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美籼稻 [xiān dào]

山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摄影山石编辑山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4.10.26赣州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上犹县寺下镇新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华为美拍文字百度文库</b></p> <p class="ql-block">籼稻,栽培稻的一个亚种,高100厘米左右,叶色淡绿,剑叶长37.4厘米,宽1.7厘米,株型松散适中。穗长20厘米,每穗粒数120左右,结实率80%以上,成穗率80%以上,平均千粒重25.6克,谷粒狭长,颖尖无色,问有短芒。</p> <p class="ql-block">米粒洁白光亮,精米率70%左右,糙米率80%,垩白粒率低于30%,直链淀粉含量15.42%,蛋白质含量8.2%,赖氨酸含[1]量0 30%。腔稠彦软,食昧,品靥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类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别名:在来米,籼米</p><p class="ql-block">中文学名:籼稻</p><p class="ql-block">界:植物界</p><p class="ql-block">门:被子植物门</p><p class="ql-block">纲:单子叶植物纲</p><p class="ql-block">目:禾本目</p><p class="ql-block">科:禾本科</p><p class="ql-block">属:稻属</p><p class="ql-block">种:稻</p><p class="ql-block">亚种:籼稻</p><p class="ql-block">分布区域: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水稻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籼稻</span>,栽培稻的一个亚种,高100厘米左右,叶色淡绿,剑叶长37.4厘米,宽1.7厘米,株型松散适中。穗长20厘米,每穗粒数120左右,结实率80%以上,成穗率80%以上,平均千粒重25.6克,谷粒狭长,颖尖无色,问有短芒。</p> <p class="ql-block">籼稻米粒洁白光亮,精米率70%左右,糙米率80%,垩白粒率低于30%,直链淀粉含量15.42%,蛋白质含量8.2%,赖氨酸含[1]量0 30%。腔稠彦软,食昧,品靥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粳稻</span>(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Kato.)是禾本科稻属作物亚洲栽培稻的亚种。粳稻的茎秆坚韧;株型较紧凑,分力偏弱;叶片较窄,色泽浓绿,叶片茸毛少,谷粒形状短圆而厚;[3]</p> <p class="ql-block">粳稻的子粒较短,一般呈椭圆形,硬度较大,加工时不易破碎,整精米率高。[4]</p> <p class="ql-block">粳稻原产于中国,在中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在中国主要分布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和安徽。[4]粳稻具有耐旱、耐寒、耐弱光的习性,株形紧凑、分禁力较弱、茎秆强壮不易倒伏。主要繁殖方式是通过天然自花受精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通过剥露进行无性繁殖。[5]</p> <p class="ql-block">粳稻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的作用。现代研究粳稻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尚含少量B族维生素。[6]淀粉颗粒特别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粗纤维含量最少,容易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7]</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海水稻</span>(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1]</p><p class="ql-block">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2][3]。</p> <p class="ql-block">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p><p class="ql-block">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次年10月测产,海水稻开始广为人知。[11]</p> <p class="ql-block">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4]。</p><p class="ql-block">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5]。</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1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6]</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1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晚稻</span>,指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早稻</span>,指插秧期较早或成熟期较早的稻子。早稻是稻的一种,有插秧期早或生长期短、成熟早的特点。[8]</p> <p class="ql-block">早稻又指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2020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1]</p> <p class="ql-block">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33.1公顷,总产量2833.7万吨,单位面积产量5987.0公斤/公顷。[9]</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全国早稻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132.2万亩、总产量563.5亿斤,比上年减少3.3亿斤,下降0.6%,但仍连续四年保持在560亿斤以上。[14][1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双季稻 [shuāng jì dào]</span></p><p class="ql-block">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按其栽培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双季连作稻、间作稻和混作稻等。</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11月2日,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1]</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6日,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晚稻测产结果显示,该试验示范点晚稻平均亩产660.36公斤,加上5月测产的早稻平均亩产926.5公斤,双季亩产达1586.86公斤。[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形态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籼稻一般株高多在1m以上,茎秆较软,叶片宽,色泽淡绿,剑叶开度小。叶片茸毛多,有短小茸毛散生于颖壳。大多为无芒或短芒,谷粒细长而稍扁平,一般长度为宽度的二倍以上。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和耐强光,但不耐寒。</p> <p class="ql-block">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胶稠度硬,故蒸煮的米饭不粘。籼稻和粳稻通过杂交也可以获得杂种,但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较低。籼稻的许多性状比粳稻更近似于普通野生稻,因而认为籼稻是基本型,而粳稻是变异型。</p> <p class="ql-block">籼稻,栽培稻的一个亚种。最先由野生稻驯化形成的栽培稻。与粳稻比较:分蘖力较强;叶片较宽,叶色淡绿,叶面茸毛较多;谷粒细长。稃毛短少,成熟时易落粒,出米率稍低;蒸煮的米饭黏性较弱,胀性大;比较耐热和耐强光,耐寒性弱。[2] </p> <p class="ql-block">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热带非洲。中国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区和云贵高原的低海拔地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种植区</span></p><p class="ql-block">适宜于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的栽培稻亚种。</p> <p class="ql-block">我国栽培水稻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与粳稻相比,分蘖性较强,叶子黄绿色,茎秆较高较软,稻穗上的子粒较稀,米粒长而细。早熟而黏性较弱,胀性大,比较耐热和耐强光。籼稻碾出的米叫籼米。《本草纲目·谷部一》载:“籼,似粳而粒小,如自闽入,得种于占城国”[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籼稻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籼稻和粳稻是我国自古以来栽培稻的两大类型。籼、粳稻在特征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p> <p class="ql-block">籼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谷粒狭长,颖毛短稀,叶绿、色较淡,叶面多茸毛,耐肥性较弱,叶片弯长,株型较松散,并有耐湿、耐热、耐强光、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强,胀性较小,谷粒短圆,颖毛长密,叶绿、色较浓,叶面较光滑,耐肥性较强,叶片短直,株型紧凑,并有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弱等特征特性。</p> <p class="ql-block">由于水稻育种的进展,籼稻中也已培育出株型好、叶色深绿、耐肥性强、不易落粒的新品种,因此上述籼、粳稻的某些特征特性有所改变。但可以认为,在籼、粳稻的许多差别中,以谷粒开头和颖毛两项特征最为明显,故可把籼、粳稻的主要区别概括为:籼稻谷粒细长,横断面扁平,颖毛短而散生;粳稻谷粒宽而厚,横断面圆形,颖毛长而密生。</p> <p class="ql-block">籼、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籼稻比较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粳稻比较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热带高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热带、亚热带的高地、华东太湖流域以及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 </p> <p class="ql-block">籼、粳稻的垂直分布也不同,同一热带地区,大体上在平地分布籼稻,在高地分布粳稻[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相关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16日消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研究人员在对西藏吉隆县孔桑桥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及文化层堆积物古DNA进行分析时发现了籼稻的炭化颖果、水稻植硅体及籼稻特异性基因序列,炭化稻直接测年结果显示为公元8世纪前后,这一发现表明至少在唐朝前期籼稻已向青藏高原南部传播。[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1] 周光艺编..贵州农作物常用新品种..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09.</p><p class="ql-block">[2] 黄松主编..怎样种好水稻..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05.</p><p class="ql-block">[3] 张涵著.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22</p><p class="ql-block">[4] 研究表明:公元8世纪前后籼稻已向青藏高原南部传播.百家号.2023-02-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