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修行理论与实践

凯文Photo

<p class="ql-block">瑜伽本意服牛驾马,也有联系之意,属印度六大哲学派系。印度其他教派也提倡瑜伽行法,耆那教大雄用12年修持瑜伽,佛教释迦牟尼靠瑜伽苦行和禅定得道成佛。</p> <p class="ql-block">瑜伽修行,在印度源远流长,公元前一千年的文献中,有推崇苦行威力和颂扬苦行的颂诗,苦行是瑜伽修行的原初形态,修行的早期理论见于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瑜珈经。</p> <p class="ql-block">奥义书成书于公元前七世纪,强调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认为灵魂永恒,肉体则是暂时的,人应该追求灵魂的解脱和超越,不应沉迷欲望和享乐,人生的目的是认知梵,达到梵我同一,获得解脱。</p> <p class="ql-block">薄伽梵歌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概括三种瑜伽: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业瑜伽强调行动的指导思想,智瑜伽强调正确理解自在天,信瑜伽强调对神的无条件信仰。</p> <p class="ql-block">瑜伽经成书于公元2世纪,对瑜伽修行进行理论总结的最早著作,着重于身心灵的探索,提出瑜伽是抑制心念波动的方法,指出瑜伽修行的八个步骤,即八支行法。</p> <p class="ql-block">瑜伽经将修行归纳为八支:自制、遵行、坐姿、调息、制感、专注、沉思和入定,前五支为外支净化身心,后三支为内支达到解脱。</p> <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成书于公元四世纪,是瑜伽修行的根本论著。瑜伽师地是瑜伽师所达到的境界。该书由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翻译,全面总结瑜伽修行的实践,详细论述修行者的境、行、果境界,解释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性质,以及禅观渐次的精神境界‌,描述了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br></p> <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全书分五部分:本地分(将瑜伽修行境界分为十七地)、摄决择分(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摄释分(解释有关诸经的说法和仪则)、摄异门分(解释有关诸经的的名义和差别)、摄事分(解释十七地三藏),其中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解释义理。<br></p> <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也称十七地论,论述了瑜伽修行要经历的十七种境界,包括: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地、非三摩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和无余依地等‌,以及每个境界的修行方法和目标。<br></p> <p class="ql-block">瑜伽师地论不仅是瑜伽修行的基础性论著,也是中国法相宗的重要典籍,它强调利益众生、引导众生走向和平与幸福世界,成为佛教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下灿烂的一页。<br></p> <p class="ql-block">瑜伽,是强身术,也是平心术,更是生活哲学。习练瑜伽的目的,是掌控身体感官,调控心智行为,达到至善境界。瑜伽修行,重在牢记本心,遵循客观规律,尽心履行职责,不论得失成败,谋求身心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