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合涧镇东山底村的全国劳模—李顺达

钟声

<p class="ql-block">李顺达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56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20px;">三十九</b></p><p class="ql-block"> 这里说的是李顺达领导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办了三年,变成了一个包括二百八十三户的大社。这个社所在的地方是那样一个太行山上的穷地方,由于大家的努力,三年工夫,已经开始改变了面貌。劳动力的利用率,比抗日以前的个体劳动时期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点六,比建社以前的互助组时期也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四。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已经由第一年的一百二十元,增加到了一万一千多元。一九五五年,社员每人平均收入粮食八百八十四斤,比抗日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七,比建社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一。这个社已经做了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三年的结果,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五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点六。这个合作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能够大量增产,为什么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能够更加大量地增产呢?</p><p class="ql-block">(《勤俭办社,建设山区》一文按语)</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p><p class="ql-block">正文:山西党史人物</p><p class="ql-block">李顺达:</p><p class="ql-block">把穷西沟建成全面发展的新西沟</p><p class="ql-block">《山西晚报》</p><p class="ql-block">生平简介:李顺达,河南省林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并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十届党中央委员等。李顺达作为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织创始人、全国爱国生产竞赛活动的首倡者、全国农业最高奖章——爱国丰产金星奖章的获得者,以其奋斗精神影响了一代人。15岁时,李顺达从河南林县东山底村逃荒来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1946年,西沟村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在李顺达的领导下,村里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1948年,平顺县人民政府将“劳动英雄”的牌匾挂到了李顺达家门楣上,新中国成立后,这块牌匾被运往北京,一直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1952年,李顺达获得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运动最高奖——爱国丰产金星奖章。1983年7月1日,李顺达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终年68岁。李顺达说“我们当干部的,只能吃苦在前,不能享受在前,不该享受的你享受了,就是多吃多占,就得处分你。”“咱当干部要是做不到,就不要要求群众。”劳动和练武两不误新中国成立前,西沟村是一个穷山沟,满目疮痍。“山连山,沟套沟,山是光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季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当地民谣道出了西沟村的贫穷。而今,西沟村遍山青翠,果实累累,村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吃水不忘挖井人,西沟村有现在的光景,李顺达功不可没。1930年,15岁的李顺达从河南林县东山底村逃荒来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政府,李顺达第一次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在和地主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中,他带领当地劳苦大众取得了胜利。当年2月,平顺县第一个秘密基层党组织在西沟成立。7月,李顺达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降日反共,又恰逢连年自然灾害,太行区受灾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抗日军民只能靠采树叶、挖野菜、吞草根、食咸土充饥度日。为了支援前线,确保当地农业生产,1941年,西沟村成立了农会、青救会、妇救会、武委会等各种抗日救国群众团体。</p> <p class="ql-block">李顺达先后担任了村农民救国会组长、主席、民兵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李顺达一边带领本村农民发展生产,一边组织民兵配合人民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扫荡”。大家白天劳动,黑夜练武,在生产自救的同时,还为前线送去大量粮食。这种田间劳动和对敌斗争相结合的办法,不仅发展了生产,度过了灾荒,而且使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都不耽误。1942年,西沟村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表彰为“劳武结合模范村”,李顺达被平顺县抗日政府表彰为“劳武结合英雄”,政府还奖给他一支步枪、两颗手榴弹。这一年,经过党组织批准,李顺达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成立李顺达互助组1943年2月6日,李顺达联络了宋金山、路文全等6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掀开了西沟发展的新篇章。当时的西沟村解决温饱问题已属不易,想要谋求发展致富,可谓是天方夜谭。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那时候不仅要以糠为食,饿极了连树上的树叶都会吃光。