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经济视阀下的《李训墓志》真伪议论

老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训墓志》</span></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5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社新书《日本國朝臣俻書丹 褚思光撰文鸿臚寺丞李训墓志考》的发布会暨学术成果公告在京举行。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欢呼,有人质疑,说是“赝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物除本身价值外还有文献、艺术、新闻、经济等多方面。比如2019年1月,在东京展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真卿《祭侄文稿》墨迹就是典型,文物之外的价值远大于文物自身。虽说《李训墓志》不能与之相比,但也非一般,尤其对唐史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无疑是重磅史料。中日两国各方媒体以及文化史研究者格外关注,文章频出。伴随一奇怪现象:文物、书法两领域异常冷静,没丁点水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开信息显示,该《墓志》是非正规出土物,现藏者购于旧物市场,原始信息自然全无,可靠性受质疑。或正是如此,文物界不躺这滩浑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络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网文,收藏者兼学术成果拥有者、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旅日历史学者王瑞来、“无道斋则隐”、石晓军,北大历史学教授辛德勇以及王路等的学术文章面世,引起争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阎氏不遗余力证明“朝臣備”就是吉备真备,不仅出书,还有《我为什么认为〈李训墓志〉中“朝臣备”就是吉备真备?》一文,结论:“<b>从李训墓可确认下道朝臣真备入唐后所用的名字为朝臣备,亦如朝臣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瑞来、石晓军,是具有中、日两国历史学背景且通晓日语的学者、教授,关注点都是有关“朝臣備”和“吉备真备”,二人<b>并不完全赞同阎氏观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德勇在北大讲授中国史,常质疑一些新发现的史料,观点独特,网称“辛神”。此次从“古人之理”的视角,<b>指出此墓志为“赝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路文章谈的是此墓志文笔。“无道斋则隐”文章综合了此墓志的三个主要关注点:“朝臣备”、“日本国”、“吉备真备书法”,旁及盗墓“新材料”与史学研究成果与职称的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家论点、论据都有一定道理,但皆不足一槌定音。只可惜至今尚未无书法史学者的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己初接触此墓志最先想到的是研究方法。初中数学老师教解几何、应用大题时说,<b>一定要认真、仔细审题,看清题目所给出的每一个已知条件,给了的你不用,答案基本是错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鉴定古代书法有两个通行方法:“目鉴”与“文考”。目鉴能解决,文考则省。只有目鉴不能确定时才依赖文考。现实里文考不能铁板钉钉,目鉴又各说各话的现象并不少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物、文献价值,往往是研究古代墓志者普遍关注的对象。一些墓志又因书写精美而平添艺术价值。每当遇到无署时、无署书写者的墓志时,通常会借助书法风格来断代。粗粗看来,借书风而得的结论直接、快速,背后里却是文物与书法两方面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目鉴有偏赖经验之病;文考虽严谨细致,但文献量过大太耗时,非必要基本少用。所以墓志考证通常以目鉴为首选,文考次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李训墓志》,摆在面前的已知条件有两方面:一是目视所及;二是文字内容。《李训墓志》的网络图片,虽非精拓,但也足以支撑目鉴基本要求。谈谈几点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关于“日本国”。</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p><p class="ql-block">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首次称“大日本帝国”。也就意味着“大日本帝国”成为正式国号。</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无条件签“城下之盟”。之后在美国主导下于1947年颁布新宪法,国号改为“日本国”。为什么改为“日本国“?美、日都没详细说明。世上普遍推测,可能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日本战后国号须改。“大”、“帝国”这样的字词不可能再用;其次,由于保留了君主制,国家元首是天皇,也就不可能用共和国、联邦、邦联之类。“日本国”,相对中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看待《李训墓志》中出现的“日本国”?若当成一个整体看,就是国名,但可能性根本没有,因为1947年前从未出现过。换句话说,唐朝开元时根本没有“日本国”这样的国号称谓。但有另一可能:国号+“国”字后缀。贞观二十年(646)成书的《大唐西域记》就有此用法。卷一:“阿耆尼国”、“屈支国”……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卷五“朝臣”条:“日本国使臣,朝臣真人,长安中拜司膳卿同正;朝臣大父,拜率更令同正。朝臣,姓也。” 