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多瑙河畔,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维也纳之所以被称为音乐之都,是因为它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维也纳就以其音乐文化而闻名。随着金色大厅等演出场所的建立,维也纳进一步巩固了其音乐之都的地位。今天,维也纳拥有众多著名的音乐厅和歌剧院,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br><div><br></div><div>照片是英雄广场所在的霍夫堡皇宫。</div>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位于国境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坐落在维也纳盆地中,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登上阿尔卑斯山麓,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尽收眼底。从多瑙河盆地可以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辽阔的平原犹如一幅特大的绿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园的首邑。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 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因为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漫步维也纳市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奥地利“国母”玛丽亚特蕾莎(1717.5.13~1780.11.29)的青铜雕像。她执政40年,生育了16个子女。为了实现她的谋国方略,她用自己的10个女儿联姻欧洲其它国家,故被誉为“欧洲丈母娘”。</p> 英雄广场(Heldenplatz)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广场。在此曾发生许多重要事件 — 最著名的是1938年希特勒在此宣告德奥合并。<div>英雄广场位于新皇宫的西边,有相当大的面积,广场上有两位奥地利英雄的骑马塑像。一位是卡尔大公,他1809年在阿斯珀恩首次打败了曾经不败的拿破仑,以勇敢驰名。另一位是建立美景宫的欧根亲王,奥斯曼帝国第二次包围维也纳时立功,后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跟法国打仗。他本来是有波旁王朝血统的法国人,但他跟法国斗争,支撑哈布斯堡帝国的发展,成为奥地利英雄。<br></div> 英雄广场是霍夫堡皇宫的外部广场,兴建于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统治时期,是没有完全建成的“帝国广场”(Kaiserforum)的一部分。其东北部是霍夫堡皇宫的LeopoldinianTract,东南方是新霍夫堡,西南方的内环路,将其与“城门外”(ÄußeresBurgtor)隔开。西北部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以很好地眺望内环路、国会大厦、市政厅,以及城堡剧院。<br>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是奥地利著名美术馆,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古埃及至18世纪末七千年的艺术珍品,其中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收藏又尤为珍贵。艺术史博物馆由八个分馆构成,主馆位于维也纳环城大道(Ringstrasse)中心路段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与霍夫堡皇宫相对,珍藏着哈布斯堡王朝(Haus Habsburg)数百年的艺术珍品。 维也纳市政厅是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 用来代替Wipplingerstrasse大街的老市政厅。是一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出自建筑师Friedrich.von.Schmidt。这一设计在诸多参与竞标的最好的设计中被主管当局选中了。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一些的侧塔。它的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有精致优雅的图形装饰的高耸的拱形窗棱和带有曲线的阳台。窗棱上檐之上站立着一个个穿戴甲胄执一支枪矛的三公尺高的非常显眼的武士塑像。它是弗朗茨 Gastell 设计的。人们都熟悉的称之为市政厅人(Rathausman)。这座建筑有七个庭院,每年的夏季音乐会会在 Arkadenhof 庭院中举行。 在第一层通过二个豪华的阶梯可以通往仪式大厅 (Festsaal)。 维也纳市政厅钟楼。 剧场 维也纳国会大厦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区中心,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与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是在公元1874年由奥费尔‧汉森(Theophil Hansen)所设计,整栋建筑仿希腊式,素有“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美称。 英雄广场 卡尔大公 - 卡尔·路德维希·约翰·洛伦茨(Karl Ludwig John Lorenz;1771年9月5日-1847年4月30日) ,是奥地利帝国皇子,元帅,军事理论家,切申大公爵。史称卡尔大公(Archduke Charles)。是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第三子。出生在父亲任大公的托斯卡纳大公国(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年轻时就过继给了姨父切申公爵阿尔贝特·卡西米尔,1790年进入军队,在战事频繁的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作为奥地利的军事统帅而活跃于欧洲战场,并曾成为使拿破仑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将。<br>1809年奥法战争一开始,奥地利军队就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拿破仑的军队就攻陷了维也纳。就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卡尔从他的驻地率数万精兵,携数百门大炮,在维也纳近郊的多瑙河畔伏击了拿破仑的大军,赢得了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首次挫败了拿破仑一世的进攻,击毙包括法国名将拉纳在内的4万余人,由于力量不足,他没有继续进攻,使拿破仑逃过一劫。