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闻云霄县乌山奇峰锦绣、怪石嶙峋,可以品尝一回石头盛宴。24年10月19日,环健群一行40人乘坐大巴约10点20分到达乌山接待中心,随即便开始了今日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汽车进入乌山景区,我在车上随手拍了一张,就感受到了乌山的异石奇景,相信每位驴友都期待着今日有一场美丽的邂逅。林中乔木茂密,尤其是小竹子漫山遍野,我们时常穿梭在密密的竹子林中,有时只见竹子不见竹叶,小路似乎也是竹子密密编织起来的遂洞,偶尔遇见一些光斑洒落在路上,整条小径显得幽暗而深邃。</p> <p class="ql-block"> 小径好走,身子可以从容穿越,大多为土路,偶有山石垫脚,山石多半出现在山涧之中,一时间驴友们都感到今日徒步很舒适也很惬意。约11时许,行至一处三岔路口,我们向左穿行,这才看见一些远山的样貌,远远可见一些山峰之上,奇石突起颇为壮观,心中更加期盼遇见一场石头盛宴。</p> <p class="ql-block"> 之后的二十几分钟,要么一样穿行在小竹林中,要么在灌木丛林中穿梭,偶尔在树隙中可窥得一些裸露奇石,一块弧形巨石像“蛙”一样挂在磐石上;一块巨石像一只“大象”在林在奔驰;一块巨石像一只多边形球体在山巅挺立;一块巨石像“大拇指”一样耸立,指面向天,指尖顶起一块还透着亮光的“飞来石”,看来,乌山的石头盛宴即将一一呈现。</p>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路上巨石多了起来,我们在巨石边溜过,又或是在者巨石夹缝中弯腰低头,很快就到了一条峡谷之中,这条峡谷乱石层层叠叠,我仿佛看到乱石从高处滚落而来。时过境迁、万物生长,乱石林立中早已草木葱茏、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龙床石</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p> <p class="ql-block">峡谷下游</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一块巨石上,我们可以顺着峡谷远眺,正前方(上游)是一堵画着许多竖线条的灰白石峰,好像堵住了峡谷的去路,想必那就是我们要去的“龙床石”了,可这是一座圆形的庞大石峰,一点也没有“床”的模样,看上去像一个“石墩”或者说像“蒸笼”;后方(下游)被更多更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远方右侧有一座高大耸立的峭壁,峰顶乱石遍布,依稀可见几块奇石当空而立、卓尔不凡;再极目远眺,远山朦胧,也可辨认出有多处奇石在山脊上突兀耸立,彰显与众不同又傲世独立。</p> <p class="ql-block">水滴弧线</p> <p class="ql-block">石中圆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休息一边等人,合照一张便继续前行,一路上陆续遇见一些奇异石头。这里的石头风化方式有些奇特,石头峭壁上沟画线条比较常见,但在石头峭壁画点线和圆洞就少见了,神奇的是,眼前这块石壁上的点线和圆洞构成一个较大的“水滴弧线”;再往前走一段,在一颗圆形巨石上,我看见一个深深的圆洞,圆洞旁边还有几个小洞,看其位置在石头顶部,不像是水滴石穿的功效,应该是这个部位恰好可以(遇水)先风化,而且风化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洞。</p> <p class="ql-block">龙床石全景</p> <p class="ql-block"> 时间悄悄流逝,到了正午时分,我们再次可以远眺“龙床石”,而且是一幅完整的画面。蓝天白云下,“龙床石”巍峨耸立。这是一座崖壁灰白的石峰,峰顶带着绿色“草帽”,崖壁上,刻画了许许多多的深深沟壑,远远望去像一条条垂落的雨帘,这是岁月的浸润和风霜雪雨的洗涤留下的印迹;崖下山坡上,乱石和绿叶相互交融,绿叶下堆砌了多少乱石早就不为人知,毕竟岁月的沉淀有多厚重谁也无法预估。