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不是目的,开心游玩才正中下怀之四—丛台公园,铁狮子

我也好奇

<p class="ql-block">😄😄😄比赛不是目的,只是给游玩找借口。比赛必须认真才对得起此番行程。</p><p class="ql-block">第十五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于2024年10月25~27日在邯郸广府古城太极大酒店举行。缘友太极队派出由王朝英老师教练,魏同洪领队的十二人队伍参赛,共参加集体和个人拳、剑比赛十个组别的比赛,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个人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10枚。我个人也获得了集体一等奖,一金一铜以及运动员武德风尚奖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缘友太极队深厚的太极拳基础,参赛队员的刻苦努力,以及队员们优秀的临场发挥。祝贺参赛队员取得的好成绩,祝缘友太极队越来越红火。</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家在得知获得一等奖后开心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昨晚的庆功会上大家在一起享受太极。</p> <p class="ql-block">成绩只是对走过的,学过的,练过的检验。比赛完了就一切又回到了零点。认真总结,认真学习提高才是今后要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行大家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行事风格。时间观念强,集体意识强,团结互助强,竞争意识强。</p> <p class="ql-block">今天开启回家模式。早八点半准时出发。因为有两个车尾号限行,要晚七点以后才能进入外环以内,我们干脆稳稳当当的该玩就玩。一路上我们特意安排了进入邯郸市丛台公园。又随机加入了沧州市的铁狮子观览。又是一个正中下怀。</p> <p class="ql-block">邯郸丛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中华大街西侧的丛台公园中心处。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内容来自豆包搜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历史起源:</p><p class="ql-block">-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前325年—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武灵丛台因楼台众多、连接垒列而成,所以叫丛台。“武灵”是指赵武灵王,丛台是赵国邯郸故城中的一组重要建筑群,也是邯郸古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献方面,东汉张衡《东京赋》、三国时期薛综的注文等都对丛台有所提及,北宋时期邯郸地方志已认定丛台始筑于赵武灵王,此后诸多文献也有类似记载。1963年夏的勘探调查,从丛台倒塌部位的断面发现,其台心下部是战国时期的夯土结构,上部及表部是经过历代维修过的夯土结构,考古资料也证实了丛台确为战国时代的建筑。</p><p class="ql-block">2. 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丛台占地3500平方米,高27米,由青砖包砌而成,分上、中、下三层。</p><p class="ql-block">- 下层南北各开一门,进南门沿台阶拾阶而上,可达台的中层,中层台面有武灵馆、回谰亭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由回谰亭往东进门楼,顺台阶环绕而上,可达丛台的上层,上层台面为圆形,建有据胜亭,面积100平方米,高13米,为四角攒尖重檐,亭角微翘,丛台的四周遍布花草。</p><p class="ql-block">3. 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秦代末年,秦国大将章邯兵破邯郸,夷平城廓,汉代时丛台被辟为赵王的宫苑。三国时,魏相曹操以邺城(今邯郸以南30公里临漳县境内)为政治中心后,邯郸遂逐渐沦落为普通县城,丛台也随之衰落。宋代时,丛台已衰败为荒草遍地、狗兔出没的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多次对丛台进行重修,如明嘉靖十三年,兵备杨彝建据胜亭于其上;清乾隆十五年,乾隆帝南巡路过邯郸,知县怀荫布奉文建行宫于其上,乾隆帝登台赋诗七律《登丛台》等。</p><p class="ql-block">4. 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岁月里,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是赵都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历代史籍对丛台颇多记载,更有唐代以来诗人词家凭栏吊古的百余首诗文辞赋流传于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邯郸丛台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丛台为中心修建的丛台公园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秦始皇出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乾隆御笔。</p> <p class="ql-block">这是御笔译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丛台上的据胜亭。丛台上的亭子叫“据胜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胜亭是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 年)所建。其意为在防御上占据此地者可取得胜利。登上据胜亭,可以纵览古城风光。1963 年 8 月因大雨丛台的东南两面台基坍塌,据胜亭倒塌,现在看到的据胜亭是 1964 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丛台的二层还有回澜亭。回澜亭小巧玲珑,与据胜亭相互呼应。这些亭子与武灵馆等建筑一起,构成了丛台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丛台的北侧还有一座七贤祠。是把三忠祠和四贤祠合并后的称呼。分别纪念着赵国功勋卓越的英雄韩厥,程婴,蔺相如,廉颇,公孙杵臼,李牧,赵奢。</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看过丛台,我们三车就此结束行程各自跑路。巧的是在衡水湖西服务区吃饭时我们跟大宝的车子再次相遇。想着他们反正七点前也回不了家,干脆顺路再玩一景点。于是,相约又一起挂角一将,又去了趟沧州铁狮子参观。</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有文物四宝。分别是指赵州桥、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宋代铜铸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是我国著名的文物瑰宝。</p><p class="ql-block">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沧州市东南20公里的沧县旧州镇东关村西沧州旧城内,原开元寺前。</p><p class="ql-block">- 外形尺寸:通高5.47米,体长6.264米,体宽2.981米。铁狮总重31.53吨,其中莲盆重2.79吨,狮头部分重3.72吨,狮身部分重25.02吨。</p><p class="ql-block">2. 造型纹饰:</p><p class="ql-block">- 整体姿态: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昂首阔步,姿态雄伟。毛发呈波浪状卷曲,垂于颈上,胸前及肩部铸有飘带,带端分垂于双肩及胯部。背负巨型莲花盆,莲盆口径2.163米,相传是文殊菩萨的莲座。</p><p class="ql-block">建造目的:</p><p class="ql-block">- 镇海患说:沧州一带流传着铁狮镇恶龙、退海水的传说,百姓认为它可以镇住水患。</p><p class="ql-block">- 镇州城说:《沧县志》记载有“相传周世宗北伐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的说法,但在时间上与铁狮铸造时间存在矛盾。</p><p class="ql-block">- 佛座说:考古学者认为铁狮身负莲盆,应为文殊菩萨坐骑,腹内刻有金刚经,且原在寺院门前,所以应是原开元寺中文殊菩萨佛座。</p><p class="ql-block">6. 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考古价值: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铁铸艺术品,其造型体现了唐后期至五代时期的雕塑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审美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冶金、佛教史均有较高价值。</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作为佛门神兽的代表,铁狮子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具体体现。如今,铁狮子已成为沧州的城市名片,沧州也因此别称“狮城”。</p><p class="ql-block"> 沧州铁狮子历经千年风雨,曾多次进行维修保护,但由于各种原因,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如此,它依然是中国古代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路径沧州铁狮,我们虽是匆匆走过,但却认知了沧州具有开埠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天津600多年的历史比可早远了去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看去,沧州铁狮子及其沧州历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保护,铁币库,开元寺,等历史文物与铁狮子一起得到了保护。今后必将继续向后人介绍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趟比赛游玩小转一圈行程1200公里。至晚八点左右,一行三车12人已全部安全到家,此次行程完美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