南方和台灣都有出產。</p> <p class="ql-block">山𥚃森林茂密,許多百年大樹高聳入雲,遮天蔽日,這棵大樹要六人手牽著手才能合圍。</p> <p class="ql-block">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公園裡的私人花園和山澗水簾,七彩斑斕,似詩如畫,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蒂茹卡國家公園的景色風光未必絕佳,奇就奇在它位於里約市內,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公園之一。生活在這座城市,上午還在海灘戲水,中午即可深山探幽,這種上山下海的奇特感受,也是只有里約才可能奉獻給遊客的獨一份禮物。</p> <p class="ql-block">山中的天氣說變就變,先前還是天朗氣清,一會兒就陰沉沉了,導遊指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頭,說那就是基督山。</p> <p class="ql-block">正當我們詢問哪裡是耶穌塑像,說時遲那時快,山頭雲霧被風吹散,耶穌撥開分隔上天與凡塵的霧霾,跨過天河,露出頭來。</p> <p class="ql-block">里約人都相信一個傳說:上帝花了六天時間創造世界,第七天創造了里約熱內盧,上帝是里約的守護神,里約也被稱為上帝之城。</p> <p class="ql-block">坐纜車上面包山是另一次美好的經歷,面包山坐落在里約市內的瓜納巴拉海灣,是里約的標誌性地標,因狀似面包頭,被早期原住民稱為面包山。</p> <p class="ql-block">面包山海拔1299英尺,因地處市中心位置,登頂望遠,里約美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站在面包山頂,放眼望去,群山連綿,錯落有致,市區房屋如珍珠一般鋪滿大地,藍色的大海像明鏡鑲嵌其間,山海相連的遠方如雲似霧,蒙上了一層輕紗,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山中松柏蒼翠,鳥語聲聲,風吹樹搖,綠裙輕擺。遠方,水擁著山,山依著水,在淡淡水雾中如影似幻。</p> <p class="ql-block">青山如黛,山海相連,壯闊無比。山呼海應,交相輝映,在這𥚃有山與海最美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居高臨下,一覽無遺,因而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座城市最真實的鏡像:一個折疊的里約。導遊告訴我們,順著這個方向看到的是里約最富裕的海灣,天碧海藍,山水如畫,灣裡停泊的都是豪門大戶的私人游艇,岸邊高級別墅動輒上千萬,是房價最昂貴的區域。</p> <p class="ql-block">這個畫面展示的則是蝴蝶湖富人區,面朝海背靠湖,與特朗普的海湖山莊有得一比,360度無死角湖光海景,盡收地利之美,房子也是天價。</p> <p class="ql-block">至此,看到的是,青山蒼茫,澄海碧透,樹色随山迥,濤聲入海遥,山海唱和,氣象萬千,好一座山擁海抱的上帝之城。</p> <p class="ql-block">然而就在同一個山頭,導遊指給我們看另一個方向,說,那就是里約有名的貧民窟。但見山腰上密密麻麻布滿火柴盒般的小房屋,排列无序,雜亂堆積,盡是些在山溝裡搭建的窩棚。導遊說,整個城市大約有近千處這樣的貧民窟。</p> <p class="ql-block">對於我們想要參觀貧民窟的要求,導遊一口回絕,說那裡是黑老大的地盤,槍枝、毒品問題嚴重,不敢招惹那種麻煩。</p> <p class="ql-block">下山後,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導遊指著山坡上一棟白色高層建築告訴我們,那是五星級的喜來登大酒店,在酒店背面山上,也有一個貧民窟。導遊<span style="font-size:18px;">開玩笑說,那</span>可是「五星級貧民窟」啊,家家都能享受無敵海景。拍完這張照片,不知怎麼回事,我的鼻子有點發酸。</p> <p class="ql-block">在里約的最後一天,坐小火車登上基督山,參觀全球聞名的耶穌雕像,見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38米的耶穌塑像站立山頂,俯瞰整座城市,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p> <p class="ql-block">巴西得天獨厚,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佔盡天時地利,所以巴西人認定上帝是同鄉;里約青山如黛,碧海藍天,坐擁錦繡山水,極品風光,因而里約人也咬死家園都是上帝一手打造的。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都跟上帝沾親帶故了,巴西却至今仍只是金磚國家之一,始終未能躋身發達國家行列。</p> <p class="ql-block">站在基督山高大的耶穌塑像前,且容我斗膽多一句嘴,原因其實很簡單,已經被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說得明明白白,巴西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短缺的就是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合理的經濟制度,但願上帝能夠幫助自己的巴西鄉親彌補上這一短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