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逸事

天马行空

<p class="ql-block">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逸事</p><p class="ql-block"> -----作者:吴守春</p> <p class="ql-block">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 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p><p class="ql-block">张英先祖世居江西,明初朱元璋政府移民,张英迁桐一世祖移居今枞阳县麟麒镇岱鳌山脚下的岱鳌村三贞庵之下,与乐桥镇鳌山村相邻。三贞庵是张英迁桐二世三位祖姑出家修行的家庙,三贞庵周边,是张氏家族迁桐明清时期墓园。“小宰相”张廷玉在《重修三贞庵记》里写道:“兹山去祖居为近,故三贞姑居焉。”小凹口张家一世祖张华五,郡庠生,配石氏生四子五女。“公发祥江西饶之鄱阳人也,家世居瓦西坝。元末避乱,偕仲兄华三标业于兹。”民国四年小凹口张谱中有:“先祖发源清河,与桐城文瑞、文和两相国分派,世居庐江数百年。”就是说,张英家族与小凹口张家本是同根兄弟,因明初移民,一起卜居于岱鳌山脚下。到了明代末年,张英家族中的张英曾祖父张淳才自岱鳌山下移居到其时的桐城县城。</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谱》:张英,张秉彝五子。字敦复,号学圃。治诗经,郡廪生。中康熙癸卯科江南乡试第十二名,丁未科会试第六十一名,殿试二甲第二名。钦选内宏文院庶吉士。十一月闻赠光禄公之讣,丁忧回籍。庚戌二月服阕赴京,以原官补教习。壬子八月授翰林院编修。癸丑二月充会试同考官,七月以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丙辰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丁巳春超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十一月奉旨以侍讲学士支正四品俸,入直南书房,赐第于西安门内之蠶池,赐御书“清慎勤、格物、忠孝、存诚”四扁额,奉充《孝经衍义》总裁官。己未转翰林院侍读学士,庚申四月奉上谕特授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充《易经讲义》总裁官。壬戌二月特疏请假葬亲,奉旨“张英简侍讲幄,敬慎勤劳,兹以伊父未葬情词恳切,著给假前往,事竣速回供职。”又特书手谕赐以白金五百两、表裹二十端。癸亥七月特恩命布政使堂上官谕祭赠光禄公于桐,十二月葬赠光禄公于仓基墩。乙丑九月入都,仍补原官。丙寅二月,授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乙丑科庶吉士,十一月升兵部右侍郎。丁卯六月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七月转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兼管詹事府詹事事,充经筵讲官、皇太子讲官。戊辰文武殿试读卷官,《一统志》总裁官。己巳冬升工部尚书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詹事府詹事事,充《明史》总裁官。庚午转礼部尚书仍兼官如故。九月缘事挂误罢礼部尚书,仍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兼詹事府詹事事。辛未充文武殿试读卷官教习辛未科庶吉士,充三朝国史副总裁官,《礼记讲义》总裁官。癸酉十月复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事。甲戌充文武殿试读卷官,教习甲戌科庶吉士,赐御书“笃素堂”匾额。丁丑二月充会试正考官,已卯十一月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仍命为经筵讲官,充三朝国史监修官,《明史》及《一统志》监修官。庚辰、辛巳奉命代祭文庙,十月具疏乞休。奉旨“卿才品优长,效力已久,及任机务恪慎,益励文辞,充练倚眷,方殷览奏,以衰病乞休,情祠恳切,著以原官致仕。”寻奉旨“天气寒冷,尔身又多病,当于新正回南。”是年进渊鉴类函四百卷,蒙恩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妻姚氏封一品夫人,三代赠如其官。