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行🍁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2日</p><p class="ql-block"> 于都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里,有些故事,已经听过很多遍,但是我还是要到这里亲眼看一看,因为总要有人记得这个时代。今年10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于都出发90周年。</p><p class="ql-block"> 于都河很宽,宽阔的河面上架起有气势的斜拉桥。渡口旧址,水面平静,一条小船静静的等待,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一组红军出发的雕塑在这里竖起。红色大字醒目:长征,从于都出发。</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里,讲解员很动情,当年红军长征集结8.6万人从这里出发,就有于都好男儿2.33万人,于都人民把最后的一碗米、一块木板、一个儿子都送给了红军。于都建起一面英名墙,墙上的名字密密麻麻。然而,这只是记录下一部分烈士,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都化作一颗颗红星,散落在长征路上。</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里有一幅于都人民用草鞋编织的中国版图,那颗小红星⭐就是于都。昨天刚看到一篇报道,于都106岁的烈士遗孀来到纪念馆。她用手摸着这个红色的五角星,她说:我的阿长哥当年也有这颗红星。九十年了,她坚守信念,等着她的阿长哥。她不相信她的阿长哥会牺牲。</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颗红星前,我也用手轻轻轻的摸摸,革命前辈,我们会记住的,永远把你们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秋行🍁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3日</p><p class="ql-block"> 福建长汀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读过一本书《西行漫记》。其中的内容只记得大概,但是有一句话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新西兰记者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长汀,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长汀亦称汀州古城,有古城墙、有试院、有书院、有古寺庙。汀州试院里有两棵唐代双柏,参天古木,郁郁葱葱,树龄已有1200年,它和汀州古城同生。长汀是唐代在福建的五州之一。</p><p class="ql-block"> 喜欢长汀,是想来探究她的美丽。还有一个发自内心的愿望,就是来这里瞻仰我内心最尊崇的领袖之一——瞿秋白。</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的故居在常州,我曾经去过,他是江南第一燕。长汀,是他就义的地方,我也想来看看。读过他的《多余的话》,从现代史中了解他的革命历程,只因为他坚定的信仰,他的忠诚,他的生命观高山景行。这些都深刻的感染、感动着我,所以,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瞿秋白纪念馆在长汀卧龙山,纪念碑高耸入云,周围的苍松翠柏参天茂密,高山仰止。纪念碑的脚下,白色的花岗石碑上尊放着一束白色的百合花。这是他就义的地方。面对行刑者,他神情自若,一句:“此地甚好。”从容就义。</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中午休息两个半小时,耐心的等待。大门拉开,“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也”——这是瞿秋白面对死亡的最后遗言,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多余的话》里他用这句话做序。面对不公,内心痛苦,何必说。信仰不变,这是真正的革命者。纪念馆里有他的塑像,还有一句话: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 秋行🍁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5日</p><p class="ql-block"> 福建长汀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早晨还是徒步进城,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汀江桥头,又看到了城门。大大的,宽宽的城门里面是挨挨挤挤的小房子🏠。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城门、这小桥,这流水,这人家,还有这古朴的气息,这可能就是那位新西兰的记者在心里描绘的最美的汀州小城……</p><p class="ql-block"> 在三元阁的小巷里吃个早餐,长汀的簸箕粄,一碗白米粥。继续我的寻寻觅觅。</p><p class="ql-block"> 长汀小城自古安逸宁静,由于中原汉人南迁到这里,这儿便成了客家首府。九十五年前,一场红色飓风刮到这里。朱、毛委员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下来,在长汀建立第一个城市根据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汀江巷找到辛耕别墅,这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地址。红军第四军的司令部、政治部。朱老总和康克清还在这里举办了婚礼。我来的有点早,门还没有开。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从门前路过,匆匆走进小巷。小巷里有红色的踪迹,曾经迸发出磅礴的革命力量。</p><p class="ql-block"> 八点到了,汀州试院的大门已经打开,院子里唐代双柏参天,建筑古朴。这也是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成立时会场仍按原貌保留。和我想象的记忆差不多。后院有一套房子是瞿秋白烈士被关押的囚室。这里很安静,没有旅行团。参观者都是自觉的自发的来到这里,来追寻中国革命初心生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年初时看过一部电视剧《追风者》,其中就有红军在苏区建立起经济文化中心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长汀。长汀是苏区红色的小上海。红军的军装也是到这里才统一。周总理称赞,汀州的繁荣是全国苏区之冠。</p><p class="ql-block"> 红军在这里生存了五年,给小城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和辉煌。也留下沉痛和悲哀。一九三四年秋风皱起,红军全部集结到于都渡口出发长征,《十送红军》的歌声回荡在汀江、赣江,一直唱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高海鸥</p><p class="ql-block">摄 影:高海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