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迷思

灵水识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早晨的迷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或题:教育的迷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几个会,听到最多的是“融合”。其实,这俩字,或其思维,或其思路,早已经以“+思维”或“全思维”的形式在知识界流行了,在旅游界则以“旅游+”、“+旅游”或“全域旅游”的马甲盛行过多年。</p><p class="ql-block"> 这种思维到底是否应该被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普世理念推行于一切领域、界别、场景,我的答案是“否”,是极其坚决的“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可以被认定为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思维,唯有“因地制宜”或“实事求是”<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意味着“可融则融”、“当融则融”、“能融则融”,而不可“勉强全融”)</span>。全社会铺天盖地地唯“融合”马首是瞻,其结果一定会招致“一刀切”所带来的恶果的报复,这几乎是没有悬念的自然逻辑,也已经被多次在实践层面予以验证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AI技术,数字技术,数智思维,元宇宙,等等,这些最新、最时髦的概念所指代的科技潮流,也在旅游知识界(包括教育与科研等领域)荡起汹涌的波澜。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被当做成果、成绩看待,因此也被当作未来可以解决旅游高等教育困境(“三率”窘迫,详见下文)的成功路径的案例,是今年在旅游本科专业设置中,增加了“数字文旅”专业。显然,“数字文旅”专业的立意,就是“融合”思维,即“数字+旅游”。至于最终它将“等于”=什么,则须拭目以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认真地反思一下,中国旅游教育40多年来,其“专业特质”其实一直是被“融合”主导着。</p><p class="ql-block"> 何以为证?</p><p class="ql-block"> 那就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都是“融合”(嫁接)而来的,而且“融合”的力度、尺度、跨度、雄心之大,在任何专业领域都不曾出现过。试看,我们的专业课都是此类课程:旅游+地理=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旅游营销学,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学,旅游+生态=旅游生态学......罢了罢了,归纳一下吧,旅游+ XX=旅游XX学(此归纳可见于拙著《基础旅游学》)。更有甚者,有学校还有这样的专业课:旅游+交通=旅游交通学,旅游+保险=旅游保险学,旅游+医学=旅游医学。试问,这些专业课的思维,不是“融合”思维,那是什么呢?如果40多年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算已经有点年头了,那么,我以为,主导中国旅游知识界的“融合”思维,已经古来有之了。不承认这个,那都不是健忘,而是无视,因为至今我们的专业课还主要走这条路线。一个小专业,竟然要融合那么多大学科的知识,那你究竟在有限的四年学制中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span style="font-size:15px;">(特指“专业人才”,而不是一厢情愿所期待的“复合型人才”)</span>?在我看来,这可以说是旅游本科教育的一个终极之问。但,谁来回答?怎么回答?在现实中,似乎看不到能找到答案的一线之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其中的根源,会不会也可溯源至这种“融合”思维——四年学制的有限性与“融合”胃口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2011年,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及其职业发展,我不惮艰难,经学校党委批准,兼职在大连某五星级酒店担任了将近一年的总经理,就为了将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期间,有一次(其实已经不知几次了),大连另一家世界品牌的五星级酒店总经理带着招聘团队到我校(而不是我院)招聘学生。实际情况是,他的销售部招人,要了工商管理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财务部招人,要了会计学院的学生;人力资源部招人,要了人力资源的学生。我约总经理到学院聊这个事儿,跟他说我们也开有相关课程,他只说一句话:“我们要最专业的。”我说:“那客房部应该招我们吧。”他说:“你们的学苗太好,用不上。客房部我们招高职、中职的,便宜,还上手快。”这位老总的回答让我语塞、心梗,也成了我长久不去的心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位在中国最高科研机构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朋友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在他们院的早期,常常有这样的事儿:某两个学科的绝对的大牛、科学家(如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坐在一起,彼此一聊,就可能碰撞出学科交叉的火花,之后,两个专科的学术团队的高层次合作,就可能产生一个极高水平的“交叉学科”成果。可是后来,以“交叉学科”思维培养人才<span style="font-size:15px;">(即在有限学制期限内增开各种所谓交叉学科课程)</span>之后,“被交叉”出来的人之间的“再交叉”,已经出不来那样品质的成果了。再后来,则一代不如一代。这其实是以工程作业(比如制造宇宙飞船)的交叉学科合作思维来代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专业思维”所造成的结果,其贻害很大。