</p><p class="ql-block">壬午春奉恩命次子庶吉士廷玉送归,命驿递给夫马随其所用之数。癸未、乙酉、丁亥,圣驾南巡三次,迎于清江浦,赐御书扁联手卷袍帽人参内府书籍珍玩甚多。戊子薨于“笃素堂”里第。遗疏奏闻,奉旨“张英久侍讲帷,简任机密,老成勤慎,始终不渝,予告后,朕念其衰年,屡有谕旨,令勉加调摄。忽闻病逝,深切轸悼,应得恤典。著察例具奏该部知道。”随蒙恩赐祭葬加祭一次,谥“文端”。庚寅遣布政使堂上官致祭二次,辛卯崇祀乡贤祠。壬寅世宗宪皇帝御极,睠怀旧学,特赠太子太傅。雍正元年癸卯,以子廷玉户部尚书任内,遇覃恩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晋一阶。庚戌特旨崇祀京师贤良祠,癸丑本籍祠宇成,御书扁额对联以赐,特命安徽巡抚徐本亲行致祭,廷玉给假回籍举行典礼。乙卯八月高宗纯皇帝御极,特恩加赠太傅,遣布政司堂上官致祭,给银建碑。</p><p class="ql-block">生崇祯丁丑年十二月十六日亥时,薨康熙戊子年九月十七日未时,享年七十有二。配姚氏明经浙江龙泉学博赠直隶雄县知县讳孙森女,累诰封一品夫人,诰赠一品太夫人,生明崇祯庚辰年正月初三日戍时,卒康熙戊子年六月初十日戍时,享年六十有九。合葬龙眠山许家圩之双溪,谕葬茔兆酉山卯向。侧室刘氏以孙若霍贵貤赠太孺人,生顺治壬辰年十一月初三日子时,卒康熙丁亥年八月十三日未时,葬官山吕郎坂亥山巳向。徐氏生康熙癸亥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卒乾隆庚午年五月二十三日,附葬龙眠山文端公墓右,苦志守节,雍正癸丑奉旨建坊旌表。六子:廷瓒、廷玉、廷璐、廷璂(王綦)、廷瑑(姚太君出)、廷瓘(刘太君出)。四女,长适康熙庚午举人赠苏松道敕旌孝子姚士黉康熙己酉举人江西峡江县知县赠翰林院编修讳文焱子;次适康熙巳卯副榜膠莱分司运判吴骥明经赠膠莱分司运判讳德音子;三适邑增生赠沧州分司运判姚士封康熙丁未进士陕西阶州知州讳文熊子(姚太君出);四适国子监学录吴同岱文学赠国子监学录讳兆熊子(刘太君出)。</p><p class="ql-block">张英母亲是岱鳌山附近的今枞阳钱桥麻溪吴氏。康熙四十二年张英在麻溪吴序中言:“麻溪世有女德,吾母诰赠一品太夫人,为赠方伯公曾孙女。吾幼奉母训最严,亦熟悉于外家事。”“赠方伯公”是麻溪吴九世吴堂,附生,钦旌孝子,赠中宪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著慎独绎,崇祭忠孝祠。吴堂有三个儿子,长子吴一介,嘉靖己酉应天乡试中式举人第一百四名,丙辰会试中式十二名,廷试二甲二十四名,赐进士出身,观户部政,授河南光州钧州知州,历工部员外郎,杭州府知府,江西分巡广东监军副使,广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诰授奉直大夫中宪大夫,以子应宾贵,晋赠通奉大夫。三子吴一中,增生。吴一中三子张应耀,字以止,号石。邑附生,举德行。生隆庆丁卯闺十二月十九卒万历丁未六月五日葬白沙岭午向。配方氏生隆庆戊辰年三月十九卒万历壬辰七月六日葬鹤鸣寺午向。子:道性、道恒,女适贡生方若洙。继配汪氏生万历甲戌七月十三卒崇祯戊子八月八日葬合夫兆。子:道悦、道璠、道珣,女长适赠光禄大夫张秉彝赠一品夫人。张秉彝即为张英之父。</p><p class="ql-block">张英家族的故事车载斗量,兹录四则。</p> <p class="ql-block">清代时各地都得进贡,地方官想尽办法,把当地最好的土特产往皇宫里孝敬,以博皇上欢心。这一年,庐江纳的是精选细挑的好茶,康熙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这庐江在古代即为庐江郡治所在地,东汉《桐君录》有记:“酉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难怪陆羽在《茶经》里也点了庐江之名呢,果然名不虚传啊。</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张英回乡奔丧,期满,回朝复任。他想,我带点什么土特产呢?庐江进贡的是名茶,帝赞不绝口,庐江与桐城相邻,庐江山上出茶,桐城山上难道就不出茶?那么,我也给皇上捎带点茶提提神吧。桐城确实也产茶,但挑来拣去,就是没有庐江的茶有筋骨耐品味,实在是拿不出手。不过,因为庐江进贡了好茶,给康熙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而害苦了庐江老百姓。一是加大庐江茶叶的进贡数量;二是次年庐江大旱,两江总督和安徽巡抚衙门呈请减免税负和要求赈灾,户部拟好了文件,请康熙帝朱批,康熙帝朱笔圈掉了后面一个零,这样一来,减负和赈灾款一下子缩水了十倍。庐江好山好水出好茗,难道不出粮,遇到点旱情,就萝卜虚成山芋,这下面全他娘的不负责任,拿我大清皇粮国库做顺水人情。