看着这座圆形石峰,我不由想到,这座“龙床石”我们应该从哪儿登顶呢?看山势,只能从其左边山脊上才能登顶吧。</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还是一会儿从竹子林中穿行,一会儿又在灌木林中荡漾。很快,我们就遇见一条小溪,溪水清澈透亮,倍感亲切,赶忙上前洗脸,清凉浸润了肌肤,好生惬意。沿着小溪一直向下游前行,遇见两处巨石挡路,一处,绕石踏溪而过,妻子还因我一声叫唤而踏空湿鞋;另一处,从巨石搭起的洞厅里穿过,妻子像只蚂蚁托举巨石,一脸笑意盈盈,在我眼中,这是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 离开小溪,我们在龙床石下横移,足有二十多分钟,这才开始登山,我感觉已饥肠辘辘,前面的驴友还没有要择地午餐的意思,只得继续登山。登山小径是一条石砌古道,应该就在之前我观察到的“龙床石”的山脊之上。虽然是山脊,小径上却是巨石遍布,不少巨石紧紧靠在一起,有段小径还在巨石下的洞厅中穿过,不难想像,“龙床石”风化脱落了多少巨石,也许这座山都是那“龙床石”风化所致呢!</p> <p class="ql-block"> 随着爬高,对面的群山渐渐尽收眼底,由于逆光画面有些朦胧,但山脊之上奇石耸立,山峦披上蒙蒙面纱,画面神秘且意境非凡,山峦之间渐渐显露出一片狭长的蓝色湖面,那应该就是乌山著名的高山天池吧。</p> <p class="ql-block">石兔</p> <p class="ql-block"> 与“龙床石”相呼应的,也是一座座高大的石峰,其中一座石峰像极了一只“兔子”,兔头低垂四肢收藏,兔耳收敛而肃立,像是在倾听什么,兔身肥硕颀长略显扁平,兔尾短小与脊柱齐平,如筋乍起而紧绷,像是对龙床石上的“龙” 敬畏有加、伏地诚服。</p> <p class="ql-block"> 其实,对面的山也是一座石山,山坡上,大多被乔木绿叶所覆盖,只不过其山巅之上没有突兀耸立的奇石显露峥嵘而已;山坡上,灰色乱石星星点点,妻子眼尖,特意指给我看,说那颗巨石很像一个身披战甲带着头盔的古代战士,看背影,那意境还真像!</p> <p class="ql-block"> 继续登高,山下的“天池”落入眼帘,只觉得青山绿水、山河锦绣,颇有几分漓江风情,遗憾的是,湖面较小,那水面好似线条,宛若一幅书法墨宝。大约已登高一半,见有人已经席地而坐,便也择地坐下休息享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 饭后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再次爬高,后面的一段路基本都是在陡峭的石壁上行走,好在基本都铺好了石阶,到了一处较为空旷石头平台上,高山天池完美呈现在眼前,总觉得这几条线像一个字,我不由观想起来,一种灵感瞬间浮现脑海,对,“一横、一折、一撇”三笔组成一个“女”字,只是这位“书法大家”在“勾勒”时,“女”字的出头部位短而胖些,横、折、撇三笔粗细不一,但整个“女”字布局越看越有韵味,我心中感叹,真乃“神来之字”也!</p> <p class="ql-block">神“女”湖</p> <p class="ql-block"> 妻子高兴异常,非要来一组瑜珈动作与“女”字天池同框,似乎欲将这个“女”字融入心坎。我也为此感慨良多,世间事物能如此凑巧,一座大坝将这片山峦蓄水成湖,神奇的地貌勾勒出一个“女”字,真乃神“女”也!看地图标注,人工湖被命名为乌山天池,不知来此的登山者有没有看出这个“女”字,我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鲨鱼</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平台上,完全可以欣赏到“龙床石”的庞大,眼前是一片灰白和断崖式的石壁,站在崖前,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至此,我可以判断,山下的那些巨石应该都是从龙床石这块庞然大物中慢慢风化而坍塌下坠的。眼前就有一块巨石即将坍塌,这是一块攀附在龙床石上的“鲨鱼”,鲨鱼头和嘴乃至整个身体都被风化出来,与主体石之间出现一条深深的风化裂缝。似乎,地动山摇的某个瞬间,它就会坠落,成了山下一颗不起眼的乱石!