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正芳华

晚霞行千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我们正芳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徐敏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知名的理论文化学者,鞍山诗词界翘楚“鞍钢七子”之一的许家强受聘散文诗分会群,来到立山区新兴社区授课,内容是《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研读毛泽东诗词的粗浅体会》,授课达3个小时。许家强从“远志铸诗魂,真情燃诗兴,哲理构诗境”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毛泽东一生大气磅礴的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课堂气氛高昂互动迭起,共同朗诵毛主席的多篇诗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此时,我脑海中却像电影镜头在一幕幕地回放着青春之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散文诗分会是一个秉持文化养老理念的群体,每周一都有文学历史和诗词课。我已经几次没有参与听课,因为家里有一疏于自理的病号绑住了我。这次群里通知是许家强的课,我定要前往听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许家强在鞍钢线材厂和二级公司的领导岗位多年,工作能力强,政治思想水平高,博学多才,一生都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经济理论企业管理和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并有经济、诗词方面专著和多种作品发表,还受聘于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在鞍钢有极高的知名度。这样集万千才华于一身的潜力股好男人,竟然是我青年时代同事范士华的爱人。羡慕范士华命好,慧眼识珠携手一生的才俊伴侣,仪表堂堂学富五车的杰出夫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范士华从鞍钢立山医院办公室主任职务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0年代初,我们先后分配到鞍钢一薄板厂精整工段分类班。又在1974年的秋天同时入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禁感慨五十载春秋如过眼烟云。但青春岁月的美好镌刻在记忆中,在我的眼前愈发鲜活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范士华和我一般高的个头,有1.68米挺拔窈窕的身材,她小我两岁,当年20岁的芳龄。出落得明眸皓齿,面若桃花,笑起来两颊泛起浅浅的酒窝,俊俏清纯端庄大方的气质楚楚动人,是厂里屈指可数的厂花。像极了当今的电影明星小宋佳的模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的范士华经常被借调到厂工会,拎着墨水桶,举着板笔毛刷在醒目的位置,书写着正楷大字的宣传标语。我羡慕范士华毛笔字咋写得这么好!冬天时节,范士华戴着军绿色的棉军帽,英姿飒爽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精整工段分类班是高温重体力岗位,我们女工每月的粮食定量都是52斤。精整的工序是,轧钢工段轧出钢板后,经过剪切,退火后到分类工序将一张张钢板翻开,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出厂。那时,我和范士华都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地工作,党支部也在培养我们。工作上我们俩都吃苦耐劳,是最能干的年轻工人。我们头顶安全帽,穿着大头鞋,白帆布厚硬的工作服,戴着厚厚的棉帆布大巴掌手套,将退火后滚烫的一张张钢板翻起质检。1.8米长,750厘米宽的电机钢板,从我们的手上快速飞过,每天得翻几千张钢板,累得手腕都得了腱鞘炎肿胀疼痛,也在坚持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那时的我们既清纯又朝气蓬勃。我们和北京钢院、鞍山钢院分配到精整工段的男女大学生们谈笑风生,我们一起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著作。我们一起参加打靶射击等民兵训练,参加民兵组织的维护社会治安活动。我们一起去二一九公园的映碧楼照相,那里留下了我们分类班少男靓女的青春倩影!那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的夏秋季节,范士华被厂里选拔去鞍山卫生学校医士班学医。几年后分配到鞍钢立山医院。由于政治思想素质高,文笔出色,被医院的党委书记孙殿文选拔在党委办公室工作。而我于1976年1月被调到厂宣传科,1982年5月又调到鞍钢党校组教处工作至退休。就此我们分道扬镳五十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家庭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和多彩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许家强和范士华都比较谦虚低调,从不张扬。但他们倾注心血培养了优秀的女儿!他们的女儿传承了父亲对知识的学习追求和钻研精神,父女俩共同撰写了《开启会计大门的金钥匙》一书并出版发行。现在他们儿孙绕膝,尽享天年之乐!祝福他们更加幸福美满!</span></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是范士华,是不是像电影明星“小宋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