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后一瞥 寻找童年(27)</p><p class="ql-block"> 提起陶和善,老同学每次聚会总要提起他。对这个乳名"小六子"的同学的记忆,特别是男同学,估计是没有人会忘记的。当年哪个男同学没有在他家的打蜡地板上打过滚呢?在他家那张长条桌上,清脆的乒乓球声曾经让我们流连忘返。小六子亲手制作的面饼也曾诱惑过顽童们饥肠辘辘的肚肠。而那煤气灶上点燃蓝色火苗的旋纽上,抽水马桶的洁白瓷具上,谁没有留下过那小脏手的爪印?至于洋房花园的绿茵草地上,更是我们童年的伊甸园——正是这一切让我们记住了洋房里的同学,记住了小六子陶和善。</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此,我和国宝在莲花广场的楼上,第一次商量着要寻找老同学聚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几个最熟识的名字:"国有!陶和善!陆敏!杨云海!张旭贤!"。国宝说有陶和善的电话,多年前小六子返城回到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国宝夫人是同事,后来小六子下海经商,听说生意做到了非洲,回来还请过国宝吃过饭呢。听着国宝胸有成竹的叙说,我想,陶和善,我们总算要找到你了。</p><p class="ql-block"> 望着国宝拨着手机,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想起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经过十年浩劫后的我们大多数人又回到了上海。彼时都已三十来岁了。紧接着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又开始了新的人生奔波。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天山公园游玩。绿草地上有许多同我一样的年轻父母围着自已的小孩打转。忽然我看见了一个人,象陶和善!只见他和我一样正围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在草地上玩耍,我自然是一阵惊喜,刚想叫一声打个招呼,一转身儿子不见了,等我找回儿子再回过头来,发现陶和善已经走了。后来我回家看望父母,曾多次去天山公园,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陶和善。再后来父母过世了,天山公园我也不去了。只是那一次,天山公园的一瞥,留下了大大的遗憾。现在好了,国宝打通了电话,联系上了,这个遗憾可以弥补了。</p><p class="ql-block"> 我急切地看着放下手机的国宝,一向沉稳的国宝脸上显出惊诧,"怎么会这样!小六子不在了"!电话是打通了,接电话的是个女的,告诉说陶和善走了!我俩一下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击晕了!难道这是真的?那个调皮善良的小六子,那个在我们记忆中儿时快乐的小伙伴,在我们寻找童年的时候,把我们童年的欢乐带走了!</p><p class="ql-block"> 不,不会的,或许那是个误会?以后每次同学聚会,我总幻想着有新的消息会传来,更正这个误会。不是在我们寻找童年的旅途中,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误会吗?不是也有过失而复得的惊喜吗?多少次我想起天山公园那一瞥,小六子在草地上追着儿子逗乐的场景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回放,老天爷难道不能再给我们一个惊喜?</p><p class="ql-block"> 六四年小学毕业时,我们就象刚长了几根羽毛的小鸟,迫不及待地匆匆飞向蓝天,甚至互相来不及打一声招呼。四年后我和小六子相遇过一次。那时正值我们毕业分配,有的同学已经拿到了工厂的录取通知,有的同学去了农场,我还在观望中。大概是十二月份深秋的一天,我在学校门口突然遇到了小六子。这是我和小学同学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小六子还是那么乐观开朗,他告诉我,工矿通知还会有,要我等等看。小六子的告慰当时给我茫然不安的心,似乎注射了一针镇定剂,在少年的心中又添了一丝希望。直到12月21曰,那个伟人发出了号召,彻底打破了我的幻想,我乖乖地下乡去了。后来听说小六子去了黑龙江农场。</p><p class="ql-block"> 那次天山公园一瞥,难道真的成了我对小六子的最后一瞥?天山公园回家后,我把这次奇遇告诉了母亲,在所有的同学中,母亲就认识陶和善。原来大跃进年代,里弄兴办食堂,我家和小六子都在食堂吃饭。小六子由于家境优渥,总是一个人买上两个菜,时不时挟些菜给我吃,母亲生前每每提到陶和善,总要说陶和善是个有良心的孩子。这段往事,我的记忆里又怎能抹去呢!</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小六子,善良顽皮。你看他就是拍照片时也是嘻皮笑脸,不忘去招惹一下边上的同学,两腿自得其乐地抖动着,那些珍贵的老照片上,活脱脱地还原了小六子小时候的快乐时光。我空闲时看着童年的老照片,想着几十年的光阴就这么一瞬间过去了,同学们相聚,弥补了彼此几十年的空白,连起了我快乐的童年。可是小六子,这几十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呢?只听说你下海经商了,也听说你有过自己的事业了,但是我们多想听一听你能亲自给我们说说你的故事啊。</p><p class="ql-block"> 啊,斯人已去!小六子,你带走了我们的欢乐童年,只留下最后的一瞥!好在同学们在念叨着你,愿童年的快乐伴你在天国远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陆敏 大王:你的文章钩起了我们儿时的回忆,我82年从兰州回上海,当时我老公公得病需要白蛋白,是陶和善帮了我,他真是个善良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