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街区市容</p> 斯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象征,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开放时间为早7:00-晚9:00<br>斯蒂芬大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具有哥德建筑风格。北塔后建,又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二战后,所有的联邦省份都为它的复建作出了贡献。高大的南塔为歌特风格的典范之作,高达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被亲切地称为Steffl(小斯蒂夫),教堂巨大的钟被昵称为普默林(Pummerin)。新年时,在奥地利广播与电视上都能听到普默林的钟声。铺反的屋顶上引人注目的由黄、绿、黑三种颜色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 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Wien Stephansdom),又称作“圣·斯蒂芬大教堂”。为人所喜爱的维也纳城市的标志,常被选作奥地利国家生活中大事的地点。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一九九七年,斯特凡大教堂庆贺了它八百年诞辰的纪念。它那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继科隆大教堂之後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 美泉宫(德语:Schloss Schönbrunn ,又音译作申布伦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美泉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4世纪初开始这个地区称为卡特尔堡(Katterburg),是克劳斯特诺伊堡(Klosterneuburg)的属地,经营一座磨坊和一家葡萄酿酒厂,在农场雇工的努力下,几个世纪来呈现出繁荣的景象。1548年起成为维也纳市长的办公地,直到156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1564年至1576年在位)买下了这块地,包括一座房子、一座磨坊、一间畜舍和一座休闲果园,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马克西米连二世除了喜好收藏外,还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热衷打猎的传统,他准备建造一座休闲的动物园,以满足他的爱好。马克西米连二世建造的花园不仅养着本地的野生动物和禽类,还有来自外国的鸟类,像孔雀和火鸡等,他认为这些异国动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传说1612年他狩猎至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德语:Schönen Brunnen)。马蒂亚斯的继任者经常以次地作为夏季狩猎之地,并建造夏季寝宫。1683年土耳其人进攻维也纳,将夏季寝宫毁坏。1696年,神圣罗马帝国御用建筑师约翰·伯恩哈德·菲舍尔·冯·埃拉赫奉命在毁坏的夏季寝宫之上建造皇宫,建成后来美泉宫的主体。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此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 奥地利哈布斯堡正室的避暑皇宫,又称“美泉宫”,位于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称此泉为“美丽泉”。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br> 宫内有1400个房间,从中央大厅进去。有44间是洛可可式(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纤巧华美的建筑风格),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重视雕琢的建筑风格)。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措花花瓶等。 美泉宫设计时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财力有限,原设计并未能如愿。美泉宫共有1441间房间,其中45间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整个宫殿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其中有44个房间是洛可可风格的。美泉宫虽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依旧显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气派。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后来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上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少女时代的画像也在其中。 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Neptunbrunnen),向东便是皇宫名称由来但却不很起眼的“美泉”,美泉的正对面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Roman ruins in en Schonbrunn Palace's garden, Vienna)和一块方尖碑。美泉宫的最高点是凯旋门(Gloriette),海神泉的西侧是动物园(Tierpark)和热带植物温室(Palmenhaus)。美泉宫内的中国陶瓷不可胜数,据专家统计,其收藏的成对的中国瓷器数量为除中国本土外最多的。<div>方尖碑是古埃及的产物,耐人寻味的是,这块方尖碑是由乌龟托起的,也许这里也有几分中国艺术的痕迹。<br></div> 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奥匈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宫,他是弗朗茨二世的长孙,他的父母弗兰茨·卡尔和苏菲公主也都住在美泉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童年和青年的夏季都在美泉宫度过。1848年继任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后,美泉宫又经历了一次辉煌的时代,它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最喜欢和居住时间最长的住所,直到1916年在美泉宫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br>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轰炸中,美泉宫的主建筑和凯旋门被严重损毁,战后奥地利被占领时期,美泉宫未被炸毁的部分曾是英国占领军的总司令部,此后美泉宫被损毁的部分被逐渐修复。 参观议会大楼的学生 在斯蒂芬大教堂旁集合的学生们 学生们互相留影 在斯蒂芬大教堂附近募捐的学生 在地铁口募捐 Pretty Woman 美泉宫里全家乐! 快乐的小盆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