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秋游让我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界的千变万化,领略生命的美好与灵动;探访台州温州地区的古村、古街、古桥,让我们行读历史文化、亲近性灵山水、赞叹古人的聪明和智慧。霜降到来之前,抓住秋天最后的一个季节,宁波文化之旅特组织2024年第九期活动,10月18日至22日赴浙东南(台州黄岩、椒江、路桥、温州瑞安、平阳、泰顺等地)古街巷、古村落及古廊桥为主题的文化探访。</p>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早上7:30,文化之旅的60位朋友在广济街老年大学门口集合出发,旅游大巴(53位)加一辆(7位)小车,一起往台州黄岩方向行驶,途经台州服务区少作憩息。</p> <p class="ql-block"><b>景点(1)黄岩九峰公园</b></p><p class="ql-block">九峰公园三面青山环抱,溪水蜿延,风景秀丽,古树参天,借自然景观布局江南园林,形成多处景点,为浙江省县级公园之首,<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span>九峰公园自宋代以来,就是名人学者留诗、潜读的场所。康有为赞其“九峰环立,峻碧摩天,分雁荡之幽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岩九峰公园,前身为瑞隆感应院,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寺院已毁,但感应塔还在。瑞隆感应塔为公元963年所建,系楼阁式仿木结构,八面七级砖塔,是九峰公园内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全国文保。从侧面观看此塔,塔身微微倾斜,应引起注意,千年古塔一定要保护好,否则塔会倒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旭日东升”楼,</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2014年引进江西古建群,这是黄岩九峰公园中最大的古建筑,原为江西省乐平涌山境内的石氏祠堂,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该建筑为清代祠堂,典型的徽派建筑。建筑风格独特,门厅上石刻“旭日东升”遒劲有力。因内部房屋正在修膳,大门紧锁不让开,我们只能站在门外观看,门楼雕镂精致细腻,实为古建中精品,也为公园增添了文化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九峰书院,</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孙熹将九峰寺僧舍改建而成。光绪年间扩建为县学,为区域最高学府,成为晚清一方育才宝地。书院内"名山阁"收藏的三万余卷经史典籍及乡邦文献,是省内屈指可数的藏书楼。</span></p> <p class="ql-block">九峰公园内有口一千年古井,相传宋代净真和尚开凿,当时泥沙容易涌出来,所以造了个铁的米筛,放在这个井底,这口井就被称为<b style="font-size:20px;">"铁米筛井"。</b></p><p class="ql-block">铁米筛井自打好以来,水质清澈甘甜,遇大旱不涸,遇大雨不浊。每天来此打水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甘泉桥边有甘泉亭,亭下就是米筛井,泉水特别清澈,颜色有点蓝,每天老百姓骑着车子,专门到此取水,这是黄岩人的母亲泉。</p> <p class="ql-block"><b>景点(2)五洞桥</b></p><p class="ql-block">五洞桥又名孝友桥、西桥,横跨西江,省保。五洞桥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由黄岩县令张元仲(字孝友)主持建造,后毁于水灾。再由宋宗室邑人赵伯澐聚众集资重建。清时又遭水害,最终由黄岩明因寺僧世月主持重修,保持了宋代的形制。</p> <p class="ql-block">五洞桥全长63.5米,宽4.3米,是一座五孔石拱桥,每孔净跨8.7米。桥体采用质地坚硬的石块砌筑,桥面随拱券起伏曲折而筑,富有动感。桥面两侧设有随拱券起伏的曲折束腰栏板,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五洞桥旁的五凤楼,原是淑德小学,在1940年之前曾经作为中共台属特委的秘密机关,在台州党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为黄岩非遗展览馆。</p><p class="ql-block">五凤楼,原为古代皇家建筑形制,它的特征是屋顶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鸟翼般展开的曲线,就象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称这种建筑为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b>景点(3)吴子熊玻璃艺术馆</b></p><p class="ql-block">来到台州,怎么能错过吴子熊玻璃艺术馆?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玻璃雕刻,可算是浙江工艺美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既是一个工艺美术世家多年经营的心血,也是台州玻璃雕刻艺术发展的缩影,而我更感兴趣的还是他从“乞丐”变成“大师”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经营这间艺术馆的,是一个雕刻世家,祖孙三代人吴子熊、吴刚、吴岳,他们三人以各自的方式,凭借毅力与决心,诠释着对艺术的理解与传承。如今,第三代传人吴岳也已斩露头角,成绩突出。他以年轻一代的角度,讲述着艺术与生活、继承与创新之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的心血结晶。