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北欧行(六)

旅者

六、奥斯陆、哥德堡(9.12、9.13)<br> 9月12日,晨9:00出发,前往奥斯陆霍尔门考伦跳雪台,这是欧洲最大最古老的滑雪跳台,1994年冬奥会的主会场,奥斯陆也以世界滑雪之都闻名于世,而我对高台跳雪的认知,却始于那个天才女孩谷爱凌,而对于谷爱凌的喜爱,也不仅仅因为她是世界滑雪冠军,一个能够在美国大学SAT考试中,差不多获得满分,而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优等生,同时兼顾运动员、学生、模特多重身份,还擅弹钢琴,集多种才华于一身,且每一种才华都顶尖,她是怎么做到的?<br> 霍尔门考伦跳雪台,位于奥斯陆北郊的霍尔门考伦山上,银白色的钢结构跳台,傲然挺立在山巅,远远望去,像蛟龙浮出海面,又像铁臂伸向蓝天。它长126米,高84米,目测悬挑长度,应该60多米,这对结构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阿基米德有“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的豪言状语,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很大距离的。记得刚工作时,设计鲅鱼圈客运站悬挑6.3米的雨棚,尽管我信誓旦旦地对我的老学长、结构副总洪工说:计算一点问题也没有,她还是说服建筑专业,把悬挑长度减至3.9米。跳台旁边的小广场上,矗立着挪威奥运之父,南森先生的铜像。虽然还不到滑雪季节,身边仍然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少年、青壮年脚踏轮滑鞋,从我们身边疾驰而去。<br> (悬挑60多米的滑雪跳台) (跳台近景) (跳台旁边的小广场上,矗立着挪威奥运之父,南森先生的铜像) (奥斯陆霍尔门考伦跳雪台全景) (这地方必须有合影) 我们把跳雪台上上下下,前后左右一顿狂拍,然后沿着山间小路,俯瞰奥斯陆市容,还在对面的小树林中,巧遇一群郊游的幼儿园孩子,高兴地摆出姿势让我们拍照,可是那位老师却大呼小叫,交叉双臂,喝令禁止。 (俯瞰奥斯陆市容) (俯瞰奥斯陆市容) (山下的雕塑) (雕塑下合影) (巧遇一群郊游的幼儿园孩子) 然后,我们回到奥斯陆市中心,在诺贝尔和平奖评奖地打卡留念,在那座米黄色二层建筑的前面,有一个向上翘起的弧形石座,石座前面的地面上,是用英文写的纳尔逊·曼德拉的名句:“最好的武器是坐下来谈谈”,想来,那石座是供游人坐下来谈谈的,可是我们都分别站在那仰望和平。我们在峡湾港口漫步,又攀上奥斯陆阿克胡斯城堡,这个城堡,又被称为老王宫,始建于1300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曾经成功地抵御外来侵略,又曾作为皇家宫邸,还兼作皇家公墓。阿克胡斯城堡的景色真美呀,面朝大海,热烈而澎湃,城墙同大炮共存,鲜花与芳草同在。 (诺贝尔和平奖评奖地) 英文写的是:“最好的武器是坐下来谈谈”——纳尔逊·曼德拉 (站在石座前仰望和平) (奥斯陆街景) (奥斯陆街景) (奥斯陆街景) (奥斯陆街景) (阿克胡斯城堡入口) (阿克胡斯城堡内院) (在城堡里瞭望峡湾) (在城堡里瞭望峡湾) (阿克胡斯城堡) (城堡出口) 午餐后,我们离开挪威,再一次回到瑞典,车行2小时后,来到瑞典最美小渔村,又叫费耶巴卡小镇,这个小渔村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背山面海地势蜿蜒起伏,也不仅仅因为它优雅温馨慵懒恬静,还不仅仅因为那海,拥抱着一众美丽的小岛,那港湾,栖息着无数游艇的桅杆,那山,滋养着一片绚丽多彩的小木屋,那草木,吸引着莺飞蝶舞芬芳满园;更因为这里是世界著名女影星英格丽·褒曼每年必来休假、以及晚年生活的地方。