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行(一)

鲲鹏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shè )县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始建于秦朝,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徽州府治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徽州这个地名的由来,相传是宋徽宗赐予的,当年他平定歙州的方腊起义之后,便将歙州改为徽州。另有一说是宋徽宗热爱此地,将自己的徽字赠予徽州。</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阳产土楼“</p><p class="ql-block">藏在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的阳产土楼是一个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小山寨,它是皖南保存完好的徽派土楼建筑群,也是皖南最大的土楼群,</p><p class="ql-block">人称“皖南最后一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阳产土楼,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多为郑姓,据说若干年前,一些河南郑州人为避战乱,背井离乡向南走。走到一片山麓,发现这里雾锁山头,溪水潺潺,飞鸟啁啾,野茶青葱,一派世外桃源状,于是,决定在此地立定脚跟,采青石为基,建造土楼。</p><p class="ql-block">因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群山环绕、峰峦连绵,地势较高、崎岖不平,房屋只能依山而筑,呈阶梯状向上延伸,村民就地取泥土砌墙,用木材架梁,故为土楼。</p> <p class="ql-block">全村目前据说有近300栋土楼,土楼的年龄在100至300年间。橙色的红壤土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质朴、原生态。</p><p class="ql-block">它完全有别于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马头墙,阳产土楼有着更接地气的原生态、质朴气息。</p><p class="ql-block">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数百年来,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子孙延续。</p> <p class="ql-block">这里给人的感觉很原生态,有一种很乡土的美感,它不像其它许多著名古镇那样商业化气息太浓,这里的民宿和小餐馆,也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土”味。</p> <p class="ql-block">说起徽派建筑,呈现在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就是粉墙黛瓦<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头墙</span>,雕梁画栋<span style="font-size:18px;">配天井,</span>而阳产土楼,则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徽派风格,它是徽派建筑为数不多的另类。</p> <p class="ql-block">阳产村最初被发现的是一位名叫郑小河的人。郑小河在三岁的时候被过继到阳产村成为“做种”,成为阳产村郑氏的一员。尽管郑小河在成年后离开了阳产村,但他在2011年得知阳产村被列为地质灾害点,并有可能面临整体拆迁的消息后,决定站出来保护这个具有近400年历史的古村落。郑小河通过多次走出大山,前往黄山市请求见市长,并成功促使阳产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得了国家财政补助,用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因此,郑小河被认为是发现和保护阳产村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阳产晒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