这里的玻璃画作品独具匠心,将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这里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图为吴子熊的玻璃雕刻:齐白石画像</p> <p class="ql-block">玻璃雕刻艺术馆陈列着吴子熊大师40多年来的创作精品,包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国际友人的签名题字,以及以生命为主题的系列作品。馆内还藏有中国国内唯一的大型凸浮雕艺术作品《87神仙卷》和中国唯一的玻璃雕刻书法长廊。</p> <p class="ql-block">文旅第九期在考察玻璃艺术馆时,总领队吴海英带着女儿瑶瑶到此参观,吴大师现场演示了他炉火纯青的玻璃雕刻手艺,让瑶瑶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忍不住啧啧称奇,吴大师还送瑶瑶一个刚雕好的玻璃杯,这是一次难得的现场教育,近距离感受玻璃艺术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b>景点(4)椒江海门老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门老街,并非它的初名,它原叫北新椒街,台州人的口音“北新”与“不幸”近音,街上居民一气之下改叫海门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海门第一楼”,光听这名字,还以为这楼跟中国四大名楼一样,是座高耸入云、极目海天风光的高阁名楼。来到楼前才知道,其实是个彻彻底底吃饭的酒楼,就在海门老街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椒江海门老街闹“两派”,一条街上中西对立,书写的都是昔日荣光。海门老街建于明朝,兴于清朝,盛于民国时期,曾一度是当地的CBD,旧时老海门人去上海、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打拼,掘到金后回到老家置家产,建起了既有欧式又有中式风格的一条街,南面的是中式建筑,同康官酱酒坊始建于1175年,之所以有个官字,是因为它乃官家指定的作坊,北面的多为欧式建筑,“米仓”是西欧建筑代表。但现在米仓不卖米了,改卖茶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侧的与北侧的房子不同,惊奇不惊奇,意不意外!</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海门老街里走走停停,游人不多,200米长的街很快走到另一头,街口有高大的牌坊,上书"海门关",牌楼旁是椒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海门关"的一侧有座博物馆,叫椒江博物馆,可谓是中国最小的博物馆,我们进馆扫视了一圈。曾经热闹非凡的海门老街,此时像一寂老者,好似拿着一根旱筒烟,望着街上新楼,坐着,听着,不时呷一口茶,一言不发。</p> <p class="ql-block"><b>景点(5)夜游葭沚老街</b></p><p class="ql-block">“葭”为水边的芦苇,“沚”为水边的洼地,葭沚处于江边,由椒江冲积而成,曾地势较低并长满芦苇,“葭沚”由此而得名。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老街,是近些年在原址重新修建的,虽然老街新造,但还是有点古韵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标志性建筑文昌阁,是葭沚地区崇文尚学的标志物。阁身上有多块牌匾,题有“海洲文枢”“天开文运”“四海升平”。</p> <p class="ql-block">葭沚老街,水是重要一环,入街口不远处,就能看到一个“水上葭沚”,是以人工水系,重现了江南特色的生态水景观。水上,一艘乌篷船静止着,边上,芦苇摇曳着。不远处,一座名为临风桥的景观桥,供游客踏桥而过,环水而行。</p> <p class="ql-block">穿梭建筑群,每条胡同,每处转角,每幢院落,皆是风景。老砖瓦、老屋檐、老门墩……作为葭沚古街风韵的代表建筑,我们可以看到灰雕的精巧,屋脊、飞檐、山墙、台门、门窗楣处的细节,皆是韵味。</p><p class="ql-block">过去的葭沚老街,走过清末的繁盛,并在近代开始沉寂,这里有商贾巨富东黄西陶家族的变迁,亦有将军第、大夫第遗存的烙印。重建的葭沚老街,则是一次重生。老街肌理之上,新的城市地标焕发容颜。也期待完全建成后的葭沚老街,到时再来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文昌阁、浦江荟、葭沚书房、大隐书局、御道茶会,随处铺洒着金光,让老街弥漫着古朴而又新潮的韵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街的灯笼和彩灯绽放光芒,夜景真的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b>景点(6)章安老街</b></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早上细雨绵绵,由当地文保热心人士带着我们走访章安老街,沿着石板路一路向前走,来到一座保存完好的章安桥,它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然后继续前行,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每一座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章安老街东西走向,明清时期的老街上遍布旅店、当铺、南北货号等各种店铺。随着治所的变迁,现不再是浙东南沿海的政治、文化中心,走在宁静的章安古街上,听老街诉说着往日的那份繁华。章安古街拥有近代浙东南地区非常典型的下店上宅的商业街建筑风格,非常有名的有“方隆盛”药号、“叶义大”染坊、卢庆祥号首饰、“方鼎盛”南北货号等。其他的中小店铺更是不计其数。目前,古街对外营业的店铺尚留有六七家。