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影壁介绍之二——绿影壁

紫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序</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我加入了绿影壁社区志愿者团队,成为一名绿影壁景区志愿讲解员。一个多月以来,在社区和志愿团队的带领下,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相关知识,现将绿影壁的相关资料整理如下。(图片侵删,敬请朋友们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入王府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绿影壁了。王府大院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弟朱瞻墡的府第。朱瞻墡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襄王,正统元年(1436年)从长沙移藩襄阳,成化十四年(1478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绿影壁随襄王府建成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后烧襄王府,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改襄阳为襄京,修整襄王府后在此登基称王,后来他离开时再次烧毁襄王府,可惜那些豪华宫殿,楼台馆榭,瞬间化为废墟。只留下了王府大门前的一座影壁墙,见证着这里曾经的鼎盛与繁华。</p><p class="ql-block"> 绿影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龙壁之一。注:关于四大龙壁有些不同的说法,这里选取流传较广的说法,即北京故宫,北京北海,山西大同和襄阳绿影壁。下面先对其他三个龙壁做个简单的介绍。(讲解过程中可以忽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宫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皇极门外的照壁,是唯一与主体建筑同在的九龙壁。这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建造的,与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等建筑落在一条南北轴线上。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气势;雕有九龙,被分隔为五个空间,体现皇家的“九五至尊”。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整体设计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同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1392年)。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高,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气势磅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海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曾是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一座仿木结构彩色琉璃砖影壁,也是四大龙壁中唯一的双面影壁。用424块彩色琉璃砖砌成,长27米,高5米,厚1.2米;庑殿式壁顶,黄瓦绿剪边,全壁上下、前后、左右共有635条龙。</p> <p class="ql-block">  习惯上有人将襄王府的绿影壁和北京故宫、北海以及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一样称呼为“九龙壁”,其实绿影壁并不是“九龙壁”, 而是跟九龙壁有很大的区别。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绿影壁的几大特点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绿影壁建造的材质上与其它几座龙壁是不同的。其它几座龙壁是什么材质建造的呢?如果您去过北京故宫、北海或是山西大同,就会发现这三座龙壁是由发蓝或发绿的琉璃构件修建而成的,这也是当时的流行时尚。而襄王府绿影壁采用了绿泥片岩(俗称绿矾石)与汉白玉为材料雕刻而成。它是全国唯一采用巨型绿泥片岩雕刻的影壁,绿泥片岩质地特殊,以它为材料的影壁绝无仅有,加之雕工精美,显得古朴而典雅,是石刻中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以下内容供大家了解,讲解时可忽略)</p><p class="ql-block">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绿影壁的颜色不一样,实际上天然的石材是没有完全一样。当然大家眼前的绿影壁也是修补过的。绿影壁石质历经500多年的风蚀、日晒、雨淋、冰冻等自然力的作用,也有一些石材崩裂、脱落、破碎,而且整座壁也有些倾斜。</p> <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22日,记者拍摄了绿影壁壁面破损的一组新闻照片,《襄樊日报》在3月23日一版以《国宝告急襄阳王府绿影壁破损严重亟待维修》的图片组稿,引起了我市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到现场考察绿影壁,当年5月,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新淼也专程查看绿影壁现状。在各部门的关注下,修复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又经过全国各地的专家反复论证,2008年开工修复,2010年底,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验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语,史迹留痕。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站在绿影壁前,也是一次跨越古今感受时光沉淀的好机会。</p> <p class="ql-block">  第二:襄王府的绿影壁在造型上与其它三座九龙壁也是不同的。大家请看,我们眼前的绿影壁由四根柱子将影壁分成三堵,即左东、中、右西三面影壁,三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影壁均以雕龙汉白玉镶边,四边立面装饰汉白玉石柱。</span>全长26.2米,厚1.6米,中壁高7.6米,东、西两壁高6.7米,采用了仿木结构的庑殿式建筑,我们称之为“四柱三楼一体”,仿如一个凹凸“凸”字。