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地处长江南岸的江阴,曾是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发源地,也是新四军第六师的诞生地。全面抗战的八年,新四军在江阴地区征战了七年,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江阴老虎”部队就是其中之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阴老虎”部队的由来</b></h3><div><b><br></b></div><div>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皖南事变”,导致日伪顽勾结,进一步加剧了澄锡虞地区抗日斗争形势的严峻。当时,江阴境内的国民党顽固派主要有“忠义救国军”澄锡虞政治特派员包汉生和他的别动大队长高杏宝,以及“忠义救国军”澄锡虞军事专员兼江阴县长王文甫,共有300多人枪。他们在锡澄公路青阳一带专搞反共摩擦,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袭扰和进攻。为了保卫东路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简称新江抗),决定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摩擦,司令员谭震林命令新江抗2支队(由当年江抗西撤留下的36名伤病员组建发展)歼灭该敌,并命新江抗7支队(由江阴澄西地方抗日武装上升)配合作战。</div><div><br></div><div>经过两次包围打击,顽军大部被歼灭,残部逃窜至小青阳一带隐匿。新江抗部队则进驻桐岐王大坝待命,寻机歼敌。王文甫、高杏宝逃至小青阳后,暗派当地汉奸包福民向驻青阳日军警备队谎报:“新四军移驻王大坝,拟于午夜包围青阳”,企图借日军力量消灭新江抗。1月31日晚八时左右,骄横的青阳日军警备队长早野中尉自侍装备精良,竟然打破夜不出战的常规,率全队日军和伪警40余人,沿青桐公路直奔桐岐王大坝,企图偷袭新江抗。</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安桥(又称王大坝桥),桐岐战斗发生地。</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现为江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5><div><b><br></b></div><div>设在桐岐万安桥北小庙附近的新江抗哨兵,听见狗叫声,忽见前方手电一闪,冲过来三名伪警,当即鸣枪报警。并跃出哨位迎敌,在搏斗中打死一名,俘虏一名,一名逃回,一场战斗开始打响。集结在万安桥北的新江抗7支队,率先接火,用火力封锁敌人进攻王大坝的通道。2支队支队长陈挺随机指挥2支队1大队叶诚忠部、2大队王德清部越过万安桥,分成左、右两路向敌包抄,发起反击,打得日伪军节节败退。敌发觉遇到了新江抗主力,慌忙向小庙周围收缩兵力。这座小庙名叫东平庙,坐落桐岐街北,庙前有小丘,周围有桑田。在新江抗的猛烈攻击下,日伪军死伤惨重,只得退缩至小庙死守。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架在庙门前疯狂扫射,同时向天空发射了紧急求援的3颗绿色信号弹,企图凭借庙墙固守待援。</div><div><br></div><div>我2支队发起强攻,组成敢死队,上刺刀冲锋,与敌展开肉搏。日军惊慌失措,全部逃进庙里,将大门紧闭,在庙墙上架起机枪,居高临下扫射,战斗达到白热化。为迅速解决战斗,陈挺支队长决定采用火攻方法。在群众的支持下,在庙门前堆起干草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庙门被烧开,战士们立即冲进庙内,逐屋搜索,将暗处残敌全部消灭。这一仗打得干净利索,除一名翻译化装潜逃和一名日军躲在庙后粪坑内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共击毙驻青阳日军警备队长早野中尉以下27名日军,毙伤俘伪警15名,共计歼敌42名。缴获九二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三八式步枪20余支、掷弹筒1支。新江抗牺牲4名,伤20余名。</div><div><br></div><div>这场在桐岐发生的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皖南事变‘’后,江阴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全歼日伪军的首个歼灭战。沉重打击了日伪顽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和信心。为此,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特致电嘉奖慰勉,此战开创了东路地区“我军歼灭战之先声”。</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慰勉参战将士</b></h5><div><b><br></b></div><div>桐岐战斗还使得陈挺的新江抗2支队打出了“老虎部队”的威名。江阴老百姓亲眼目睹了桐岐战斗的激烈和战士们的英勇,加之参战部队中有不少战士是由江阴地方抗日武装上升加入的,有很多江阴子弟兵。于是江阴百姓就把这支部队称为“江阴老虎”部队加以传颂。新江抗政治部主任吴仲超在一次会上对参战部队说“你们是老虎支队”。从此,“江阴老虎“部队的威名不胫而走,名贯江南。日军在桐岐遭到致命打击的消息传到苏州日本陆军警备司令部,日军司令顿时歇斯底里般的狂叫“一定要消灭江阴老虎”,下令调集大批日军,分十三路扫荡围剿。但新江抗参战部队迅速分兵转移,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致使敌人扑空。</div><div><br></div><div>1941年3月,新四军第6师暨第18旅在江阴祝塘成立,新江抗2支队改编为第18旅52团。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在向中央军委《关于新四军第6师18旅部队概况的报告》中专门提到:“52团是由东路江抗2支队及6支队改编的,是两个营600余人,内中一个2支队(即1营)是18旅的主力(俗称老虎支队)。”</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阴老虎”过了江还是“老虎”</b></h3><div><b><br></b></div><div>1941年10月,第52团奉命撤离澄锡虞地区,在澄西利港、芦埠港渡口北渡长江,挺进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江高宝地区是苏南、苏北、淮南、淮北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伪军在3个月内先后出动兵力4000余人,连续进行三次大“扫荡"。第52团团长陈挺率部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取得了反“扫荡”作战的一系列胜利。谭震林师长在致电中央军委的报告中称:“朱家围子一仗,52团1营同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500多鬼子面对面地打了一仗,使局势转危为安,使敌人精心部署的突然袭击归于失败,说明这支部队既能打顺风仗,也能打劣势仗、逆风仗、危局仗,‘江阴老虎’还是老虎”。