</p> <p class="ql-block">章安老街长约600多米,建筑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所建,百年老店、当铺、武进士故居、贞洁牌坊等,无不显出章安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章安历史名人众多,他们或为官、或游历、或寓寄章安,留下不朽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回浦朝北台门</b><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精美。 我看到有人开车经过古老的墙门时,让我见识了时光的变迁。那条早已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了昔日繁华的古街古屋,比起熙熙攘攘的新街,古街更多的是几分清冷。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的清冷,才让经过了漫长时光沉淀的古街,不但成为了章安的地标,也成为了章安时代的回忆!铅华已去,但留下了古今的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条流动着的长河,在时光里,各个地方不断地变动着,因缘的巧合,它们成长了、繁华着,又慢慢地衰老着、丧失着。如果我们去解读台州吏治之地的历史话,章安应该算是台州吏治之地的根吧,虽然它现在并不为太多的人知道。</p> <p class="ql-block"><b>景点(7)繁华十里,最忆长街。</b></p><p class="ql-block">走过章安古街,又来到路桥十里长街,长街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包括七个街区,总长度在3公里以上。</p> <p class="ql-block">十里长街是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具有江南城镇、水街一体的水乡风貌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历史街区。它早在2000年2月,就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十里长街的街上,我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它宛如一条璀璨的龙脉,贯穿城市的繁华与宁静。下雨天走在长街上,路面闪闪发亮,映照出路桥的独特魅力。十里长街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多种非遗美食的香味扑鼻而来,烟火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福星桥,</b>据史料记载,与福星桥紧密相连的有一位路桥名士,蔡德懋。古桥本叫卷洞桥,桥边原有个古亭,在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倭寇入侵时被焚毁。当时倭寇活动空前嚣张, 朝廷派两广官兵在浙江抗倭,这些兵不打倭寇,专打百姓, 百姓苦不胜言。蔡德懋深知依靠兵剿倭是不可靠的, 便把当地的青年组织起来,保卫自己家园。因为蔡德懋组织当地青年抵抗倭寇保卫家园的英勇事迹,而得百姓们拥戴,认为蔡德懋是他们的福星,因而将卷洞桥改名为福星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杨晨故居 ,在</b>路桥河西街"杨家里",是晚清进士杨晨的故居。杨晨曾任监试官、同考官,监察御史,工科、刑科给事中等官。杨晨立朝敢言;他为地方灾民求赈;还在北京、上海等地筹建台州和黄岩会馆。中日甲午海战后,杨晨辞官还乡,投入到家乡建设事业中。他集资创办"越东轮船公司",开创台州的航运事业;他还兴办多所实业学校;筑鉴湖,提倡种桑养蚕。路桥的历史与杨晨分不开。杨晨撰写的《路桥志略》,留下了珍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邮亭驿站,</b>邮亭是汉代对传递文书机构的称呼。到了唐宋时期,改称驿站。杨晨《路桥志略》载 :"邮亭庙曰中镇庙, 以居两河之中,故名,在卷洞桥侧,祀全俨。庙前有亭,古置驿递,明嘉靖壬子毁于倭寇,后人重建, 名福星亭。袁邑令应祺题额。今亭移庙内。其东街曰横街。邮亭在20世纪50年代改造为路桥电影院,电影院停止营业后,21世纪初,重新恢复邮亭建筑。</p> <p class="ql-block">台州小吃非常有名,我们走进十里长街的小吃一条街,这里有各种地道的台州特色小吃,如青草糊、海苔饼,米豆腐、泡虾等。品尝这些美食,仿佛在用味蕾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细雨中慢步前行,边走边拍,悠闲惬意!</p> <p class="ql-block">逛过十里长街,中午时分,来到“老猫饭店”用餐,店面不大,名气很响,吃饭人很多。菜肴具有台州特色,我们每天同样用餐标准,这里更价廉物美,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道道佳肴非常美味,特别是那道豆腐鱼头汤,鲜美上口,朋友们个个吃饱喝足,那真是一个“爽”字,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景点(8)10月19日下午结束台州的探访,行车两小时左右,我们来到温州瑞安市,忠义街上有“杨衙街”“公园路”等有好几个路名,一个略呈方形块状的聚落区,古代这里是达官显贵的官邸府衙建造之处,是城市文脉、历史记忆、文保单位等文化聚集地,有玉海楼、利济医学堂、心兰书社等各级文保单位和李维樾故居等10多座民居,承载了历史兴衰和沧桑变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玉海楼,</b>坐落于道院前街, 是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由孙衣言、 孙治让父子所建。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王应麟, 故取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 以示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玉海楼建筑群由玉海藏书楼、 孙治让故居和百晋陶斋组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利济医学堂旧址,</b><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陈虬等人创办,民国九年(1920年)续建主楼,筑立面仿西洋风格。