</p><p class="ql-block"> 我被他的最后这句话震撼到了。我们现在在处理高等教育的“宽口径,厚基础”这一对其实因学制原因而难以兼顾的矛盾这一点上,是不是已经被“交叉学科思维”和“复合型人才”思维裹挟得自顾不暇,在无线放飞中失足而不自知?更有甚者,当下大学正在推进“去学科化”“去专业化”,一些成长了几十年的专业一朝便被纷纷砍去(也有的过几年又被恢复了;而发育近百年的风景园林专业如今则被全国性取缔)!达到这一目标的措施很简易,那就是大类招生、自由选专业<span style="font-size:15px;">(昨天我听说,某大学经过精算,允许本科学生四年内可以转7次专业。这是何等的宽松和自由!——四年里,学生会有7个学期走在转专业的路上)</span>。在一个最需要智者引领和做长期规划的疆域(基于知识体系或学科而构成的教育界),学科和专业的生死存亡要取决于被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根据市场流出的消息和网红、名嘴的一通指导所做的抉择<span style="font-size:15px;">(投票之脚就是“三率”:报考第一志愿率、转专业率、就业率)</span>,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由于喜欢打游戏<span style="font-size:15px;">(但我只能打“沙丘2000”这款游戏,流行于上个世纪之交。为了始终能打,我还在车库里保存一台旧电脑,单装这款游戏,以便时不时过一把手瘾)</span>,我对最近爆火的《黑神话:悟空》也特别好奇。除了被它的大制作迷倒之外,还特别留意到游戏最后展现的制作团队名单。哇噻!好壮观!那是一个大团队呀!一个由很多顶尖“专业”人才组建的“交叉学科”高水平游戏制作团队!显而易见,团队,团队,团队!团队才是你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还有,刀郎在演唱他那首触动无数人心弦的《罗刹海市》时,为他伴奏的,似乎也都是专攻某种乐器从而拥有某种独门绝技的乐手。他们的现场合作,就像是一次问题导向(problem orientation)的“交叉学科合作”,最终成就了一曲旷世华章。</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想说,旅游企业的企业家们,如果你还继续向院校提要求,要它们培养一个个“复合型人才”个体,那我敢断定,你可以不必指望你的企业能够做强了。能活着就不错了,而且也只能是夫妻老婆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旅游这个学科,无论当下遇到什么困难,它将来一定会自立,因为人类社会的走向,无论再如何智能、虚拟,也要旅游,甚至唯有旅游,才可以抗衡虚拟世界的霸权。这一点,我坚信,更遑论丰裕社会人们对旅游的普遍追求了。有了这个认识,我相信,旅游专业也好,旅游学科也好,不管现在受到怎样的人为待遇,它在将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要我们按照学科的发展规律努力建设它,就一定</span>会是一个最好的和最有魅力的学科之一,只要我们肯等,哪怕等上百年!</p><p class="ql-block"> 旅游学科当下的问题,我以为,最急迫的,不是“+谁”“融合谁”的问题,而是旅游知识体的自立问题,这是你跟企业合作的本钱,你跟政府说话的底气。目前,它的理论太单薄了,太不独特了,太不成体系了。体现在教材方面,教师和学生是不满意的。在这种情况下谈“融合”,在你自己还是小米粒、还没成人的情况下,急着去“融合”别人,难道不怕别人把你给“融合”了吗?想象一下都是:一顶大帽子<span style="font-size:15px;">(比如“人工智能”)</span>下盖个小米粒(<span style="font-size:15px;">“旅游”知识体或还不成形的旅游学科</span>),你说人们能见到的是谁?</p><p class="ql-block"> 所以,今天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好好致力于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说清楚旅游场景特质、在遇到AI、数字专业人才与你展开合作时能提供产品设计内容要求的旅游“专业”人才,从而能在实践的工作界面实现“交叉学科合作”。不要指望在四年本科阶段能培养一个合格的既有“数智”又懂“旅游”的所谓“复合型人才”了。尽管大学的英文叫University,貌似具有universal(宇宙的,包罗万象的)的气魄,但别忘了,它的底层设计是departments(科系)。没有分科的大学到底会走多远、存多久,如果不能肯定,还莫不如先质疑。几百年的科系(学科、专业)教育传统,在数字(智)时代要一朝废除,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胆量)和超越于一般的智慧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p><p class="ql-block"> 古代,有一个笑话。一个解差押着一个罪犯和尚,半路打尖熟睡时,和尚把解差的头剃了,把衣服互换了(等于换了马甲),自己跑了。解差醒来,懵了,喃喃自语:“怪了,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p><p class="ql-block"> 当下普遍流行于旅游知识界甚至更大范围的“融合”或“换马甲”之术,希望不至于最终让旅游人困于“马甲好像还在,我哪儿去了”的窘境.....</p><p class="ql-block">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有本,学科又何独不然?物之无本,犹毛之无皮。“马甲”之谓,犹皮之毛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p><p class="ql-block"> 本文仅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因遭遇以学生“三率”<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志愿报考率,专业转出率,就业率)</span>定专业之生死,以及各院校为迎合学生、家长报考热情而努力“融合”AI、数字(智)等时髦知识于培养方案这一事实,管窥当前大学专业、学科发展定位战略之一斑。见之得失,局限于井底,非个人所能顾及。但焦虑萦怀,不吐已经睡不好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