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一汨罗江

三月三

<p class="ql-block">我游访汨罗江,拜仰屈原,崇敬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今日终于如愿以偿,不禁感慨万千,屈原的伟大精神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屈原,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作品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楚辞》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被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p> <p class="ql-block">《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倾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表达了革新政治的愿望,以及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坚定意志。通过神游天界的叙述,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壮志豪情,以及在理想破灭后欲以身殉国的决心,深刻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情感。</p> <p class="ql-block">《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部长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质疑,以及对真理的不懈探索。《天问》不仅展示了屈原深邃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p> <p class="ql-block">屈原热爱祖国,一生致力于实现国家的安定和强盛,直至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后世以“屈原沉江”、“沉江”、“投汨”等词,比喻那些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危难而献出生命的人。屈原的崇高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屈原的爱国精神集中体现在《离骚》等诗篇中。他的诗篇构思宏大,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艺术创作,不仅是中国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精神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包粽子、佩戴五色丝线和艾叶、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p> <p class="ql-block">屈原</p> <p class="ql-block">汨罗江,主要流经湖南省平江县及汨罗市,发源于江西修水黄龙山梨树埚,是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的河流。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诗人屈原在此投江自尽。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来到汨罗江畔祭祀屈原,诗中写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用“蓝墨水”指代当代中华文脉,“汨罗江”则代指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无限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