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7日,老上海之行,进入了最后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天公不作美,依然细雨绵绵,但还是挡不住游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于1993年6月,由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位于松江境內,占地401公顷,距市中心仅30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十二座山峰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延绵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了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截止2013年,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建成开放的景区为:东佘山园、西佘山园、天马山园、小昆山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西佘山园,是佘山中环境最好、最具特色的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细雨下的公园,俨然一座天然氧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远离了上海市区的喧嚣,有着少见的自然山景,逛逛,感觉相当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得大门不远处,就见得秀道者塔耸立于半山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传,当时一位名“秀”的僧人在此结庐修行,人称秀道者。他募化建塔,塔成后引火自焚,故名秀道者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南宋《云间志》载,太平兴国2年(978年),有僧在此结庐参禅,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圆寂,他养的两只老虎也同时死去,均葬于秀道者塔旁,后人筑亭于其间,名虎树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26年(1900年),松江九峰之巅——西佘山峰,建立了佘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天文台,亦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起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经百年岁月,2004年,成为常年面向社会开放的上海天文博物馆,让公众得以穿梭于时光穹顶之中,开启问天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文博物馆,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建立的佘山天文台,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兼有历史展陈和科学教育功能,它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展现了现代天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外貌如同英式古堡的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天文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诸多建筑细节,都十分考究,门上的日晷装置,指点着当下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阶扶梯上,雕刻有各种星座图案,用鹅卵石铺设了北斗七星与北极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内,拥有百年大望远镜展厅、百年天文台展厅、佘山印象多媒体展厅、子午仪观测室等多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同治11年(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24年(189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始建原佘山天文台的主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任台长为罗马教廷科学院院士、法国人蔡尚质神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徐家汇观象台基本成熟之时,法国传教士又在佘山开创了天文事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方面出于天文科研的需求——上海与欧洲有近八小时的时差,在佘山建天文台,可以有效延长全球天文观测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方面,源于法国对外殖民扩张的需求——气象和天文信息,对于航运和军事有着特殊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徐家汇台内的传教士,对天文观测的初步计划,只是在徐家汇观象台内扩建,并未考虑选址佘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型望远镜,需要安装在坚固稳定的地基上,否则难以进行高精度观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家汇,位于冲积平原,土质较为松软,不适宜作为大型望远镜的选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教士们将目光转向了上海西郊的石山——佘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71年,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在西佘山平整土地,建造教堂,后扩建为现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山脊向东延伸出一片空地,正好适合建造一座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4年,余山天文台归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佘山天文台与徐家汇天文台,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佘山天文台的工作重点,已转向文物保护和科普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被定为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文博物馆现在主要为:“时间与人类”、“中外天文交流”两大展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与人类”展馆,展示了时间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以及上海天文台为中国时间工作所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外天文交流”展馆,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近代天文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以及有关天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帕兰子午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测时仪器。1925年购于巴黎,口径80cm。</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过1926年和1933年两次国际经度联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天文台早期使用的天球仪,如照片中所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迪恩的南天星图(原件馆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查尔斯.迪恩(1809~1870年)和弗拉马里翁(1842~1925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当年装备的“远东第一”的40cm双筒折射望远镜(模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拉海尔的南北天星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星图由法国天文学家德拉海尔设计,采用了精确的恒星位置,和神话故事形象相结合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展厅穹顶上的南天星图,此为装饰用星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上博物馆顶楼,整个展厅展示了佘山天文台的“镇台之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顶楼的空间,从外部远看,就是个“大圆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购自法国、巨型的、40cm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望远镜上方的圆顶,直径10米,可以360度旋转,并可开启天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圆顶建筑、设施和望远镜,都完好保持了百年前的样貌,现在仍然可以观察天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科研第一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了顶楼的环形天台,可以俯瞰佘山脚下的风景,以及城市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脚下的松江城市,清晰可见,据说,天气晴朗之时,甚至可以见到陆家嘴的“四件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之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8月,根据上海天文台协同自然资源部联合测绘,佘山之巅(基岩顶点)高程值为99.186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高程,相对于“上海吴淞高程基准”的高程值为100.86米,测量误差优于0.3毫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际经度联测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1933、1957年,国际上先后进行了3次地理经度联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佘山天文台也参加了经度联测工作,特设碑座,以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天文台,是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天文台,为欧洲天文传入中国后,中国天文学研究和中国近代天文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国以来,余山天文台在天体运行、人造卫星定轨等方面,取得了27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3年3月,余山天文台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6年9月,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过天文台,便见一座褚红色的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始建于清同治13年(1874年),1925年曾翻造扩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山天主教堂,为中国天主教著名的圣母朝圣地,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因奉圣母“进教之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堂基到十字架尖顶,高38米,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座建筑造型独特,南长北短、东宽西窄、内圆外尖、内石外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堂融多种建筑风格于一炉:拱顶、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橄榄形钟楼为以色列式,尖顶为哥特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斗角地砖、琉璃瓦为中国宫廷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内设座位3000余个,被誉为“远东第一教堂”,是佘山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宗座乙级圣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远东地区,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6年5月,罗马教廷准许为佘山圣母行加冕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成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殿内,四周到处是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圣像各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罗马过渡风格的教堂,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大殿,廊柱和斗拱之间的壁槽,具有良好的吸潮和清洁功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且冬暖夏凉,采光极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殿内一隅,按规制,总会设置一个忏悔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此,年轻时曾看过英国左翼作家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因而有着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1935年11月,历时10年才完成的教堂,在沿途山路还建有圣母亭、若瑟亭、圣心亭,以及苦路十四站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些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曾去过苦路十四站等处,又因阴雨绵绵,不去也罢,便草草结束了此次游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归去来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