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木塔寺,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公元618年,改名为大庄严寺。该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东半部(现在西安市科技六路),以后又将永阳坊北邻的和平坊之东半部划归寺内,寺院规模宏大,总面积为60公顷,与该坊西半部的大总持寺左右比邻。</p> <p class="ql-block">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隋炀帝为文帝立寺曰大禅定寺,占了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寺院的规模建制与东邻的禅定寺完全一样,亦建有木浮图,高度与之相埒。唐初德元年(公元618),因为隋文帝曾自立法号,称“总持”,又呼独孤皇后为“庄严”,故改二寺名为“大庄严寺”、“大总持寺”。后世因这二所寺院的木塔,称之为“木塔寺”</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奉和冬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唐•常之问:“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石刻。</p> <p class="ql-block"> 大总持寺、大庄严寺两寺建制相同,各建有一座规制相同的七层木塔,高三百三十尺(约97米),周长120步(约176米),气势宏伟。由于两寺在长安城的诸多佛寺中,一直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所以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唐武宗灭佛运动中,被明令保护,免遭焚毁。</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公园里的七层木浮图</p> <p class="ql-block"> 木塔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山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 公元852年,大庄严寺改称圣寿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时,和长安城同时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宋、元、明时期多次修葺,但到明朝末年,又遭废毁,只有木塔仅存。</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过两次修复,并改名木塔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寺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寺内建筑和木塔均已无存。</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公园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目前,仅存清康熙年间所建山门、东西偏殿和法堂等几处遗迹。2009年,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决定,在原木塔寺遗址的基本上,建设木塔寺遗址公园,公园的总面积约230.4亩。</p><p class="ql-block"> 石幢和石碑</p> <p class="ql-block"> 总持、庄严二寺之木塔,依史是先有庄严寺塔,后有总持寺塔。据《两京新记》残卷记载:总持寺塔“高下与东浮图不异”,可证两塔的高低一致。再据《续高僧传•昙迁传》载:禅定寺“架塔七层,骇临云际”;炀帝“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来看,两塔都是七层,且形制一致。塔体均为木结构,其每层周匝有门户窗槛、回廊栏杆,形制是典型的楼阁式塔。</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塔刹广场</p> <p class="ql-block"> 抱鼓石,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门第符号,一般位于传统四合院大门底部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木塔寺,清康熙年间所建东西偏殿遗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 经幢又名石幢,始见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的唐代中原地区,盛行于唐宋时期,是古代佛教用于宣传佛法、记录佛经的一种表现形式,常见于庭院陈设,质地多为石质,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多为圆形、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常刻佛教八宝饰(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左旋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重建庄严寺斋田免役记石碑。</p> <p class="ql-block"> 赑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祥兽。赑屃又名霸下、鳌、龟趺、天下、龙龟等。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古人为给死后的帝王圣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于赑屃背上,意在依靠它的神力,可以经久不衰,千秋永存。</p> <p class="ql-block"> 赑屃一方面为实用之物,用来做碑座,俗称“神龟驮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的象征以“长寿吉祥”为依据,并带有地位级别,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方面的涵义。</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里的古树龙爪槐</p> <p class="ql-block"> 木塔寺里,还有对古建筑结构立柱、柱础石、磉墩等作用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阶条石,台基表层四周沿外边铺设的长条形石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06年—1910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撰著《长安史迹研究》一书,对木塔寺有相关记述:木塔寺在西安城外西南方十五里的木塔寨,原名禅定寺,系隋代仁寿年间所建。唐高祖武德年间,改为大庄严寺。因为当时寺中有高一百尺,周长一百二十尺的大木塔,故民间称之为木塔寺。因同治年间的战乱,寺院全部化为灰烬,致使往昔遗物无一幸存。</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东西偏殿。</p> <p class="ql-block"> 《登总持阁》唐•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孩在木塔寺草坪上学唐诗</p> <p class="ql-block"> 木塔寺遗址公园总体设计以“林圃天苑怡性,佛寺莲香养心”为主题。以原塔基为核心,形成东西历史轴,以原有偏殿和山门为核心,形成南北文化保护轴。设计手法上运用“园中寺,寺中园”,将总持寺与庄严寺的木塔文化结合中国传统寺观园林,以现代手法展示出来。</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公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公园还有南、北广场、回廊、禅定广场、思古广场、山门广场、庄严广场,总持湖、庄严湖等景区,停车场、卫生间为游人游览木塔寺提供了方便。</p><p class="ql-block"> 木塔寺公园的建成,给居住在周围的市民提供了休憩、遛弯的好去处,让人在游览的同时,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寺院有更深的了解。孩子们在这里游玩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唐诗,真是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