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智慧飞扬的课堂,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是一曲情感演奏的华章,是一场审美愉悦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季节里,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根据本学期教研活动工作安排,10月18—-10月24日阳逻二小举行了“探航杯”语文教学竞赛活动,五年级语文组也是“百花争艳”。</span></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毁灭》——五(1)班苏张敏老师</p> <p class="ql-block">苏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抓住了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残败进行对比,同时利用视频及图片,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到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p><p class="ql-block">通过昔日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对比,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在爱恨中增强了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强国有我”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松鼠》——五(2)班张倩老师</p> <p class="ql-block">《松鼠》是一篇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文艺性说明文。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的描写为手段,生动传神地介绍了小松鼠的外貌和生活习性等内容。张老师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和同学们探讨总结了松鼠的特征,并在语言文字上将本文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进行对比,以此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真正做到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一课精得。</p> <p class="ql-block">《太阳》——五(7)班肖艳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肖老师抓住了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以图表导学的方式,放手让孩子自主发现文章是怎样把这几个特点讲明白、说清楚的。</p><p class="ql-block">肖老师能准确把握了单元编排特点,紧紧扣住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语文要素。通过朗读、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好处,并通过小练笔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将说明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学以致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父爱之舟》——五(12)班夏丽霞老师</p> <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这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p><p class="ql-block">夏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新,立足核心素养,牢牢抓住单元语文要素。通过检测词语关联课文细节;通过对文中“父亲为我做的事情”的梳理以及对“我感受到的父爱”的细节描写的阅读,<span style="font-size:18px;">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生活代入角色去体验、抓住细节的关键词去品味、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span>引导学生从“父爱”和“作者体会到的父爱”两个角度理解舐犊之爱;<span style="font-size:18px;">抓“逛庙会”的细节与场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同学们入情入境,品悟真情。</span>整个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细节”贯穿课堂始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鸟的天堂》——五(13)班李美云老师</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从分析大榕树的特点入手,细致深入的分析大榕树从远到近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榕树的静态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学生领略了“鸟的天堂”画面之美</span>从分析中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是鸟的天堂。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赞美和留恋。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能激发学生去想象画面,并通过配拍手掌的动作朗读走进文本,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p> <p class="ql-block">教无涯,研无尽,赛前有准备,赛中有碰撞,赛后有思考。语文教学研讨之路漫漫,道阻且长,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深耕课堂,收获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