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已过了霜降。虽说在南国的热风中依然短衣热裤吹着空调,入秋后的热与炎夏的热还是稍稍有些不同,风是干爽的,夜是微凉的,没有夏的润湿感,人登时感觉苍老了不止一点。</p><p class="ql-block">在依然热火的秋天去乡下走了走,见了几个同学,看了些秋花以及尚未开镰的黄金水稻,品尝了农家香芋炖绿头鸭的美味,感触深的是同学带去的韶关曲江马坝地区的白土古村。这是个临河而建的村镇,典型的岭南骑楼风格,一条主街和两三条副街,排列井然有序,据说中秋节前这里客流拥堵热闹非凡,此时却颇应季节的萧瑟落寞,与大部分古镇一样,空荡荡的街道难以见到年轻人,连留守儿童都没有,街边有老头堆在一处玩麻将,白发阿婆玩纸牌也兴致盎然,我在想她们不会是玩惯蛋罢,这个名词还是新近才听闻,间接也说明我不爱玩游戏才如此孤陋寡闻,这些阿婆未必比我时尚,她们玩的应该是老派的玩法,斗地主,争上游。我凑前问,玩钱吗?头上夹着发夹的阿婆抬头对我朗朗地笑,阿婆哪有钱玩呀?</p> <p class="ql-block">未必真的没钱。白土古村名声赫赫,在于,这里出产一种本地独有的名为“赏饼”的手工月饼,从明朝流传至今几百年,真正的非遗传承。用料以莲蓉、绿豆蓉、椰蓉辅以本地纯正土榨花生油。白土人家,家家会做月饼,家家以做月饼为生。月饼不仅本地人买,还远销到整个珠江三角洲。</p><p class="ql-block">这到底勾起了我的少年回忆。小时候居住在离此地一百多公里的另一个县城,一墙之隔就是当地的食品厂,平日里总有饼干的香味从墙那边飘拂过来,以至于小小年纪便能分辨出芝麻饼、花生饼和鸡蛋饼的不同香味,春节是各种年果和腊味的浓香,中秋节就是月饼大行其道了!那时我并不认识白土月饼,只知道本地食品厂出品的月饼,那款馅儿油黑油黑的豆沙月饼最好吃,后来才知道,这是用绿豆磨蓉做的馅而非寻常的红豆蓉月饼。</p><p class="ql-block">七岁看老,少年时代特别喜欢的绿豆蓉月饼的滋味早已沁入骨髓,以至于离开那个地方多年,依然念念不忘,然而多年寻而未得。后来有了网络,会通过网络买了绿豆蓉月饼回来一偿夙愿。</p><p class="ql-block">如今才恍然明白,用绿豆蓉为馅做月饼正是出自白土。</p> <p class="ql-block">从骑楼主街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拐右为中山街,这是白土镇当年最繁华的贸易街,中山街还保留着清代的民建,如“文庐”,文庐为二层砖木结构,大门是广东常见的趟栊门,虽然如今被政府列为保护单位,房屋的主人一直还居住其内。</p><p class="ql-block">中山街的尽头是一座牌坊,名为“忠字楼”。忠字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会比较有感觉,一个时代的产物。而忠字楼的原址是一座关帝楼,楼外就是浩浩北江,北江是珠江的三大支流之一,而北江流经此处,有南水河和马坝河汇入,江面最为开阔,早年运输全靠水路,关帝楼所处位置是一个水路联运大码头,因关帝之名,码头亦名为关帝码头。</p><p class="ql-block">江面开阔,风景迷人,旧时二十四景中的“白沙烟艇”说的正是白土所在的北江,可以想见当年烟波浩渺百舸争流的盛景。</p><p class="ql-block">白土镇下辖的苏拱村,北宋才子苏东坡被贬崖州时曾途径此地,因而也有一座纪念苏子的门楼,惜来时未做功课,未能到达苏拱村,与苏子门楼擦肩而过了。</p> <p class="ql-block">曾经码头有青石台阶延至水边,如今青石早已荡然无存,想必是被人取去他用了,只有失去青石的土坡与江水相接。</p> <p class="ql-block">与中山街成丁字结构的河边街,也是骑楼建筑,有一个硕大的铁锚横亘在地上,以其斑斑锈迹诉说着往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北江水碧,江岸山青,江风徐徐,人们来到此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让澄碧的北江水涤去浊尘,忘却经纶事物,放下恩仇,与景同老……</p> <p class="ql-block">码头左边的一排旧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颇为破败,且建筑风格也与右边不同,不像是一家一户的民居,更像单身宿舍,门口走廊一溜当年应该是洗漱台灶台之类拆除后残留的遗迹,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忠字楼,或许,当年,这里是知青居住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他们还在吗?他们在哪里啊?他们都老了吗?</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