张英本想为邻邑庐江说几句好话,但皇上已批,他也只能知趣地免开尊口了。想到这里,他决定为家乡桐城做点好事。索性,就带最差的茶让康熙帝也尝尝桐城的滋味。张英挑的是桐城与庐江交界他的老家故里岱鳌山长的毛茶果,就是那种野茶,沏在壶里喝起来苦涩。当张英回到紫禁城,向皇上呈上带的礼品时,康熙帝一打开,见是果状的东西,以为是他还没见过的山珍,就问:“张爱卿,这东西咋吃?”张英道:“这是微臣家乡桐城的茶果,能喝不能吃。”康熙帝来了兴趣,天下茶叶他都尝遍了,从没见过这种果状的茶叶,看来这东西肯定不同凡响。康熙帝迫不及待端起茶盅就喝,心想,张爱卿所供之茶果,肯定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了。哪知刚进嘴就一脸痛苦地打起喷嚏,吐了出来。厉声问:“张爱卿,这茶汤怎么像中药?”张英单膝跪下磕头谢罪:“微臣该死,微臣该死。我们桐城的茶果,是典型的苦尽甘来,您再细品,方能领略其中况味。”康熙舌头在茶盅里舔了舔咂了咂:“爱卿,哪有甘来,还是苦不堪言。”张英说:“这可是我们桐城最好的茶,微臣自小就是喝这种茶果解渴,喝得习惯了,就觉得是天下最好的茶了,理应让您品尝才是。但就是这种茶,我们家乡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没有口福喝呢。”康熙一声叹息:“张爱卿,你们桐城真的是穷山恶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难怪你们那里子弟都一窝风地读书,原来是想逃出穷山恶水远走高飞啊。看来,地大物薄的桐城活该只能葬人了。”“葬人”意指葬地风水,古人以为,葬祖先的“阴宅佳城”比人居住的“阳宅家园”更为重要,“阳宅家园”再豪华只能居住三代,而“阴宅佳城”风水绝佳却能赢得家族的未来。张英本想冒个风险豁出去为家乡桐城的“苦难”代言,以期减免家乡父老的赋徭,哪知,康熙帝却将话题引到了“葬人”上来了。张英深知,“葬人”是为了“出人”,而“出人”比“减负”更为重要,若想彻底改变桐城的穷山恶水,人才出多了,才会人杰地灵。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张英讨的就是康熙帝的口风,当即磕头:“谢主龙恩,桐城穷山恶水,活该只能葬人,托我主洪福,葬人出人!”</p><p class="ql-block">所以,自此之后,桐城人文蔚起,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桐城派。</p><p class="ql-block"> 小红稻完粮</p><p class="ql-block">古代,安徽桐城、庐江一带农民传统习惯种植小红稻,但这种小红稻却不在国家征粮品种之列。按说,国家不收小红稻,农民不种植就是了,为何胳膊和大腿闹别扭呢?一来是种植习惯使然,过去庄稼人十分守旧,祖上传下来的种植模式很难推陈出新;二是小红稻是当时桐庐一带的当家品种,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换言之,桐庐一带的江淮之间土壤气候等适宜这种稻子生长。那么清廷缘何将小红稻没有纳入征粮清单,这是由于小红稻虽品质优良,但出米率低。清廷问鼎中原,全国零星地区依然与清廷对抗,特别是江南一带的明代遗臣遗民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因此依然保持强大的军队,当兵的人饭量大,吃饱肚子是大事,至于吃得好不好,清廷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下子可苦了种植小红稻的桐庐一带的老百姓。稻子登场,他们只得用小红稻到异地换其他品种的稻子,用来纳粮,其他地区的稻农待价而沽,不少中间商坐地生财,一时桐庐农民苦不堪言。好在桐城出了大学士张英,桐庐人便把小红稻纳入皇粮的希望寄托在张老宰相身上,朝中有人好办事嘛。张英家在桐城,为家乡老百姓办事,当然是义不容辞,但为了避嫌,碍于身份,不便明争,只有等待机会了。</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桐庐一带的完粮纳税进度又拖了后腿。户部大怒,接二连三下了多次红头文件至两江总督府和安徽巡抚督办催查。户部将材料呈报到张英案头,这等于是在打张英的脸,张英虽是大学士,但分管的是工部和礼部,户部将此事汇报给他,显然是别有用心,以为他是桐庐的靠山!张英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向康熙帝禀报后,在户部尚书陪同下,到安徽庐州府一带视察征粮。当张英一行前呼后拥来到庐江漕仓,漕仓前的情景却令人大跌眼镜。咋啦?