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的早晨

西风文艺

<p class="ql-block">文/段金泉</p> <p class="ql-block">初夏时节,获悉老领导邓祥燕大校父亲逝世的消息,我与曾共事于坦克十二师新闻办的杨迎勋兄和鲁新建兄相约,或乘高铁,或自驾车,前往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高寺村,为这位德高望重、九十九岁的老人送行。</p><p class="ql-block">我曾在邓大校的朋友圈中,多次欣赏他拍摄的故乡美景,四季更迭,美不胜收。尤其是那座外形酷似天安门城楼的远山,在晨光中霞光四射,仙气缭绕,让人不禁联想到古老的传说与神话。我将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照片保存在文件夹中,以便在撰写公众号文章时作为配图。</p> <p class="ql-block">我自以为对这个川东小村颇为熟悉。然而,正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真正来到高寺,才意识到我对它的了解不过是皮毛而已。车子沿着山坡缓缓行驶,穿过山垭口,接我的老战友指着山下几处显眼的白房子说,那就是高寺。我环顾四周,发现高寺被群山环绕,宛如锅底的一块小盆地。在蓝天白云下,远山如黛,近水绕田,风光无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抵达村口,见到了等候的邓大校。去年冬天,我们曾在西安相聚,参加一位战友的新书发布会。那时的他精神焕发,如今却显得疲惫憔悴。这半年多来,他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道,做善事。见到我们,他眼圈微红,用沙哑的声音表示感谢。我紧紧握着他的手,劝他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毕竟,我们都已步入老年。</p> <p class="ql-block">按照当地习俗,我们向邓老太爷的灵位焚香拜叩,随后被安排在院内搭设的凉棚下就座入席。不久,各式各样的特色菜肴摆满了一桌,有清爽鲜香的鱼虾,香气扑鼻的回锅肉,肥而不腻的卤肘子,清汤慢炖的土鸡,还有令人回味无穷的麻婆豆腐,等等,大大小小的碗碟盆钵,足有二十多个。一位亲属介绍,当地为逝去的老人办丧事,常用这种坝坝宴的仪式,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都会前来参加。这些特色菜肴,不仅满足了客人的味蕾,也是对逝者的追忆和尊重。</p><p class="ql-block">邓大校的庭院内有一座两层小楼和一座老平房,青瓦白墙,新旧交替,古朴典雅。没有围墙的院子里,种植着花草,一棵桔子树硕果累累,相邻的田地里长满了各种蔬菜。坐在院内,品尝佳肴,欣赏美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慨之中,充满了对邓老太爷的无限敬仰。</p><p class="ql-block">宴席结束后,邓大校带我们几位老战友到一墙之隔的原大队小学校休息,他参军前曾在此当代课老师。如今,村里的孩子都进城读书,校舍因此闲置。他还向我们讲述了正在运作的一件大事,准备建一座红色博物馆,主题是徐彦刚在井冈山的故事。徐彦刚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红军高级将领,他的丰功伟绩在家乡广为流传,成为家乡父老乡亲的骄傲。邓大校说,他的设想已通过当地政府和专家论证,西安君钰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愿意援建这座纪念馆,改造施工不久将全面展开。</p> <p class="ql-block">查阅相关资料后,我更加敬慕徐彦刚这位鲜为人知的优秀红军指挥员。为他建造一座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p><p class="ql-block">徐彦刚1907年出生在甘棠镇观音岩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随学校教导团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被军阀张发奎解除武装后,他加入由平江、浏阳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组成的二十军独立团,参加了秋收起义。随后,受毛泽东指派前往井冈山,争取和改造地方农民武装袁文才和王佐部,他任改编后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30年后,徐彦刚先后任红6军第9师师长,红3军军长,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长征。徐彦刚带领留守红军同敌人展开游击战。1935年8月,在江西永修一次突围时,徐彦刚左腿负伤,只身留在山上养伤。9月22日,在永修、靖安交界的云居山被敌人杀害,时年28岁。</p><p class="ql-block">徐彦刚牺牲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领导人,给予高度评价。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评出了60位革命英烈,四川的6位中,开江就有徐彦刚和唐在刚两位英烈。由此可见,徐彦刚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的份量。</p> <p class="ql-block">可以预见,甘棠镇不久将因邓大校的这座红色博物馆而扬名天下,吸引各地游人前来观光。开展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造福家乡群众,我们佩服邓大校的决策和魄力。</p><p class="ql-block">战友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大家在聊天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邓大校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就梦想着走出这个小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虽然实现了梦想,但对家乡的眷恋却从未减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小村子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后,我和杨兄、鲁兄向学校背后的山上走去。这条通往山上的土路,是邓大校今年自筹资金请人挖通的,目前还未硬化。邓大校曾告诉我,这座山上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寺庙,虽然现在已经废弃,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小时候,他常在这座山上放牛,在寺庙的废墟中寻找历史的遗迹,感受那份沧桑与变迁,享受那份宁静与超脱。有时,他会坐在山顶遥望远方,想象僧侣们曾经的生活,畅想自己的未来。他说,人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他还有个心愿,在不久的将来修建这座寺庙遗址,成为村里新的文化地标,让俗世凡人在自我修行中向善向美,净化灵魂。</p> <p class="ql-block">新修的大道只能行至半山腰处,登上山顶还需再攀一段崎岖小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山路两旁,野花盛开,蝴蝶飞舞,似在为我们引路。这时,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家已经大汗淋漓。同行的两位女士觉得力不从心,我们便停止了继续前行的脚步。下山的路上,我们还遇到了一位放羊的年轻村民,他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我们有些好奇,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为何不去外面闯世界,却甘愿做一个懒散的羊倌呢?他笑着说,这群羊平日里都是他母亲管理的,今天母亲有其他的事情,他只好临时替代一下。闲谈中,我们跟随他的羊群返回村子。</p><p class="ql-block">村子不远处,有一座距今660多年的石拱桥。这座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脚步。暮色里,我们从桥上走过,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桥下的溪水潺潺,两岸的绿树成荫,稻田里蛙声一片,让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次日,天还未亮,我就被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唤醒。透过窗帘的缝隙,一缕微光轻轻拂过我的脸庞。走出房间,大家已在院内守候。吉时一到,哀乐响起,送邓老太爷远行。</p> <p class="ql-block">高寺的早晨,鸡鸣声、鸟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早起的村民开始在田间劳作,村头巷尾有嬉戏的孩童和漫行的老人,生活节奏缓慢而和谐。我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用心体悟这久违的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邓老太爷的墓地坐落在村子一座后山的山腰处。头顶茂林修竹,脚踏沃土良田,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无疑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漫步在村子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路边的树木花草随风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回到院内,厨师正忙碌着为大家准备早餐,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乡村画卷。</p><p class="ql-block">这次高寺之行虽然短暂,但必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站在村口,回望这个让人留恋的美丽村庄,我期待在邓大校的红色博物馆建成之日,再次来到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本文图片为邓祥燕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