走进渔村不远,就是她的铜质头像,以及她和家人的生活照片,从那些照片可以看出,在这安静的小岛上,她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无拘无束地和渔民交谈,乘游艇出航,着便装散步…… (世界著名女影星英格丽·褒曼铜质头像) (英格丽·褒曼在小渔村生活照) (英格丽·褒曼在小渔村生活照) (英格丽·褒曼在小渔村生活照) (小渔村美景) (小渔村美景) (小渔村美景) 之后,又是2小时的车程,前往瑞典哥德堡。入住体育酒店,这个酒店的特点是大堂里面有一个室内球场。 (体育酒店) (酒店里面的球场) (酒店外面状如太阳的体育场馆) (酒店外面状如太阳的体育场馆) (夕阳西下) 9.13日晨8:00出发,游览瑞典第一大港、第二大城市哥德堡。这个城市只有90万人口,仅及沈阳市一个区的人口数量,而且由于昼短夜长的自然气象原因,人的感情并不丰富,却有一颗善发明的强大头脑,拥有世界人均发明专利最多,跨国公司最多的盛誉,因此被称为打工者的天堂。它麾下的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沃尔沃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引领了世界汽车安全标杆,也是安全带、雨刷器、儿童安全座椅等等汽车配件的发明地,在哥德堡制造的哈苏相机,不需要体验店,只能预约订购,很是傲慢,因此像我这种无论买不买,都会在各种体验店里戴上手套,摆弄一下最新款相机的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还有世界排名第三的医药公司,以及心血管支架,透析机,人工肾等各种医疗器械。<br> 我们首先来到哥德堡市政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哥德堡的创立者——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青铜雕像,他站在高高的基座上,头戴羽翎帽,战刀入鞘,一手叉腰,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一手指着脚下这块土地,似乎在说:这就是神圣的建城之地。<br> (哥德堡的创立者——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青铜雕像) (雕像后面是哥德堡新旧市政厅) 之后,我们沿着市中心的约塔河浏览市容,河对岸红白相间的摩天大楼,曾经是哥德堡的最高建筑,游艇码头上的四桅杆游船,即为大名鼎鼎的“维京号”,建于1906年,是世界上少有的四桅杆帆船,还有外立面像海盗船一样的歌剧院,以及因造型怪异,登过《建筑学报》杂志的写字楼Karlatornet大厦,远远望去,像一根拧了劲儿的油条。 (哥德堡哈加大教堂) (大名鼎鼎的“维京号”,建于1906年的四桅杆帆船) (哥德堡歌剧院入口) (外立面像海盗船一样的歌剧院) (登过《建筑学报》的写字楼Karlatornet大厦,远远望去,像一根拧了劲儿的油条) (街头的音乐爱好者) (哥德堡街景) (河对岸红白相间的摩天大楼,曾经是哥德堡的最高建筑) (哥德堡街景) (哥德堡街景) (哥德堡街景) (哥德堡街景) 最后造访了哥德堡“鱼教堂”,其实就是教堂模样的鱼市场,里面各种生猛海鲜一应俱全,最大的特点是卫生,光滑洁净的地面,明亮如洗的柜台,收拾利索的鲜货,和我们国家水产品生鲜市场的粘腻湿滑堪称天壤之别。 (鱼教堂正立面) (鱼教堂侧立面) (鱼教堂外的雕塑) (鱼市内部) (鱼市的海鲜) 然后从哥德堡前往童话王国丹麦。途中,收割过的麦田一片金黄,生机勃勃的四级草一片翠绿,深翻过的土地是熟褐色,远方的乔木是老成的橄榄绿,一幅幅完美的风景画跃然眼帘。进入瑞典的赫尔辛堡后,再乘摆渡船穿越厄勒海峡,20分钟航程,进入丹麦的赫尔辛格。可见瑞典和丹麦,只一水之隔,就如同我们国家的丹东同朝鲜的新义州,一衣带水。而且他们相邻的这两个城市的名称,也如同哥俩:赫尔辛堡、赫尔辛格。(待续) (摆渡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