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道尽人生真谛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西游记》开篇写道: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要看《西游记》。</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试着拆解一下《西游记》里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我所理解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师徒四人其实就是隐喻一个人。</p><p class="ql-block">孙悟空是人的本心,唐僧是人的佛性,猪八戒是人的欲望,沙和尚是人的双手。</p><p class="ql-block">先看本心。《楞严经》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有七十变。因为人心善变。《金刚经》里说:云何降伏其心?师徒四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自除心魔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孙悟空本领那么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行山,五行山象征“贪、嗔、痴、慢、疑”,即便是上天入地的孙悟空,也会被这五毒所困,这就是我们的心。</p><p class="ql-block">炼心能使人心明眼亮,所以八卦炉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亮了,就象征着心被打开了。这就是阳明心学讲的“致良知”,儒家讲的“止于至善”,禅宗讲的“明心见性”。</p><p class="ql-block">孙悟空后来打死了六个强盗,这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这就是在用心清除自己的六根,代表六根清净。</p><p class="ql-block">孙悟空一个筋斗可翻十万八千里,正好是到西天的距离。意思就是,西天再远,一个念头也就到了。如果你能转念,就不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和十万八千里;如果放不下你的执念,那就要等着社会的千刀万剐。</p><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曾化身乌巢禅师传授唐僧《心经》,并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可惜唐僧在抵达灵山后才明白其中的内涵。</p><p class="ql-block">唐僧代表我们的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佛心。这颗佛心不同于孙悟空的虚妄之心,它是那个“真我”,是先天之心。</p><p class="ql-block">唐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看到的都是美好,永远相信他人原本善良,坚信人人皆具佛性。他身上那种永远相信美好,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佛性最光辉的一面。</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取经路上唐僧差点留在女儿国?因为人这一生最难过的是情关。女儿国是最难过的一关,比降妖伏魔还难,因为人本身就是因欲念而生的。</p><p class="ql-block">猪八戒代表我们的欲望。贪财好色,好吃懒做,面对危险就想回高老庄,这都是人本能的反应。心理学称其为“本我”,掌管我们的情绪和欲望。</p><p class="ql-block">沙和尚代表我们的双手,任劳任怨地干活。我们的双手很矛盾,有时要听身体的,有时要听内心的,有时还要听大脑的。</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双手勤劳,但是大脑和心是懒惰的,他们经常用双手的勤奋掩盖大脑的懒惰,或者用大脑的灵活掩盖心的麻木。</p><p class="ql-block">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把人困住。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孙悟空将它们全部打死,意指只有心能降伏情欲。</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西游记",也是一个排除万难、明心见性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到了西天之后,佛祖之所以给唐僧“无字经”,是因为“无字经”才是“真经”。这一路走来的“经历”远远胜过“经文”本身,取经的过程比取经的结果更重要。</p><p class="ql-block">这一路的经历让人升华,这也是西天取经的真正意义。至于那些经书是“相”,一旦到了西天还在执着于那些经书,说明因为“着相”,还是没有开悟。</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若能在历尽万难后,依然保持热忱之心,即使未到西天,也早已成佛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