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城市重庆

黄葛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一座移民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历史上有多次移民潮,从清朝的湖广填四川到抗战时期的陪都西迁重庆;从三线建设到三峡外迁移民。在这些大规模移民事件中,有移进的,也有移出的。在这些漫长的岁月过往中,发生过很多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说不定某年某月某日,你会听说一个关于移民的传奇故事,说不定在你周围的某些人,或往上数几代,就是外来的移民。在这些移民的后代中,或许就有他、有你、有我们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古城保留至今的有东水门、通远门两座古城门。东水门历史上曾是重庆城过长江到南岸,去云南和贵州的重要通道,城门内就是以前繁华的下半城,城门左侧不远处的黄色建筑群,即是著名的重庆湖广会馆,一部重庆移民史的地标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水门及古城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湖广会馆,你会感受到那份跨越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与辉煌。在这里你会领略到古建筑的魅力与匠人们的智慧,你会深刻体会到重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巴渝移民文化,了解自己城市的变迁,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难忘的历史溯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会馆始建于明末清初,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群。明末清初,巴蜀地区在经历了长达50余年的战乱后,人口锐减至历史最低。为了恢复经济,清政府鼓励各省移民入川垦荒,由此拉开了“湖广填四川”的序幕。湖广会馆不但是精美的建筑,还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史证,是重庆的一张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代迁川移民省份来源:湖广32.9%,江西13.9%,陕西10.4%,云南0.94%,广东18.2%,福建12.8%,贵州4.76%,浙江4.62%,其他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填四川”移民类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土著流民。主要指在明末清初躲避战乱、逃往深山或流入他省的四川土著居民,是顺治年间招徕垦荒的主要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垦移民。“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主体,高潮出现在康熙中叶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商业移民。乾隆以后,商人移民大增。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经济因素,促进了四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在四川建起自己省籍的会馆。清代重庆的商人,基本上是外来移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填四川”移民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奉旨入川。由政府倡导,由居民所在地的职能部门强行实施移民;或基层官员为了多招移民,采用政治手段成群捆绑移送入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发移民。在政府倡导移民的大环境景下,怀抱创业愿景的自发行为。自发移民在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居半数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它移民。清初前往四川的各省移民中,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很多“经商入蜀”、“避祸入蜀”、“避乱入蜀”、“从军入蜀”、“游宦留蜀”的移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雕刻。《道德经》中,老子用“大象无形”这一说法形容“道”的至高境界。意为最伟大恢弘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形态,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格局。因此,“大象无形”这一说法也常被用来形容做到极致的中国传统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辖区大致相当于宋代的“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西路”,即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初,其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除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外,“湖广行省”名称不变。清代,将湖广省分成湖北、湖南两省后,习惯上仍称之为“湖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大量民众迁徙至湖广,允许“插旗占地”。明末清初,久经战乱的四川荒凉破败,土旷人稀,清廷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四川、重庆地区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清初,因鄂、湘两省入川的移民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填四川",只是一种流行说法,实际上还有大量移民来自陕、晋、鲁、豫、桂、粤、赣、苏、浙、闽、甘、滇、黔等省。重庆是“湖广”移民进入巴蜀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使长期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复兴,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对后来川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庙、禹王宫、三楚公所,为两湖(湖北、湖南)士商集资所建。据考证,湖广会馆始建于康熙年间,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历史上的湖广会馆是省、府会馆共存,规模宏大。在邻东水门城墙建有气势恢弘的重檐石牌楼,上镶嵌石匾,刻有“禹王庙”三个大字,门前峙立一对石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清代重庆商业的繁荣和发达,来渝商人增多,为保障本省商人的利益,重庆城先后建有九个省级会馆,这就是“八省会馆”和云贵公所。其中,八省会馆包括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浙江会馆、江南会馆、广东会馆和山西会馆。各省会馆的建立,对发展地方经济,加强与移民原发地的商贸往来,保护各省商人的权益,沟通、协调不同地区商人之间的利益和冲突,搭设商界与官府之间的桥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下共主禹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东公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越时空回到大清朝的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峡移民时期,我在移民部门工作,库区的所有区县我都去过。还在重庆、宜昌搞过三峡移民成果展览。移民们要离开的那段时间,我日日夜夜地和他们在一起。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在乡村集镇,处处是乡愁乡情、故土难离的动人场面,让人唏嘘,让人流泪。我曾两批次护送外迁移民到浙江。从农家送到镇上,再送到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然后乘专列护送到浙江,到了浙江又送到各市县。护送工作之艰辛,终身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的重庆美术馆里有两幅画,让我特别有感触,伫立在这两幅画的面前,让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恍若当年的移民场景又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幅是国画《告别三峡》,内容是三峡移民祖孙三代和护送的移民干部们在轮船上情景,反映出他们当时故土难离的迷茫和对未来充满希冀的复杂心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一幅是油画《移民小青》,远处是崇山峻岭,江边道路上无数车辆,小女孩和依望的小狗构成了纯真而深情动人画面,车门“大移民”字样呼应整个作品的主题与内核,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庆直辖后有更多外省籍人士,从五湖四海汇集重庆,融入重庆,为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书写重庆新时代的移民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谢谢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