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博物馆-邯郸古代后刻艺术陈列。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5日,我们从河南省安阳市乘高铁来到了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座三千年未改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璀璨的文化最早可追溯至上古女娲文化、战国时期的赵国文化、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石窟文化、以及北方瓷器的重要流派磁州窑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均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另外与之有关的历史典故数不胜数,成语“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都出自这里。</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6日上午到了邯郸博物馆,9点不到已经排起长队,9点整博物馆开始进场,不用预约,刷身份证进入即可。</p> <p class="ql-block">邯郸古代后刻艺术陈列在博物馆四楼。</p> <p class="ql-block">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兴盛。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山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北齐样式”,对隋唐及其以后的造像艺术影响深远。隋唐之际,佛教造像艺术虽然没有北朝时期的规模宏大,但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的众多造像类型,时代特征鲜明,达到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唐代之后,大名作为北宋陪都,邯郸境内出现了一批宋代摩崖造像,风格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石刻造像艺术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佛造像艺术在北魏时期达到第一个繁盛期,造像规模和风格样式出现很大的变化。由皇室扶持的石窟寺造像竞相出现,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主要代表,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佛造像艺术开始走向中国本土化的历程。北魏佛造像艺术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界限,前期表现“浑厚沉着”,迁洛之后则表现“秀骨清像”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邺城佛教的发展最早始于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的相继建都邺城,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壮大。北魏时期,随着云风和龙门石窟的开凿,造像艺术进一步渗入民间,邯郸出现一批北魏单体造像。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鼎盛,开凿了响堂山石窟,同时出现大量精美的汉白玉单体造像。</p> <p class="ql-block">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邺城所属地区为东魏,并继而成为东魏的政治中心。受龙门石窟的影响,东魏造像的主流风格为“面沩恨刻,削为容仪”的秀骨清像,但在以邺城为中心的范围内;已经开始彰显出一种新的风格,为“北齐样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莲瓣屏双菩萨立像-北齐(550年—577年)成安南街村寺庙遗址出土·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武安法华调石窟千手观音浮雕-北宋(960年一1127年)·该浮雕位于武安市青烟寺村法华洞石窟中底东壁。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高约1.2米,头戴化佛主冠,身刻40条手臂,各执法器,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千手观音左右各有对称眷属三身。根据石启内题记.法华洞石扈开凿干北宋时期.千手观音造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密宗在唐宋时期的广泛影响。</p> <p class="ql-block">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唐(618年-907年)·常乐寺遗址出土·邯郸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武安法华洞石窟-法华洞位于武安市西青烟寺村,共有三座洞窟,中间洞窟为主洞,内三壁满布五百罗汉像,东壁正中雕千手观音像。《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中载:宋雍熙二年(985年)法华洞造石堂石室并罗汉五百。法华洞石窟是研究宋代佛教及石窟造像艺术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东魏的短暂过渡后,北齐造像一改前期清瘦作风,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淳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透雕五身立像-北齐(550年 577年)·临漳县习文乡河图棉站太平渠出土·临漳县文保所藏</p> <p class="ql-block">红砂石菩萨头像-唐(618年一907年)·常乐寺遗址出土·邯郸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唐末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深化,中央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国家走向分裂,相继出现了五代十国。因中原地区兵火频仍,社会动荡,加上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年)下诏毁佛寺、禁佛教,废天下佛寺过半,各大寺院佛像壁画大多被毁。此时的佛教造像艺术基本继承了晚唐旧风,但明显流露出颓败和衰退之形。到了来代,佛教造像艺术在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人物造型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经历过唐代的顶峰之后,来代的石刻造像艺术逐渐走向衰落。</p> <p class="ql-block">公元6世纪之前,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造像先后经历了“凉州模式”和“云冈模式”两大发展阶段,邺城地区第一阶段造像具有明显的云冈造像风格。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后,模仿南造像风格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影响深远,6世纪中期前后,中原北方地区的造像风格,总体特征上都是北魏后期造像风格的传承和嬗变。6世纪中叶以后,以“龙树背龛式”造型典型特征的北齐邺城新式造像,融合中西文化因素,上承东魏武定年间白有造像的技术传统和构图特征,同时接收新一轮传入的笈多造像样式创造出的一种全新模式。六世纪晚期,随着北齐灭亡,周武帝灭佛及杨坚毁城移民等一系列事件,邺城佛教遭受了灭顶之灾,佛造像的邺城模式也随之淡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西晋时期,观世音信仰在中国形成。《正法华经》中说:观世音菩萨能即时解救众生的种种苦难,并依据不同情境而显现不同化身,后世据此演化出三十三观音相。观世音在中国信仰者甚众,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5世纪时,弥勒信仰在河北地区非常普遍。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是释迦佛的弟子,居住在兜率天宫,将继释迦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广度众生。因此,弥勒又代表着未来佛。