而其它三个龙壁均是长方矩形,襄王府的绿影壁因此有着独具特色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第三:襄王府绿影壁的龙纹雕饰与其他三个龙壁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其它三堵龙壁为“九龙壁”,都是九条龙,即使是有600多条龙的北海九龙壁它的双面主图依然是九条龙,而绿影壁则不是。大家可以数一数绿影壁上有多少条龙呢?</p> <p class="ql-block">  中壁是整座“绿影壁”的核心,其壁面雕有吞云吐雾、翻江倒海之势的二龙戏珠。大家可以看一下,龙是掩映在云跟海水之间,形成一动一静交合的画面。左右两条龙的姿态也不一样。一个嘴张着,一个嘴闭着。这种交相呼应的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上下槛边镶嵌汉白玉加以修饰,各雕有游走飞龙10条,左右抱框各雕飞龙3条,四边共有26条游龙飞舞,吞云吐雾,凝视二龙相争。</p><p class="ql-block"> 中壁共计28条龙。</p> <p class="ql-block">  东壁正面浮雕着一条龙头朝西、游向中壁的游龙。</p> <p class="ql-block">  西壁正面浮雕着一条龙头朝东、游向中壁的游龙。</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壁上下槛也用汉白玉镶边雕有飞龙。汉白玉边框上还有2种姿态的小龙。一种是头朝前的“游龙”,另外一种是回头朝后的,就像是在喊着后面的一条龙不要掉队一样,这样的龙我们称之为“回顾龙”。这些龙大的五米有余,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比如瓦当上圆形的像手掌那么大的“团龙”。(瓦当是屋面筒瓦瓦陇最下端的一个防水和装饰构件。元代以前称瓦当,明清时期习称勾头。秦汉以前,端头是半圆形,以饕餮纹、涡纹为多;秦汉时期端头变成圆形,纹样有青龙、白虎等;南北朝多莲花纹;明清以龙纹为主。襄王府绿影壁使用团龙图案。)</p> <p class="ql-block">  关于绿影壁上的龙纹数量说法不一,权威的说法是99条龙。(一说280多条龙)九九是极阳数,常常用于帝王建筑,由此可见,朱瞻墡在当时地位是相当高的,他所获礼遇之隆,诸藩所未有,别具一格的绿影壁就是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 整堵影壁是由62片绿矾石拼嵌而成,拼图完美,雕刻精湛,神态生动,造型别致,将浮雕、平雕融于一体,既粗犷奔放又细腻精致,堪称为一件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大家应该已经发现绿影壁中间“二龙戏珠”的珠子没有了,这个珠子到底是什么材质做成的呢?谁做的?怎么不见的?无史可考,因此不得而知。有人当年“襄王府”被焚毁后,珠子随之失踪;也有说这颗珠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盗走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襄阳本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当时不知道是谁泄露了天机,说:“百颗人头千担柴,能把宝珠取下来”。很多人听了这个天机后想来偷宝珠可又没有勇气。因为一百个人头很血腥,一千担柴呢,又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但是有一个盗宝人很聪明,他挑着一担柴就来到了襄阳王府绿影壁前,这个挑柴的扁担有讲究,是那个两头尖尖专门挑柴草的担子,我们称它为“扦担”,提手旁加一个千,他首先就应了“千担柴”这个音,然后呢他跪在绿影壁前,把柴烧着后就开始磕头。磕了多少个呢?整整一百个。传说故事中说道99条龙,但是有一百个人头,在这样的情况下,龙也起了贪心贪念,都想多吃那一个,争抢的过程中就放松了对宝珠的看管,盗宝人就非常从容的盗走了宝珠。宝珠被盗走以后,龙在影壁上游走,很快就发现了宝珠的遗失,于是飞出追赶。在追赶到我们襄阳城西护城河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盗宝人。这个盗宝人当时很惊慌,就把宝珠扔进西门护城河中,当宝珠掉进了西门护城河,龙也就不再追赶盗宝人,而是要和这个宝珠同在,钻到了西门护城河中。因此襄阳的民间流传即便是大旱年间,西门护城河中总是有水,据说就是有这样一个原因。当然传说故事总是美好的,可这美好的故事中也传达了劳动人民的对生活朴素而又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绿影壁上的一些其他雕饰。</p><p class="ql-block"> 绿影壁”的中壁东、西两侧庑殿顶上雕有脊兽。</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壁的庑殿顶上雕有对称的游龙,这是东壁游龙。</p> <p class="ql-block">  西壁侧面的须弥座。(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浅的基座,即由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座。所谓叠涩,即用砖或条石一层层向外垒砌挑出或向里一层层收进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须弥座上方雕饰着海水和流云。</p> <p class="ql-block">  中壁须弥座上的如意云纹雕饰。</p> <p class="ql-block">  中壁须弥座的汉白玉花卉雕饰。</p> <p class="ql-block">  西侧游龙的龙爪。(五爪?)</p> <p class="ql-block">  整座“绿影壁”的背面是条石。</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请大家猜一猜,绿影壁之前是在王府大门之外还是在王府大门以内呢?</p><p class="ql-block"> 影壁,又名照壁、屏风墙等,是设在建筑或院落大门里侧或外侧的一堵独立的墙壁,具有避邪挡风遮蔽视线等作用。宫廷的影壁可称萧墙。臣子拜见国君,到萧墙之下,首先端肃态度,方才求见。成语"祸起萧墙"用来表现宫廷内乱。</p><p class="ql-block"> 我们眼前的绿影壁是王府大门之外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  那我们所站的位置叫什么呢?官道!原来的襄王府规模宏大,占据襄了阳城的十之二三,在绿影壁东西两面,都是有下马碑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老百姓是不允许从这里走的。绿影壁上的龙是正对着王府大门,一是威严,另外是身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祝愿朋友们生龙活虎!龙马精神!</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请大家走进襄王府内参观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