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省城一般人们家里都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也没有收音机,那凭什么计时呢?那就是“嚎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所谓“嚎汽”,是本地人的土话,就是工厂里的上下班的汽笛声,可以传得很远很远。小时候我家先后在皇华馆、海子边西街居住,院子里人们主要听的是南肖墙跟前的电灯公司、晋生纺织厂的汽笛声。当然北城区人们听的应该是山西机器厂、太钢、247厂等大厂子的“嚎汽”声了。</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汽笛与气笛是不同的,百度一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汽笛是一种利用蒸汽从特定孔洞中喷涌而出,从而产生响亮声音的发声装置,通常用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主要作用是发出警示信号或进行引导。汽笛的声音较为尖锐,常用于需要高警示性的场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气笛则是依赖压缩气体来产生声音的装置,通常用于汽车喇叭中。</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年轻时候看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另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末尾,安德烈为了让工人们听到斗争的召唤,把皮带绑到拉手上,使汽笛声长鸣——</i></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1923年毛主席写给杨开慧的词《贺新郎·别友》中有这样一句:“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深刻的表达了对妻子的眷恋之情。我推想,毛主席赴上海参加中共三大乘的应该是轮船。</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再说回来,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大企业上下班的汽笛声逐渐由电铃代替,而我们小学上下课也用电铃代替了手摇铃或钟声。</i></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那么农村里的人靠什么掌握时间呢?1950年初刚过五周岁的我回老家上了两年小学。睡到后半夜,经常听到敲梆子的声音,妈妈说这是在打更(Jing),告诉人们时辰的。那么打更人是靠什么来掌握时间的?现在想想应该是靠沙漏或者水漏吧。我还见过妈妈拿着一个日晷,说是白天可以看时间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下图打更人的图片来自于网络—— </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1952年我家搬到海子边西街的大院里,我们西院是粮食厅家属宿舍,14户人家只有两家有钟表的,西房的老蔡家有一只座钟,还有就是我家有了一个马蹄表。而我家的左邻右舍和我们只隔一个薄薄的三合板的推拉门,彼此之间说话非常清楚,三家住房都是12平米左右,邻居经常问我们的话就是“几点了?”</i></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那时候上班的人们也很少有戴手表的,我父亲长年在山区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工资还可以,却一辈子也没有戴过手表。我姐姐刚刚在机关上班,每月也只有18块钱的工资。1962年我高考时候借的还是我姐夫的手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也只有一两个同学戴手表。在大学整整待了六年,1968年9月我们终于分配到煤矿工作,两人都挣上了每月43块5的工资。几个月以后,老岳父在省城用工业券花120元给我们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先给妻子带吧,因为她是做医生的,给病人看病需要记心率。我呢,下井劳动,最好也能知道点时间,就把岳父用过的一只老怀表用上了。那时和我一起上班工作面上的工人师傅戴手表的也很少。</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到了现在手机已经取代了手表,成了最好的计时工具。</i></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嗨,说着说着又扯远了,咱们再回到“嚎汽”的正题。现在什么时候能听到“嚎汽”声呢?那就是每年9月18日都能听到的警报声,那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这一天!</i></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说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