学堂旧址坐北朝南,分为两部分,南为学堂,北为种植药物园。门屋砖木结构,台门曲线优美,颇具地方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利济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采用欧美办学制度和方法开办的新式中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中医学人才,为近代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景点(9)10月20日早上太阳明媚,走访温州平阳坡南古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坡南古街,</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凤凰山与九凰山形成的一个隘口下的街道,它是温州市范围内现存街道中最长的一条街,也是一条历史建筑保存数量多、传统街区保护较为完好的历史老街,全长约800米,沿街建有明清风格的砖木结构民居、商铺、会馆等建筑,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星恒连北斗,驿路达南闽”的重要道口。坡南街在2012年,成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一条长长小河,数座小桥穿通两边商铺,我穿过通福门,漫步石板路,熙熙攘攘的人流,沿河萦绕鼻尖的香气最有“平阳味”,从热气腾腾的糕点、醇厚甘甜的平阳黄汤,到美轮美奂的漆器、栩栩如生的蛋画,恍若走进时空的长廊,沉浸式感受充满烟火气的古街生活,古韵悠悠,适合漫步古街。</p> <p class="ql-block">坡南河上,有十四座宋、清时期建造的古桥群,基本上为石梁桥,分为单孔、双孔两种梁式,桥梁结构科学、造型简洁、风格古朴,充分体现了平阳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研究地方史志和古代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望向黑瓦散落的金色阳光,低头丈量青砖上的步履足迹,对老街的记忆便开始弥散开来,或浣过衣的河流,或追逐奔跑的小巷,古街里的生活悠闲而淳朴,一半诗意,一半烟火。街道中可见穿着斜襟蓝布衫的老人,坐在屋前的竹椅上聊天,让人不禁感叹:坡南代表了世代平阳人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沿着老街漫步而行,喧嚣的闹市与频繁的行人渐渐隐于身后;再向前,穿过青石砌成的老城门通福门,静谧的长街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b>景点(10)苏步青故居</b></p><p class="ql-block">平阳县腾蛟镇,历史出名人,地处平阳县瑞安市、文成县三县市交界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英才辈出。</p><p class="ql-block">🌟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太平天国优秀将领白承恩、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百岁棋王谢霞逊的故里。</p><p class="ql-block">🌟腾跤镇被誉为全国象棋之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南雁荡山五大景区之一;东晋时期著名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游览此地,并留下诗篇。</p> <p class="ql-block">苏步青故居(门楼由华国锋题写),位于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我们探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故居,这里不仅保存了苏步青先生的生活痕迹,更融入了丰富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苏步清故居,为木结构平房,建于晚清。5开间,20世纪40年代,苏步青兄长苏步皋在东首续建两间,尽间为凉亭。古藤缭绕,房前有奇树榕抱枇杷,后院有井,水清如镜,冬暖夏凉,四面围墙,门台偏西,前庭广阔。后院深幽,是典型的浙南村居民舍、农家住屋。</p> <p class="ql-block">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p> <p class="ql-block"><b>联安桥,</b>位于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亭子路口,由苏步青的胞兄化学家苏步皋先生建于1933年,系花岗岩石板桥,东西走向,横跨带溪,桥墩59孔,上置帽梁,桥面平铺而成,于2013年被评为县级文保。</p> <p class="ql-block">景点(11)顺溪</p><p class="ql-block">20日下午一路顺风来到平阳顺溪镇,这里真的有种烟雨江南的感觉,古镇的特色超级浓厚!分享一段我们文化之旅丁唯真老师写的一段关于顺溪的文字:<b>顺溪古建群</b></p><p class="ql-block">漫步古镇街头,弥漫着旧时光的温柔,感受到岁月情浓。古道静巷, 斑驳的麻石小径, 是一段记忆,一份情怀,弥漫着岁月的香气,每一步都踏过历史的尘埃,黛瓦青砖,诉说着古镇的静谧与恬淡和往昔悠长。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是岁月的痕迹,是旧梦的归宿,是心灵的港湾。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古宅里,却有历史的厚重,有文化的沉淀,有生活的痕迹,有情感的纽带。</p><p class="ql-block">若能一世安稳,谁愿颠沛流离?