</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一段登山路比较奇特,有两处需要在石缝中挤上去,有一处在两块巨石之间的峡谷中爬上去,好在已经有人筑好石阶,也恰好有顽石将山上滚落的巨石像犄角一样挤兑住,不至于再向下继续坠落,但那些犄角顽石如果被风化承受不住重压呢?后果,我不敢想像。</p> <p class="ql-block">洞口磐石</p> <p class="ql-block">洞中乱石</p> <p class="ql-block"> 再次钻过一颗巨石留下的狭小通道,我们走进一个两块巨石搭起的斜面洞厅,厅中乱石成堆,想必是在形成洞厅前就有的乱石,厅内阴凉,已有许多驴友在此休息,洞厅的另一头是绝壁,洞口可以看见一方磐石虎踞龙盘,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继续登高,几步就到了龙床石下,这里已可以瞭望龙床石的壮观景象。这是一处开阔地,也是一个石头峡谷,其间乱石密布,龙床石峭壁在眼前高高耸立,感觉高不可攀,峡谷另一边其实与龙床石一体,要矮那么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峭壁上,一块弧形巨石依附在龙床石壁上,一块针尖似的小石恰好掉落在缝隙之中,成了“啄木鸟”的嘴,似在“啄”龙床石,画面动感十足。难道,山下的乱石就是这样被“啄”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赏析完“啄木鸟”的嘴,继续攀爬的路却不知在何方。忽然,我听到领队“清风叶”的声音,声音从乱石堆中传出,他在乱石堆中寻找登上龙床石的路。也就在这时,看到有驴友从右手边的一块巨石上滑下来,才知那是登山的必经之路,爬上易下来难,妻子便留在原地,我一个人爬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 我爬上右边的磐石,立即感受到磐石的庞大,石顶的坡很缓,可以四处游走领略乌山的美景,在此,我看到了之前看到的那个“圆洞”,不过这边的圆洞有好几个,也看到了圆洞旁的水在石上流的“水痕”,渐渐明白这处石头的“风化”是从“圆洞”和“水痕”开始的,我感叹,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伟力啊!</p> <p class="ql-block">裂石</p> <p class="ql-block">花蕾</p> <p class="ql-block"> 乌山,石头资源丰富,群山之巅大多会突兀地升起形态各异的石峰,有的像石碑,有的有着深深的裂缝,造就了许多巍峨壮观的奇石美景。从此向北远眺,可以看见一座酷似“花蕾”的奇峰,山顶上,一块块石头向内翻卷,好似紧握的拳头,而石面看上去像一片片含苞待放“花瓣”。</p> <p class="ql-block">龙床石</p> <p class="ql-block"> 龙床石属于未开发的乌山景区,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在峡谷另一边石峰上,大致可以观察龙床石全景了,龙床石是一座圆形的石山,山顶较为平整,已长满绿植,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龙床石很庞大也很震撼,但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发觉有“床”的影子存在。也许山顶很大很平,可视石为“床”?因为震撼以“龙”为号?</p> <p class="ql-block"> 当我在此四下游走的时候,“清风叶”十几个人已经登顶龙床石,我看到他们像蚂蚁似的在险要的峭壁上爬行,也很想去体验一番,但这时候“清风叶”在“龙床石”上用领队的口吻大声吆喝了,“没有时间了,后面来的,你们不能再登顶了,时间不允许”!随即,他们在山顶逍遥了一圈,也就返回下山了。