</p> <p class="ql-block">坐佛造像砖雕-北齐(550年—577年)·邯郸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红砂石佛手-唐(618年—907年)·邯郸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红砂石普贤菩萨像-唐(618年一907年)·邮郸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树冠屏菩萨像-北齐(550年—577年)成安南街村寺庙遗址出土·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邯郸古代石刻造像是古代丰富审美观念的表现,不仅蕴含了精彩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且展示了日臻成熟的创作技巧和手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能力和创造才能,是中华民族在自己深厚文化土壤上对佛教的再创造,是中国人民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作灿烂的民族古典文化的绚丽花朵,作为悠久的东方文明的巍峨丰碑,这些无与伦比的佛教造像永远深刻而动人。</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四楼还参观了磁州窑-陶瓷陈列。</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目前漳河和滏阳河流域发现临水、观台、彭城等17处古瓷窑址。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进入装饰陶瓷的时代,装饰品种、技法丰富多彩。金代制瓷业达到鼎盛,元代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兴盛一时,全国许多窑口都曾仿烧过磁州窑风格的瓷器,形成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p> <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彭城为北方瓷都,仍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技法,民间流传“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和“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赞誉。清末民国时期,白地黑花装饰技法日渐式微,彭城窑进行了瓷业改良,引进青花、五彩工艺,从胎质、釉色、装饰和成型等多方面进行改造提高。装饰题材继承磁州窑传统,如民间传说、戏曲故事、诗词谚语、山水风景,等等,內容丰富又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晚清民国时期青花、五彩装饰艺术的繁荣,续写了磁州窑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文化传承干载,生生不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举办此次展览,回顾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和继承磁州窑文化,使磁州窑精神永驻,窑火不熄!</p> <p class="ql-block">北朝时期,邺城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得邺城西郊的漳滏流域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些青瓷胎体有粗有细,釉色青灰或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器物厚重而精美。隋唐时期,瓷器多为以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民用瓷,器物品种多而不单一。《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磁州窑至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白釉器是磁州窑瓷器中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伴随白釉器出现了各种胎装饰技法,白釉器的大量出现表明了制瓷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胎装饰是指用尖状竹、木工具在施有化妆土的瓷胎上进行划、刻、剔、填等装饰,创造出划花、篦划花、珍珠地划花、剔花、剔刻填黑等装饰品种。</p> <p class="ql-block">在白化妆土的胎体上,以毛笔为工具,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各种纹饰,罩以透明釉料,入窑高温烧成。这是磁州窑装饰艺术的典型风格,为以后的青花、五彩等彩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元代</p> <p class="ql-block">红绿彩弟子残像-金代</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红绿彩是用红、绿、黄等颜料在化妆白瓷的釉上绘画,二次入窑低温烧、烤而成。该装饰艳丽悦目、艳而不俗、丽而不燥。盛行于观台窑第三期,即北宋晚期至金代,主要用于建筑构件和各种塑像。</p> <p class="ql-block">黄绿釉迦梭频伽像-金代</p> <p class="ql-block">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清代、民国时期北方地区女儿出嫁时,娘家必配送瓷器,瓷器中必有掸瓶一双,瓷罐两个,帽筒一对。</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彩釉瓷是指运用丰富多彩的釉色,并结合其它技法进行装饰生产出黑釉窑变釉、绿釉划花、绿釉黑剔花、绿釉黑绘花、三彩釉、翠蓝釉、仿钧窑等装饰技法和品种。</p> <p class="ql-block">翠蓝釉黒花罐-元代</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行炉源于早期鹊尾铜炉,为礼佛时行香所用。《法苑珠林》载:“香炉有柄者曰鹊尾炉。”鹊尾炉造型源于西亚,后由印度传入中亚。鹊尾炉最早见于甘肃永靖县炳灵寺69窟西秦壁画中,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礼佛供养人也多执此器,宋辽金时期仍使用此名,北宋苏轼诗云:“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现存出土及传世鹊尾炉较少,且多铜架和银架,纯金雀尾炉仅见廊坊固安一例,唐代皮日休有诗赞曰:“鹊尾金炉一世焚。”安西榆林窟发现的五代壁画“曹义金行香像”中,曹手持的行炉,是金属的,甜长柄,炉身的形制与观台窑北宋早期流行的白釉行炉和棕黄釉行炉极为相似。大量行炉的出土也反映当时焚香礼佛之盛。</p> <p class="ql-block">动物纹枕是宋元时期常见的瓷枕类型,枕面寥寥数笔绘出动物形象,生动活泼,不仅有生活气息,又不失典雅,是当时艺术风格的深刻表现。</p> <p class="ql-block">黄绿釉模印荷花纹须弥座象耳瓶-金代</p> <p class="ql-block">白地黑花“欲作高唐梦”诗文豆形枕-北宋</p> <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器具用瓷,有碗、盘、罐、枕等。这些器物涵盖了当时生活的吃、住、用等方面,为目常所见所用之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中华名窑,它与民族精粹—瓷器的发展同辉,为祖国瓷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特有的贡献。北朝时期首创北方青瓷窑场;隋唐服务大众,为普通民窑;宋金元达到历史巅峰;明清民国,规模宏大,称北方“瓷都”,与景德镇比肩,建国后再度复兴,位列我国八大瓷区之一,掀开历史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自釉“福”宇纹钱罐-清代</p> <p class="ql-block">白地黑花 “王”宇碗-元代</p> <p class="ql-block">白地黑花“草色连云色”诗文八角形枕-金代</p> <p class="ql-block">白地黑花芦雁纹坛-元代</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中,博物馆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展页之时,神秘和奥妙由此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