回首都是过往,有多少人还记得走进这些老宅,感受历史的诗意、生活的烟火?</p><p class="ql-block">柔柔地漾着暗香绵长寂寞的老宅,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瑟缩了几根细细的野草,老宅的记忆,在流逝的岁月里发酵,让一种怀念越来越清晰,</p><p class="ql-block">古老的院子,古老的麻石板小径,收藏着岁月的痕迹,收藏着生活的故事,也收藏着很多扑朔迷离的传说。</p><p class="ql-block">老宅的记忆,开始走进怀古的历史,我愿于素雅安然的时光里染一指回忆的墨香,携一抹昔年的暖。</p><p class="ql-block">徜徉于围廊,感觉每一块石条,都承载着往昔的故事和现今的烟火,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仿佛与这座老宅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它的历史,也感受到了它的古韵。</p><p class="ql-block">古村之古,在于岁月之遥,更在于历史文化之厚。一村自有一村景,村落之韵,自在天成。村中一树一石一路,皆成故事,俯以身姿,恭耳听之,轶闻趣事聚多。我以我之心,游览古村之盛景,古街旧巷,一步一摇,恍如前朝旧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陈氏老四份大屋 </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顺溪古屋中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明清时期的房屋,大门上悬"户侯第"匾额,则为祖父陈昌涛加奉六品时所赐立。大屋二进三院式木构建筑,三面走马楼,拼花美人靠,屋面施小青瓦,用勾头、滴水,屋脊起翘明显,脊端塑神兽,有宋式"断砌造"遗风。老四份大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增建适舫三间,陈少文以此为讲堂,创办了温州第一个女子学校——益智高等女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顺溪古建筑群,</b>多建于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年),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有陈氏祖屋、老大份大屋、老四份大屋、老七份大屋、老二份大屋、新大份大屋、新二份大屋和陈氏宗祠8座,另其他支派于溪北村建有陈迢岩大屋和陈有相大屋2座,共计10座大屋。陈氏祖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乾隆中后期扩建,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祖屋以中心纵轴为主,横轴为副,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建前厅、中厅、后厅,厅与厅之间南北两侧分置厢房,厢房后又设有廊厢别院,以回环廊道分成六个庭院。顺溪古建筑布局采用大开间、多院落组合,建筑规模宏大、装饰精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顺溪,每一步都是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站在碇步桥,遥望美人画眉望眉峰,美哉顺溪,这里留下了我的脚印!</span></p> <p class="ql-block">浙江顺溪古镇,岁月里的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顺溪古街隐匿于山林之中,旧时古道的一段,当年这里靠近竹筏码头,也是平阳鳌江 上游唯一一条古道。可连接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居于交界边贸集散地的中心,街上以木檐矮屋为主,偶有楼屋石铺路面,商铺林立,也曾热闹一时。</p> <p class="ql-block">景点(12)10月21日太阳高照,上午走访泰顺库村,一个千年古村落,隐世石头村</p><p class="ql-block">泰顺这个名字,来源于明朝景泰皇帝赐名,取<b>"国泰民安,人心归顺"</b>之意,故名<b>"泰顺"</b>,得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寓意吉祥,念起来好读好记,甚至还被众人评选为中国最好听的县名。</p> <p class="ql-block">走进库村最高处低望,能够看到十多条溪流汇聚于库村,但溪流只进不出,库村好似一个大大的聚宝盆,吸纳四方的才气;更似一个千年宝库,藏着聚来的财气,村子取名为库,为库村。</p><p class="ql-block">库村三面环山,宋时为阻拦野兽进村伤人,建了世英门。包氏和吴氏以世英门为界限,东为吴宅村,西为包宅村。村里还有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外翰第、百年老街、吴宅古戏台等。</p> <p class="ql-block">库村有记载的开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背山面水,座北朝南,建在缓坡上,背靠白云山。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走进库村,仿佛走进鹅卵石铺就的世外桃源。街巷、老屋、石墙,由清一色鹅卵石镶嵌而成,粗犷随意,又秩序井然。老屋林立,黑瓦石墙,古树参天,千年的时光在库村停泊,缓慢绵长而坚韧有力。</p> <p class="ql-block">古村里现存大量明清时期民居,卵石围墙分隔成各自大院,各厝(厝即屋子)依地形高低合理布局分布,曲绕井巷小路络通,是典型的山区水港古民居建筑,显示出结构严谨,布局讲究,制作精细。民居用素木搭建,没有讲究的木雕,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实用,精简而又质朴。</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石头房子静静地坐落于溪边,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与古老的石桥相映成趣。