图1是一件网上流传很广的唐朝一位普通官员的手书墨迹,“日本国”,赫然在目,是“国号+“国”字后缀用法的最好范例。</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1</span></p> <p class="ql-block">二是关于墓志面的摩擦痕迹。</p><p class="ql-block">墓志埋于地下并配有盖,不存在风化情况,因此表面光滑是墓志基本特征,现今能见的每一精拓无不如此。考古出土自不必说,即便是盗墓,局部遭损,其表面的光滑依旧。细看网络版《李训墓志》拓本,离精拓似乎有些差距,表面光洁度远远不够,有规律的横斜直线条显而易见(图2)。2019年12月29日“彭拜新闻”王小燕《这项唐代墓志铭的研究,轰动日本》一文说,“<b>早年在古旧市场流散,后被书法爱好者留存,2013年冬由望野博物馆征集入藏</b>。”也就是说,此墓志流于社会有5—6年之久,客观上存在产生了这些痕迹的可能性。</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2</span></p> <p class="ql-block">三是相关的书法现象。</p><p class="ql-block">1、六朝风格</p><p class="ql-block">唐楷的基础是六朝、陈隋楷书,新时期书法史普遍认为,自初唐欧阳询开始便一扫前朝楷书特征痕迹。随着唐墓志的不断出土,真实情况并非尽然,具有六朝楷书遗韵者也偶见,如《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图3),<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碑的立碑时间有三种说法:贞观二年(628)、贞观三年(629)、贞观十一年(637)之后。另</span>外还有圣历二年(699)《崔玄藉墓志》(图4);天宝十二年(753)《李行满墓志》(图5);天宝十三年(754)《华廓墓志》(图6)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存唐墓志约近2万件,书法风格非想象中的<b>初唐皆属于虞欧褚薛诸体系,中唐及以后尽在徐颜柳翼下</b>。总体上纯唐楷模样者占绝大部分,隶书、行书、行楷、魏碑、隶楷都有,约占10~20%。其中具有魏碑六朝风格者又属少数。《李训墓志》刻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其楷书风格就属非常稀少,具有六朝楷书遗韵的那一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训墓志》(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3《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4《崔玄藉墓志》(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5《李行满墓志》(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6《华廓墓志》(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2、撰、书名款</p><p class="ql-block">《李训墓志》的撰文、书写名款如是:最后1行起头低二格:“秘书丞褚思光撰文 ”,空二格:“日本国朝臣备书”,空一格底边。与近代书法作品署名款方式颇为像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墓志书写者署名无外乎二种方式:一是在第二行,作:“某某书”或“某某书并篆额”;二是在末行作“”某某书”,或“某某撰并书”,或“某某书并篆额”。与此墓志几乎完全一样的是天宝元年(742)张旭楷书《严仁墓志》(图7),末行作:空二格“前邓川内乡县令吴郡张万顷撰”,空一格“吴郡张旭书”。差异是,“张旭书”基本到底。那是因为撰、书两款字数多,字径略小,已是极限状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7 张旭书《严仁墓志》</span></p> <p class="ql-block">3、经济角度</p><p class="ql-block">此墓志异常复杂,在物件、礼制、名谓、文笔、书法形式等诸方面都有“擦边球”现象。如何甄别真伪除了传统的文史方法外,需要新的思维方式跳出桎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开信息显示,同是涉及唐代在华日本人的《井真成墓志》2005年出土后的第一次交易市场价不足千元。《李训墓志》在2007年就有存世传闻,后被书法爱好者收藏,直得2013年冬才被碾转到阎氏。彼此参照,《李训墓志》在旧物市场上的最初售价不应太高,1000~1500元左右比较合理。如此价位若是盗墓所得,当属正常;若是古物商伪造,则大为不值。造一方墓志的基本工序:寻石、开采、制石、打磨、抛光、书丹、镌刻、制旧、销售。千余元左右连成本价都不及,何谈售价?当然石头可以用旧墓志石,获得也并不难。书丹,就没那么容易。此墓志35cm见方,19行,有格,字径应在1.5cm左右。试问现今还有如此书写水平且心甘情愿参与造假的书写者吗?据本人对当下全国书坛数十年的粗略了解,宣纸上能小楷者大有人在,而直接石上书丹,未必有。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写方式,体检过的人自知其中滋味。如果是先写宣纸拍照入电脑,再上数字雕刻机,当然可以轻松完成。况且此操作在2007年时已大量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手工镌刻的效果可一目了然。其实,除雕刻技术外,更关键的因素是“书写气息”。完全可以断言,唐人的“书写气息”,今人根本没有。也可能有人会说是古代模仿。那就要反问:是出于何目的?至于制旧,当下盛行且水平极高,足以乱真。但终究难逃业内专家法眼。何况当今己是信息时代,想瞒是瞒不住的。再说,售价数千元,是一件完全没有利润可图之事。众所周知,追求高额利润是商人本性,一个没有性价比的买卖谁会去做?如果售价很高,那就符合经济规律,说《李训墓志》为赝品,就是大概率事件。事实是当初的售价似乎不高,恰好可以大大提升它是真品的可能性。至于“朝臣备”是否是“吉备真备”?则是另外一个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1月初稿,4月改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9月再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