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复旦大学风光》

清平乐

<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11月6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5年1月25日,均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形成文、史、哲、法、经济及理、工、医、管理等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生培养格局。</p><p class="ql-block">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以学术为本的复旦大学,尤其重视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中,1991年有21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并有45人先后在九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复旦大学毕业研究生正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赏和接受。</p><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为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复旦大学又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复旦大学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共涉及4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涉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2017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截至2024年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设有5系1所,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p><p class="ql-block"> 今年外孙张家萌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保送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研究生。</p> <p class="ql-block">  陈望道(1891年1月-1977年10月29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义乌人。原名参一,笔名陈佛关、陈雪帆等。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陈望道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张志让。张志让不久即赴北京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未到校任职。陈望道挑起重担,配合军管会做好各项工作。1952年秋季,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校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教育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为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新型大学而鞠躬尽瘁,历时达25年之久。他是复旦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即号召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我们一定要为中国共产党争气,要对文化有所创造,不能把别人的东西翻来复去地讲,教师一定要从事科学研究,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否则文化事业就不能发展,教育事业也不能发展。”1954年校庆,陈望道在祝贺词中写道:“综合大学应当广泛地经常地结合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祖国建设服务。”陈望道的一生是勇往直前献身革命的一生,也是在学术上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一生。他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惜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光华楼,复旦跨入新世纪标志的复旦百年第一楼———光华楼,为上海市重大工程,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整幢楼高达142米,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光华楼主楼分别由东、西塔楼组成,西楼以文史哲学科为主,东楼由数学等理科学院入驻,囊括了教室、科研基地、办公区,包括学生广场和教师沙龙等师生交流场地。复旦大学为每位入驻的教授提供了单独的办公室,拥有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面积。两楼间有15层相连,为图书阅览室、资料室,裙楼对称,各种类型的教室和报告厅。楼内现代化设施齐全,智能化管理,提升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光华楼外观形象生动,新古典风格的建筑身姿挺拔,在茵茵绿草的映衬下,中间用透明球体连接的双楼建筑,宛如旭日从山峰间升起,“双峰日出”,成为复旦校园的一处人文胜景。光华楼的诞生,标志着复旦大学阔步迈向新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