一半是小红稻,一半是大白稻,红白二稻泾渭分明,原来这些稻子不是直接过磅称给漕仓,而是一比零点八兑换。当小红稻与大白稻兑换完毕,才将大白稻挑到磅秤上过磅。户部尚书竟被这种情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到脑勺,指着地方官员鼻子呵斥道:“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地方官员被骂得狗头喷血,但在这种场合还不敢解释,只得喏喏,摆出一副诚恳接受批评的姿态。张英当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径地走到一箩小红稻之前,捧起小红稻,大声说道:“好久没见家乡米,花红柳绿爱坏人!”</p><p class="ql-block">漕仓视察完毕,来到庐江县衙大堂召开会议。张英说:“诸位,这就是咱们桐庐一带完粮纳税进度缓慢的根源。不瞒大家,我打出世一直到长大,吃的就是家乡种植的小红稻,这些年进了京师,由于小红稻不在征粮范围,吃不上小红稻,肚子还真的不适应呢。所以我见到揆违已久的小红稻,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故友,异常亲切。据我所知,自秦汉以来,咱们桐庐一带所缴的皇粮,小红稻一直在列,只是我朝定鼎后,破了这个定例。好,现在到了用餐的时候,大家来到我的邻乡,且容我用家乡大米招待贵宾,咱们吃罢饭再议。”一碗碗红艳艳的米饭盛上来,色香味俱全,文武大员们吃得不亦悦乎。饭毕,张英问味道如何?众位同仁连连点头,有的竟然感叹道:“红稻、红米,我还是第一次吃过,不但吃出了原汤原汁安徽之味,还能吃出喜庆的氛围,唉,这种优质大米,早就该纳入皇粮之列!”就那样,小红稻又重新纳入了皇粮征收名册。</p><p class="ql-block"> 张英纳妾</p><p class="ql-block">据《张氏宗谱》,张英一生娶有三房夫人,即元配姚氏,侧室刘氏,继娶徐氏。徐氏比张英小46岁,无后。作为一朝“宰相”,张英只娶了二房夫人,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的“妻妾成群”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张英告老还乡后,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媳妇张罗着给公公纳妾,以尽孝道,但又不知公公是否老当益壮。媳妇想了个妙招,故意将便桶拎走,并在墙拐放堆青灰,看老公公力量如何。次日,媳妇进公公房一看,那青灰竟被冲出一个大坑,担忧烟消云散。纳妾次年,竟生一娃。时人作诗一首,其中二句云:“六十八岁生一娃,笑坏桐城百万家。”“生一娃”可能是捕风捉影,因为张氏宗谱未有记载。或许,“生一娃”不久,娃儿夭折,也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张英父子当上宰相,管家在宰相府“笃素堂”贴了副门对炫耀:“父宰相,子宰相,父子宰相;婆太太,媳太太,婆媳太太。”而曾企图占张家墙脚建宅的“六尺巷”南边的吴家,此时家道破落成了游手好闲的贫民,婆媳竟堕落风尘以娼妓谋生。有人看不惯吴家做官时的飞扬跋扈,趁小宰相张廷玉回家省亲之际,偷偷给吴家写了一副对联,既是嘲讽吴家又为了讨好张家:“父窝囊,子窝囊,父子窝囊;婆当娼,媳当娼,婆媳当娼。”张廷玉见隔壁那副对子太碍眼,与其家对联形成鲜明对照,遂命家人揭去两家门联,并给对门送去银米。</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吴守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安徽省作协理事、合肥市作协副主席,庐江县作协名誉主席,地域文化研究学者。首开以一个县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山水人文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文化山水人文资源挖掘整理写作先河,其研究成果正在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模式正在被相关地区借鉴。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多次获奖,多篇被转载译介,有作品收入德国大学汉学系教材等,出版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专著三十二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