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日周末,走进荥阳市京城路与新310国道交叉口东南角的檀山原,一座叫作禹锡园的公园里,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就长眠于此,在这里既可以从力透纸背耐人涵咏的诗文中领悟哲人的睿智,思想的深邃,还可以深沉地感慨诗豪乐观豁达豪迈刚劲的坚韧精神。</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共誉“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800多篇的传世诗文,被称为诗豪。</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刘禹锡,除了他诗品上的超拔,他的性情也是重要原因。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郁闷,他的诗集里也不见烦愁,成为了唐代诗人里的另类,主打欢乐赛道。这个人就是一生嘴硬的刘禹锡,人称“长安最强嘴炮王”。七年学会写诗, 一辈子没学会如何闭嘴。</p><p class="ql-block">翻开大唐的诗人作品,你会发现这些人有个共同主题是:愁烦郁闷。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白居易说:“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就连一向豪放的王昌龄,也写:“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至于贾岛孟郊李商隐这多愁善感三兄弟,更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p><p class="ql-block">然而,刘禹锡不闭嘴的后果很严重,就是给文学史留下了好多经典名篇:《陋室铭》、《秋词》、《玄都观桃花》。也给今天的中学生写作文留下许多表达正能量的名句:当你写困难,你不能只写困难,而是要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你歌颂秋天,你不能只歌颂秋天,而是要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当你住的房子不大时,你可以自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你形容事物的辩证关系时,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能让你既哲学又文艺......</p><p class="ql-block">能乐观到有些如此鸡汤的人,是不是因为他的一生超级平顺?不是,绝对不是。比如,他的千古名篇《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悲伤逆流成河吗?不,对于乐观的刘禹锡来说,秋天就是最美的季节,有晴空,有碧霄,有白云,还有飞鸟群。</p><p class="ql-block">论逆商,他的好兄弟柳宗元就差了些,大概是同一年冬天,同时被贬到永州的柳宗元写了一首十级孤独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鸟也没了,人也没了,全世界只有一个我柳宗元,独自悲伤。别说这两兄弟还挺互补。做个打不死的小强,真的很赚。至少让一路艰辛中有晴空和诗意。出差外地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p><p class="ql-block">815年,看似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刘禹锡奉召回京,那年他已经是一个43岁的中年人。你以为中年人最擅长的就是闭嘴,错了,老刘不会。回到长安没多久,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去玄都观看桃花,看着人来人往,想着奸臣当道,刘禹锡又忍不住了,回去就提笔写了一首诗《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表面写桃花,实际上是讽刺当朝权贵:你们这些人,都是我老刘离开后才上位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来和新皇帝就没啥感情,还敢讽刺人家的干部队伍?叫你嘴欠,贬!继续滚出长安去。</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句,柳宗元仅仅陪他看了个花,也一起被贬了,老刘不仅学习第一名,嘴欠第一名,连坑兄弟也是第一名。</p><p class="ql-block">要说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同时入职的难兄难弟,他们的友情比白居易和元稹更为感人,一直保持着共荣共辱、同进同退的节奏,据说这次刘禹锡被贬到播洲,那地方不仅偏僻荒芜,还充斥着有毒的气体,是柳宗元求情要求他和好兄弟交换被贬地,朝廷才开恩让刘禹锡去了连州,而当柳宗元去世后,是刘禹锡将他的儿子带在了身边抚养成人。</p><p class="ql-block">苏轼有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和他同样旷达的刘禹锡穿越到宋朝看到这首诗,一定要和他较个高下:小样,哥们儿长达23年的被贬,朗州 、连州、夔州 、和州,比你还多一州。</p><p class="ql-block">毕竟,论口才老刘啥时候输过!比如这首《陋室铭》,就是专门用来气人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p><p class="ql-block">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大概老刘停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就是一个有点爱吹牛的形象,住个破房子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还自比诸葛亮、杨雄,这不是唐代孔乙己是什么?然而这首诗背后其实有一个“遇到职场小人怎么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做和州县通判时,当地县领导听说他是被贬官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刘禹锡一看,远是远了点,但是面江而居,于是写了幅对联贴在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于是又将他的住所调到了城北,大三居江景房也变成了一间半,嘴欠刘禹锡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于是,刘禹锡不得不再次搬宿舍,这次分给他的,是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还写吗?写!搬家不移志,搬到哪里,我就写到哪里。在哪里跌倒,就再在哪里跌倒一次。于是刘禹锡提笔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不内耗,不卖惨,不郁闷,有仇当场就报了!</p><p class="ql-block">826年,刘禹锡同学23年的被贬生涯终于毕业,56岁的他被召回了京城,回京路上,当他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逢时,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自己的大半生做了一个总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没有消沉,只有释怀,没有悲愤,只有乐观。正是:嘴有多欠,贬得就有多远,心有多大,活得就有多潇洒。</p><p class="ql-block">人们的印象中,李白永远是白衣少年,王维一直是儒雅中年,杜甫则像个悲苦的老人,只有刘禹锡,永远是那个调皮的老男孩,再过几千年,如果那时的人们还读古诗词,想起刘禹锡,依然是仿佛有一个调皮的老男孩站在那里,笑嘻嘻地说:来呀,你来打我呀!我就喜欢看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凡是打不倒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