每一座房屋都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抬头望去,山峦叠嶂,树木葱郁,草长莺飞,虫鸣鸟叫,村中的每一条小路、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库村书院 ,</b><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唐以来库村设私塾社学耕读传家,宋时有中村、侯林、石镜等书院,今有库村书院,系民间公益文化体验平台,旨在传承耕读文化,弘扬东方心灵智慧,是一座有唐宋遗风之文化创意基地。2015年本土作家库村包氏后裔包登峰创办库村书院,每年举办四季论坛,传承践行耕读文化,系一个民间公益文化体验的平台,系泰顺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世英门前是贯穿吴宅和包宅的卵石大道,东侧路边立着一棵古柏,据说是当年始祖吴畦亲手种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鹅卵石路的两侧是卵石墙,整个村落就像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b>清阴井</b>,相传为唐代御赐,该古井的井口用四块条石砌成一个正方形,可同时供两人打水。井壁用青砖砌就,挡土墙的下方刻有沉稳有力的"清阴井"三个字,村民说,这井是吴畦亲手挖制的,这字也是吴畦亲笔写的。井水夏凉冬暖,清澈甘冽,水量充沛,井水离地面仅一米多,此井滋养了吴宅族人数十代,越千年而不枯,至今仍为村中居民主要水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景点(13)徐岙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筱村,小竹也,喻意遍植深竹之地,坚拥不拔之志,晨诵暮歌之境。筱村不小,故事不少。</span>到泰顺游一定不要错过筱村镇徐岙底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古村落,崇文思想,耕读文化,历史遗迹,秀美风光,待我们来赏!</p> <p class="ql-block">徐家岙一条鹅卵石径逆溪而上,贯穿全村,成为古村落骨架,直或横巷交织,共同构成网状脉络,街巷两侧古民居依脉而生、错落有致,密集、散列兼有,农田、菜畦散落其间,形成"田中有村、村中有田"的典型山区村落风貌。</p><p class="ql-block">走进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古代,感受着古村的宁静和祥和,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那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古老而庄重,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存完好,展示着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村里规模较大的古民居有四座,分别是门前厝、举人府、文元院和顶头厝。举人府的门楼高大气派,"登科"的牌匾悬挂上方,文元院门楼檐下则悬挂着"文元"匾。</p> <p class="ql-block">徐岙底古村落,每一处匠心独具的木雕,巧夺天工的地辅,都雕刻耕读传家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釉是酒魂",筱村的乌衣红釉里藏着农家红酒美味的奥妙,抒写着舌尖上的故事,农家在晒场地上晾晒着红釉果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古村落,是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的取景地,吴京、谢楠等很多明星都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b>景点(14)文兴桥,</b>整桥呈东西之势横跨玉溪之上,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上有桥屋16间,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1930年重修,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文兴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最特别最美的一座,堪称廊桥中的披萨斜塔。文兴桥位于泰顺筱村镇的坑边村,始建于清咸丰七年,系叠梁木拱廊桥,也是泰顺廊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点。</p> <p class="ql-block"><b>景点(15)文重桥,</b>又名东洋桥,系木平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泰顺县筱村镇东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民国10年(1921年)由当地的几大家族合资重建,为伸臂梁木平廊桥。桥长27.4米,宽4.2米,净跨22.4米。石砌的桥墩架着园木铺上木板而成,桥面一溜平直,桥廊是半开放式的,即迎风的一面全部封闭,另一面仅筑有栏杆和桥裙,可以凭栏远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廊桥不再是遗梦,</b>筱村的文兴桥、文重桥,横亘在玉溪之上,静泊时光深处,讲述着兄弟廊桥的前世今生和灾后修复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15日,对泰顺人民而言,是个黑色中秋节。台风"莫兰蒂"重创泰顺,洪水160年一遇,泰顺三座国保廊桥~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先后被洪水冲垮塌,桥木随着奔腾的河水漂流而去。一时间,溪山哀鸣,大地颤抖。