我也只好放弃登顶“龙床石”,一路下山去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小心穿过两个石洞,依在一处石壁上,山下的神“女”天池再次映入眼帘,又一次感受到“女”字浑然天成,深深相嵌在绿色屏障上,立即喊住前面的“何老师”,为美女老师留下一张珍藏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妻子已随其他驴友先行下山,到得之前转折上山之处已是下午3点,我一路紧赶,终于在那条清澈小溪旁追上妻子一行人,看到小溪水清澈透亮,忍不住装了两瓶水,也作饮用水备用。至此,我们并没有按原路返回,“清风叶”领队引领我们按照既定轨迹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鸟头</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行路艰难,听到有人腿抽筋,也有人因恐高而惊吓。下午4点后,太阳躲进云层,天色昏暗了许多,雾霭飘上了龙床石,掩盖了“龙床石”上绿色毛发。几度穿过竹子林,愈发觉得阴暗晦涩,领队“清风叶”催促众人尽量走快些,但一脸疲惫的人那里能够走得快,“清风叶”只好带领走得快的一行人,快马加鞭扬长而去。一路上,也只有一处如“鸟头”的石峰让我驻足欣赏,奇特的是,灰白的尖嘴上长出三束小乔木,像“鸡冠”一样栩栩如生,而“鸟头”上覆盖的绿叶好似浓密的鸟绒毛。</p> <p class="ql-block"> 我和妻子紧赶慢赶,怎么也追赶不上,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在夜幕降临前走出丛林。当我们钻出丛林,站在一条机耕土路上时,我终于放下了不安的心,记得当时已经5点45分了。</p> <p class="ql-block"> 夜色降临,妻子已经没有赏景的兴趣,埋头快步朝前。夜幕笼罩,石峰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山里的雾随夜幕一起降临,路面很快模糊不清了,当走到水泥路面时,心里一阵轻松,心想,应该很快就要结束今天的行程了。</p> <p class="ql-block"> 但没过多久,对面山上点亮的灯光在晃动,像是在寻找上山的路,待转过一个山头,我看到了走在前面的那一行人,正在从前面的山头上绕下来。原来,因为天黑,按照轨迹已找不到上山的路了,领队“清风叶”几个人正在大声商量着探路,话语间透露出满满的焦虑,是啊,差那么百来米,就可以爬到来时的公路了呀!</p> <p class="ql-block"> 按照“清风叶”的指点,我和妻子抄近路与他们汇合。我们打着手电和头灯一起走进一条山沟,对比路径图,给出路径的人肯定是从这里爬上去的,也符合无路可走时应该沿着山沟爬的经验。下定决心后,“清风叶”和“阿冬”义无反顾,冲进密密丛林,脚死劲踩在荆棘上,手拨开身边枝条,硬是挤出一条看不清的“路”。</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跟上的是个小男孩,紧紧地跟在“清风叶”身后,“清风叶”让他别跟那么紧,在自己站稳的时候,会给他照明让他跟上的,但他还是我行我素、不离不弃。而我则在第四位,一路上,脖子上沾上了许多枯枝烂叶也没空清理,直到到了公路上才慢慢清理,清理后还很痒,估计脖子可能都要红肿了。于是,我跟随前面三人一步一趋,向前走2、3米后,又回头为妻子照明,如此反复,十几分钟后,终于顺利走到来时的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 “清风叶”一边打灯一边拓路,还一边与“中华”用对讲机通话,告诉他们顺着轨迹到一条山沟里,而后沿着拓展出来的路爬山前进,还告诉他,他正忙着拓路,没有时间拉扯,要拓的路也就是百来米,我们走过后,你们上山路应该较为明显了,语气紧张而焦虑,透出对前路未知的担心,我们这一行人默默无语都紧紧跟随,走过这段艰难旅程后,在山脊上看到了久违的路灯,人群一阵欢呼,心中的焦虑一下子就被荡涤消散了!</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可以说心中无底,一时间有些彷徨,也庆幸自己带了一支一分钱购买来的手电,还自我安慰说,正好可以验证其功效。等到“中华”集合了大队人马并到达公路上,时间已过去40分钟左右,总算全体安全到达终点,我们急匆匆用完晚餐,回到龙岩已是深夜11点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