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在与大家讨论后,李顺达制定了村中发展计划:“山上造林,河沟修地,组织合作社,改造大自然。”西沟人开启了“向自然要粮”的新模式。1943年春,互助组共开荒120亩,全部种了蔬菜,到夏季蔬菜成熟时节,吃都吃不完。1944年11月,李顺达作为互助组带头人,出席了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被评为“生产互助一等英雄”,大会奖给他一头大黄牛和一面写有“边区农民的方向”的锦旗,从此,这面锦旗就高高地飘扬在太行山上。1948年12月,为表彰李顺达互助组所取得的成绩,太行区党委、太行区行署特授予李顺达互助组锦旗一面,上书“翻身农民的道路”。那时候,为了实现“土不出沟”的目标,全村人带着粮食、配上糠,一早便出发上山种树,一走就是一天。哪怕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西沟人也没有放弃上山种树。但是,300亩树苗种下去,成活率却极低。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家心里不禁打起了鼓。“哪怕只活一棵树,也证明山上能种树。能种一棵,就能有一坡。”面对村民质疑,李顺达信念不移。此后的几十年间,他走遍山,流透汗,边走边宣传,终于形成了“山上种遍核桃沟,河沟两岸种杨柳,梯田发展苹果树,西沟发展农林牧”的经济发展模式。</p> <p class="ql-block">获得“爱国丰产金星奖章”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急需要恢复经济,发展生产。1950年秋,李顺达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模大会,并被选进主席团,受到毛泽东接见。毛泽东对他说:“你住在山区,要好好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将来把穷山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听了这番话,李顺达干劲更足了。1951年春,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倡议书,全国各地的劳模纷纷响应,一场农业战线的爱国丰产竞赛活动在全国展开。这次竞赛不仅率先提出了改革农业技术、使用新式农具和发展农副业的生产竞赛计划,还增加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容。为此,中央农业部颁布命令,授予李顺达互助组爱国丰产奖状一面、奖金500万(旧币)。毛泽东为李顺达互助组亲笔写下“生产战线上的模范”奖状。同年,为了表彰李顺达及其领导的互助组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杰出成就,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李顺达互助组“全国丰产模范互助组”称号。1952年春天,为进一步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改变过去单纯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适应山区在较大范围内发展多种经济和从事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李顺达在原来互助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户,扩建成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李顺达告诉社员们:“山区农村要想富,全面发展农林牧副,山区是国家的宝地,只有山区、平川都加快全面发展经济,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还提出了“变坡地为梯田,变荒山为宝山,变穷沟为富沟”的奋斗目标。他带头在山坡上种植松、柏、山桃、山杏和核桃树,沿着山沟自上而下建谷坊、修蓄水池,保持水土,防止流失,并在道路两旁栽种杨树、柳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集体造林几百亩,各户造林127亩,为全村大规模进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李顺达、郭玉恩、任国栋、吴春安4人获得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运动最高奖——爱国丰产金星奖章。该奖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只颁发过一次,且只有4枚。1954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太原专门召开隆重授奖大会,把“爱国丰产金星奖章”挂在了李顺达胸前。由次可见,当时中央、省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李顺达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互助组到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顺达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打坝造地20多年不停歇。到1972年,先后植树造林15000亩,改造梯田900亩,河滩造地500亩,共治理了大沟7条、支沟28条,闸谷坊800余座,修蓄水池5个、水库4个,把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西沟,建成了“农、林、牧、工、商”全面发展的新西沟。</p><p class="ql-block">山西晚报记者 赵丽娜</p><p class="ql-block">图片由李顺达女儿李秋娥女士提供</p><p class="ql-block">记者手记查阅资料、编写稿件的过程中,李顺达的形象一点点丰盈起来,一位一丝不苟又和蔼可敬的老人就这么跨越时空地来到了山西晚报记者面前。在艰苦卓绝的年代,他凭借着坚韧不拔、认真踏实的态度,始终坚信一句“听党话,跟党走”,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令人赞叹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哪怕到了解放后,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好日子,李顺达依然秉承勤俭节约、事必躬亲的如一原则,不搞特殊、不慕虚荣,朴实无华地继续躬身劳作。李顺达是太行山上的一座丰碑,以其奋斗精神影响了一代人,他的光辉业绩和创业精神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后辈人永远学习的楷模,他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永远鼓舞、鞭策和激励着我们前进。不忘初心,燃烧青春,奋斗不息。</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梁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