此后,“江阴老虎“团愈战愈勇,威震苏中,成为苏中军区四个主力团之一。1945年春节期间,第52团奉命奔赴淮南,保卫新四军军部。在顺河集打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白刃战,歼敌270多人,其中日军70余人。后又回到苏中参加著名的三垛河口伏击战,全歼日军一个大队河伪军一个团,其中第52团毙伤敌伪军300余名(内日军100多名),俘日军山本顾问以下365名。新四军军部发布嘉奖令。</div><div><br>1945年7月,为迎接抗日大反攻,第52团奉命改编为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第1团。参加攻克兴化、大中集、如皋等战斗。1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2旅4团。1947年1月,4团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4团,驰骋华东战场,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重大战役。1949年2月,全军统一整编,4团正式受编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75团,隶属于第20军59师。<br><br>1949年4月21日,第175团参加了渡江战役,突破扬中江防,进军江南,追击逃敌。5月10日起,第175团参加上海战役,25日攻进市区。当晚,全团指战员在风夜里露宿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这一情景被新华社记者拍摄了下来,这张《露宿街头》的照片发表后感动了上海,轰动了世界。<b><br></b></div><div><b><br></b></div> <h5><b> 照片中露宿街头的这支部队是第175团3营机炮连。(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b></h5><div><br></div><div>1950年11月7日,第175团奉命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区,冒着冰雪严寒激战美军陆战第一师,给敌以重创。在第五次战役中,第175团投入1419.2高地争夺战、834.2高地进攻战、千佛山和鸡雄山防御战斗,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打出了"江阴老虎”部队的英勇气概。在抗美援朝期间,第175团涌现出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余新发、二级战斗英雄徐文斌、李洪全、王云阁、刘云典和二级模范陈良等一大批战斗英雄模范和集体功臣单位。</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余新发</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75团3营机枪连战士)</b></h5><div><br></div><div>1952年9月,第175团凯旋回国。经过军队历次精简整编,该部现改编为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第1营。这支以新江抗二支队为基础壮大发展起来的部队,仍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br></div>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从“江阴老虎”部队到“沙家浜”部队</b></div><div><br></div><div><br></div><div>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准备写一篇反映江南新四军抗日斗争的现代沪剧。他们看到了军旅作家崔左夫,以第175团当年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的江抗伤病员的事迹经历,写成的纪实文学《血染者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认为完全可以编个抗日传奇剧。据此剧团团长陈荣兰、编剧文牧很快将稿子改编为剧本《碧水红旗》,呈给三十个伤病员之一、江抗政治部主任、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的刘飞,请他过目、指正。这时,刘飞写的回忆录《火种》(专门记述刘飞等36名伤病员战斗生活)刚刚完成,他就拿给文牧参考。陈荣兰、文牧根据《火种》一书,又对剧本《碧水红旗》进行了修改,改名《芦荡火种》。沪剧《芦荡火种》于1960年1月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首在上海共舞台首演,引起轰动。1964年5月至7月,沪剧《芦荡火种》在北京公演,受到毛泽东好评。后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定名《沙家浜》。该剧描写了坚持敌后斗争的三十六个伤病员的英雄形象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从此,《沙家浜》风靡大江南北。同时也成就了诞生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部队”的荣誉。<br><br>1992年3月,常熟撤乡建镇,将当年伤病员活动地区横泾乡更名为沙家浜镇。1998年8月,第175团奉命奔赴荆江大堤抗洪抢险,为了继承和发扬从三十六个伤病员壮大起来的团队优良传统,擎起了“沙家浜连”的红旗。常熟人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在荆江大堤上飘扬着“沙家浜连”红旗的画面,便立即联系证实,这支部队正是他们寻找已久的阳澄湖畔芦荡火种发展起来的部队。常熟市委、市政府组织慰问团带着慰问品,千里迢迢奔赴湖北石首市前去慰问。“沙家浜连”所在部队——第175团官兵整装列队,用热烈掌声欢迎道而来的亲人。常熟市慰问团检阅了这支诞生在家乡的英雄部队。六十年后,常熟人民的父母官与“沙家浜部队”官兵重新相逢,畅叙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就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沙家浜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连”荣誉称号,谱写了和平建设时期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br></div></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98年“沙家浜连”官兵在抗洪大堤上(翻拍)</b></h5> 从新江抗二支队到新四军第52团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75团,这支部队的发展历史充满着红色传奇。“江阴老虎”部队和“沙家浜部队”是人民群众对这支英雄的部队的传神写照和荣誉褒奖,它将激励部队官兵把荣誉和传统化作练兵动力,在强军路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