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10日夜,在贵州遵义枫香镇苟坝村前一条崎岖狭窄的小道上,42岁的毛泽东手提一盏马灯沿着山路踽踽独行。此时,他要去找周恩来共商大事。由于这个夜晚的举动与未来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毛泽东走过的这条小道后来也被人称为“毛泽东小道”。</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7日,由闪耀长征路组委会、中国知青网及各联络站、重庆知青联谊会及分站主办,川陕甘红色文化研究会、重庆地球村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重庆知青联谊会及分站、中国知青网川南总站及分站、红月亮电影摄制中心、重庆子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闪耀长征路》系列片之5——“再上娄山关 •挺进遵义城” 组成的新时代“红军”队伍走在了这条“毛泽东小道”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精神的传承。《红月亮》电影摄制中心剧组全程跟拍。</p><p class="ql-block"> 重庆涪陵知联会有54名战士组成红军连参加,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那份坚定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涪陵红军连列队《再上娄山关.挺进遵义城》</p> <p class="ql-block">涪陵知联会举行红军连出征仪式</p> <p class="ql-block"> 踏着重新铺就的“毛泽东小道”来到苟坝村,探访这个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据当地人介绍,路旁的铁沙棠树因见证了苟坝会议的召开而被称为“真理之树”,仿佛在向我们诉说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苟坝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当时,就是否攻打打鼓新场,中央负责人在苟坝进行讨论,与会多数人主张打,只有毛泽东坚决反对。当晚,毛泽东为红军的生死存亡忧虑,毅然提起马灯前往周恩来的住处共商大事。第二天,会议继续讨论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经过激烈争论,撤销了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苟坝会议是长征路上一次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完全解决的关于红军军事指挥的问题。由此,毛泽东成功策划了三渡、四渡赤水的战略行动。”</p> <p class="ql-block">部分红军在拍摄现场</p> <p class="ql-block">准备第一波攻击</p> <p class="ql-block">救治伤员</p> <p class="ql-block">傅强协助王文秀导演指导演练</p> <p class="ql-block">运送伤员</p> <p class="ql-block">傅强协助王文秀导演调动人员</p> <p class="ql-block">笫二波攻击准备</p> <p class="ql-block">欢庆胜利</p> <p class="ql-block">攻克娄山关的指挥员笑了</p> <p class="ql-block">部分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攻击娄山关现场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参演节目《伟大的舵手毛泽东》获金奖</p> <p class="ql-block">金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王总与金奖涪陵队负责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总涪陵队全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镇亚说,苟坝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一方面,毛泽东的确高瞻远瞩,他考虑的问题更具根本性、战略性;另一方面,他守纪律、讲规矩,又实事求是,坚持为真理而战。”葛镇亚说,苟坝会议充分展现出毛泽东的担当、勇气和远见卓识,他凭借高超的政治、军事素质赢得了全党全军的信任,从而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保存了革命火种。事实上,红军能够突出重围与苟坝会议关系密切。遵义市播州区档案馆馆长杨生国认为,与遵义会议相比,苟坝会议所体现的长征精神主有两点:一是知难而进,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二是坚持真理,敢于担当。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而苟坝会议就是一次检验真理的生动实践。在苟坝村,有个“红军马灯馆”。展馆的前言这样写道:“马灯,照亮长征的路!不能忘却这一盏马灯!它照亮了漫漫长夜,指引了曲折的道路,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诗篇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马灯下的王勇、潘正国、傅强</p> <p class="ql-block">行进在"毛泽东小道”上的红军队伍</p> <p class="ql-block">重庆知联会部分成员</p> <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剧照</p> <p class="ql-block">傅强学习饰演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王总与周恩来饰演者傅强握手于苟坝会址前</p> <p class="ql-block">王(文秀)导演、孙(莹)副总与饰演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总、王导、傅强在苟坝会议旧址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地球村唐仁均与饰演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涪陵红军连连长陈天喜与饰演者握手</p> <p class="ql-block">傅强为王稼祥饰演者何银昌整理</p> <p class="ql-block">王总、潘副总等认真观看展览馆视频</p> <p class="ql-block">王文秀导演认真拍素材</p> <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后的新″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p> <p class="ql-block">王总见“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孙(莹)总与王导交流</p> <p class="ql-block">王总模拟泽东同志在苟坝会议上发言获通过</p> <p class="ql-block"> 知青红色旅游发起人、重庆地球村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闪耀长征路》总指挥王勇说:一盏马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闪耀长征路》副总指挥、临时党总支书记、涪陵红军连指导员傅强说:重走长征路,不单单是旅旅游,要通过红色旅游学习革命史。要体会打江山的不易,珍惜当下的好生活,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否则我们红色出行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 重庆涪陵知联会艺术团由况书君编导,为这次红色旅游专门赶排了反映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掌握中国革命的航船迫切心情主题舞蹈《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当晚在遵义演出获组委会金奖。这也是涪陵知联会艺术团在红色旅游活动中参加比赛连续三次获金奖。</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大家进一步增强了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傅强2024.10.29于涪陵</p> <p class="ql-block">一盏马灯更照亮涪陵红军连战士的心</p> <p class="ql-block">走在″毛泽东小道″上的各路红军</p> <p class="ql-block">″红月亮"摄制中心剧组部分成员</p> <p class="ql-block">涪陵红军连战士便装参观″遵义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涪陵红军连战士参加祭奠青杠坡红军烈士</p> <p class="ql-block">此次红旅结束后在土城吊桥上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一盏马灯照亮涪陵红军指挥员对前途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我正要结束此美篇之时,收到因身体欠佳未能成行的《闪耀长征路》副总指挥、中国知青网川南总站站长贾毅忠先生见到以上照片所写的一段话,作为我此篇的结束语,感谢贾总的点评点赞!——上面涪陵团队傅强及7名红军战士战前照片,栩栩如生有战斗场面的真实性。背景是天然两山夾一坳,中间是马灯,她是照亮中国工农红军前进的灯塔。前方两位红军战士分别两挺机枪在前沿阵地,严阵以待,凸显红军战土誓守前沿阵地的坚強决心。</p><p class="ql-block"> 指挥员坚定不移以地图为准手指方向,给各级红军战土布置战斗任务。看到此时此景确实大家是进入了角色,在几集《闪耀长征路》素材中这张照片将永远保存,永远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