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笔下的李家山村

老港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9/1日,我们由碛口到了李家山村,碛口到李家山村很近滴,实际上李家山村是碛口景点的一部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一生三大发现之一。三大发现是:一个“名珠”——湖南武陵源张家界。一个“汉墓”——山西临县碛口李家山村。一个“金矿”——横亘山西陕西内蒙等省的黄土高原。1976和1989年,吴冠中先后两次来到李家山村,住在村中埋头采风作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9年10月,吴冠中先生以70岁的高龄徒步从碛口出发,涉过了湫水河,翻越南山之后,立即被出现在眼前的小山村惊呆了。他评价说:“这里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吴冠中一幅“窑洞人家”,拍卖价值达2700万元,让不为人知的李家山名声大噪,吴冠中也俨然成为李家山村无价的形象代言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李家山村,我心里也有一个发现“李家山村”与我老伴同姓,下一美篇“吴堡石城”又与我同姓,似乎我们是来此寻根滴。从吴氏家谱得知,最早无锡泰伯确实是上古晋陕迁徙到江南滴,那时的无锡还是南蛮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家山村地处于山西省,是黄土高原之上的小村庄,这里的地理位置很偏僻,保留了许多古代山西的特色建筑。李家山村最大的看点就是窑洞建筑了,这些建筑错落在山崖之上,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11层。跟布达拉宫的地势非常相似,与贵州的西江苗寨也有一比。只不过布达拉宫是砖石砌成,西江苗寨是木制栏干式建筑,李家山村却是黄土高原上窑洞式建筑,各有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家山历史上只有村西一砖城门。城门外面上书“凝爽”,城门里面上书“聚秀”,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凤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个窑院,400多孔窑洞,居住着220多户人家,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凤的左翼沟里,依然还称旧村或小村,住着陈、崔两姓人家,他们说在李姓迁来之前,这儿叫陈家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span></p> 李家山村三叠层窑洞(摄影) 吴冠中《窑洞人家》速写 《窑洞人家》油画,以2700万元拍卖成交。 《天际黄河》 吴冠中风景画创作中着力使用点、线、面、块、色彩等形式大胆突破对客观物象的写实描绘,力求每一幅作品都能对大自然万千景象给予视觉美感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他说:“造型艺术的根本是形式美,观察发现形象、形式是画家的生命线。”绘于1989年的《天际黄河》是吴冠中以点、线、面、体等形式因素进行绘画创作的一幅力作。黄河之水如银河倾泻。 吴冠中两次到李家山村,就住在此窑洞。 陕北高原 吴冠中的《老虎山高原》作品,与上一幅黄土高原上的峁、梁、塬摄影相片相似。 李家山村窑洞的叠层达11层之多。 东财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