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游》之九,大足石刻

晓闻琴瑟和鸣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国之瑰宝,历史传奇。</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长河中,大足石刻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它始建于初唐,历经五代,盛于两宋,延续至明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工匠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精神,在崖壁上一凿一斧地刻画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杰作。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它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艺术之林也独树一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从艺术价值来看,其雕刻技艺精湛绝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无论是庄严的佛像、灵动的飞天,还是生动的故事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从历史价值而言,它为我们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宗教价值上讲,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了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足石刻,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震撼。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去保护、去传承。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一艺术奇迹,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这些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的雕刻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还有少量的儒家造像。雕刻形式主要有‌高浮雕、‌浅浮雕和‌圆雕等。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而著称,尤其是‌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宝顶山石刻景区由南宋时期的‌赵智凤历时70余年开凿而成,包含数千尊造像,题材丰富,形式多样。</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足石刻以其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我们欣赏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宝顶山石窟。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迄今所见石刻造像最为精美,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石刻群像,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下大足:大足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取“大丰大足、丰衣足食”之意。晚唐至两宋近400年间,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所在地,因“天下海棠无香,惟大足治中海棠独香”而享有“海棠香国”的盛誉,拥有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题刻。</p> <p class="ql-block">“石畔听泉神应静,亭间赏月性宜闲。”</p> <p class="ql-block">  香焚宝鼎:“香焚宝鼎”旁有两窟造像。从左到右,分别是观音、玉帝和山君、老子,形象地表述了宝顶山石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这是道教的“三清”像,两边的对联是:太极两仪分四像,老君一炁化三清”。</p> <p class="ql-block">  马首明王观世音菩萨:大足石刻中的马首明王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通常以三面四臂的形象出现,赤裸上身,手持环及葡萄,胸前二手捧物已残。明王正面头顶火焰,头发上冲,中部现一马首,并从其左额飞出毫光一道,上坐观音菩萨本身像‌‌。</p> <p class="ql-block">  地狱变相:编号第20号(1174~1252年)。高12.88米,宽19.95米,深2.44米,刻像133尊。上部正面刻地藏,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层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p> <p class="ql-block">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事迹图生动刻画了柳本尊以“十炼”为特点的行化事迹,画面高14.6米,宽24.8米,占壁362平方米,是整个宝顶山最大的一铺经变式图像。整体内容分四层布局。上层一排为五佛四菩萨,均跏趺坐于圆龛中。龛顶题刻“唐瑜伽部主总持王”八字封号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日光辉,法轮常转”等语。</p> <p class="ql-block">  柳本尊:南宋孝宗淳熙间(1174-1189),四川盆地东部以大足与安岳二县为中心的区域内,民间兴起对唐末神格化人物“柳本尊”的崇拜。各地建祠立庵、营窟造像,数十年间出现大小石窟寺道场十余所,由此发展成一种以柳本尊信仰为标志的民间佛教。南宋覆亡后,此教随之沉寂。柳本尊,俗名居直,晚唐时期四川嘉州(今乐山市)人,以居士身份专习密法,常采以燃指、炼顶、割耳、断臂等极端方式,多有神通,遂为民众所崇奉。南宋时期大足僧人赵智凤深受柳本尊影响,于宝顶山道场为其树碑立传、造立尊像,大佛湾现存巨大的摩崖浮雕“柳本尊十炼图”即是见证。</p> <p class="ql-block">  唐瑜伽部主总持王:大足石刻中的“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指的是柳本尊‌。柳本尊是五代时期自创蜀地金刚界瑜伽部密宗(简称“川密”或“柳教”)的人物,他在四川地区建立了道场,布道行化于成都四周,信众甚多。柳本尊以残肢解体、自我摧残的苦行修炼方式弘扬密教,唐末时获得“唐瑜伽部主总持王”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像,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  投佛祈求嗣息: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一对年轻夫妇,女的手捧香炉,男子虔诚地在炉上点香。他们在佛前焚香,祈求有后,希望得到孩子。按照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没有孩子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他们在佛前祈求希望得到一个孝顺儿。</p> <p class="ql-block">  毗卢洞:编号第14(1174~1252年),南宋淳𤋮至淳祐年间所刻。洞高6.9米、宽8米、深5米。除左壁因早年崩塌像毁外,洞内现存像287尊。塔亭内刻如来说法像,其余诸佛或坐、或立、或跪,都在静听佛音。此窟雕刻精美,技艺娴熟。</p>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𣵀槃圣迹图:大足石刻的‌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是一幅气势恢宏、意境深邃的石刻作品‌。该作品位于大足石刻的宝顶山大佛湾第11号龛,开凿于南宋时期。释迦牟尼佛像横卧于天地之间,右胁而卧,佛前侍立着15身弟子像,或作揖、或合十、或托物呈礼佛状,表现出佛祖涅槃时的安详之态。‌</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的造像全长31米,高7米,雕刻精美,线条浑厚柔和,展现出佛祖雕刻精美,线条浑厚柔和,展现出佛祖涅槃时的安详之态。其弟子们的造像形态各异,有的躬身肃立,有的聚散不一,烘托出佛祖涅槃的神圣气氛。此外,造像周围还雕刻有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图像,如‌释迦出世图和‌九龙浴太子图等,进一步丰富了整个石刻的艺术内涵。</p> <p class="ql-block">  舍利宝塔:舍利宝塔是五级木质楼阁式方塔,三面四层檐,第二级上有“舍利宝塔”四个字。第二、三级三面及第四、五级各开一圆龛,内设坐佛像。</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花冠高耸,手托七级方形宝塔,塔高1.8米,重逾千斤,前伸1.2米,悬空八百年不坠,系巧妙利用袈裟支撑,将重力逐级传递至膝盖、莲花座、地面的缘故,古人力学原理运用之娴熟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六道轮回图(1174~1352年):龛高7.8米、宽4.8米、深2米,刻人物像90尊,动物24身。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6凡人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姻缘”教义的形象体现。</p> <p class="ql-block">  牧牛图:石刻“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位于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圆觉洞左边,龛高5.7米,宽29.1米。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杨杰)《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  这些佛像宝相庄严,慈眉善目,栩栩如生,让人顿生顶礼膜拜之情。</p> <p class="ql-block">  圣寿本尊殿遗址。圣寿本尊殿遗址‌,又称小佛湾,位于宝顶石刻景区内的圣寿寺右侧,是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和石室,上面遍刻佛、菩萨像,共有9号造像‌。</p> <p class="ql-block">  圣寿禅院: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圣寿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  踏出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山门,感慨万千,以《宝顶山摩崖造像简介》为此行结语。</p><p class="ql-block"> 宝顶山摩崖造像由宋代名僧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的70余年间主持开凿而成。是一座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主体,四周五里之内造像近万尊的大型石刻佛教密宗道场。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构图严谨,教义体系完备。文字通俗,言简意赅。注重阐述哲理,涵盖社会思想博大,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以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具有较大的社会鉴戒作用,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征。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是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反映出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已完成了中国化进程。造像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为创作原则,并能融科学原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