为抢救和修复廊桥,当地百姓不怕险阻、爱心接力、全民爱桥、万人救桥,事迹感人。2017年秋,历经一年修复,被洪水冲垮塌的三座古廊桥又重立于浙南大地。廊桥不再是遗梦,优美的廊桥弧线的再现,潺潺溪水映照出泰顺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新镶嵌在浙南群山之中,难兄难弟的廊桥文化瑰宝 "活"起来。</p><p class="ql-block">图片为文兴桥旁从宣传窗中翻拍。</p> <p class="ql-block"><b>廊桥文化园,</b>位于泗溪镇内,是国家4A级景区,主要由北涧桥和溪东桥组成,两桥相距仅百米,均为编梁式木拱廊桥,造型古朴,结构精巧,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廊桥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b>景点(16)溪东桥,</b>由二层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桥屋15间,正中三间高起为楼阁。翼角飞挑,似盘龙卧虎,有春云吐雾之势。</p> <p class="ql-block"><b>溪东桥,</b>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溪东桥与下溪的北涧桥造形相似,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姊妹桥,同时又因此桥修建者是修北涧桥的人的徒弟,故而有人也将这两桥称为“师徒桥”。两座桥的外型都特别美,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b>溪东村,</b>"溪水青青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好风光"。1958年春,中国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同志来到泰顺县▲东溪乡茶区采风。茶区独特迷人的山水风光,山村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一夜写就了《采茶舞曲》。</p> <p class="ql-block"><b>景点(17)北涧桥</b>,为叠梁式木拱廊桥,为“姐妹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p> <p class="ql-block">北涧桥横跨北溪之上,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属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桥旁有两棵古树交相掩映,桥下溪水交汇。放眼望去,碧水、青山、古树、虹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更让人惊喜的是,如此美丽的北涧桥,不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这样的景点,却并不需要门票,可以自由参观、拍照。这也让北涧桥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纯粹。</p> <p class="ql-block">北涧桥之美,不仅仅在于桥本身。桥的旁边有一条碇步桥,更是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七十键石头做成的碇步,一边高,一边低,既能让河水顺利流过,又不影响游客过河,而且还坚固耐用,很多游客走在上面,拍照留念,已然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廊桥文化园有古老的廊桥,碇步桥,千年古树,乡村美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景点(18)晚霞映照土楼群</b></p><p class="ql-block">傍晚,看完泰顺姐妹廊桥,大家兴趣很足,说回酒店时间还早,我们再去走个景点。于是,在夕阳斜辉下来到交垟土楼群。泰顺交垟土楼群,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邂逅了不期而遇的美好,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霞光洒在土楼上,群楼金碧辉煌,宛如一幅动人的油画。哇,哇!大家忍不住大声呼叫,拿起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美好瞬间。我被晚霞映照、错落有致的土楼群深深地吸引(那站着遥望土楼的红衣女就是我,团友拍的佳作),走在古老的石阶路上,两旁的土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仿佛能听到它们在低语,讲述着交垟土楼群的历史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交垟土楼,是泰顺县唯一的客家土楼风格古民居,外围土墙,用条石砌基,黄土夯筑。内部木构建筑两层,平面呈“口”字形布置,土楼内设天井,天井一侧周圈用栏杆,向外一侧辟窗洞及了望孔等。</p> <p class="ql-block"><b>交垟土楼,</b>楼外周圈设壕,作防御用。土楼或叫仓楼,为曾氏家族于清晚期所建,曾氏从闽地迁来,带来此建筑形式,浙江省不多见,现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b>景点(19)永庆桥</b></p><p class="ql-block">22日是文旅游泰顺的最后一天,早上我们又看了三座廊桥。</p><p class="ql-block"><b>永庆桥,</b>位于泰顺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伸臂梁木平桥,建廊屋12间。全长12.65米,宽3.6米,高4米。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码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于研究桥梁建筑,颇具借鉴价值。</p> <p class="ql-block">得到主人的同意,我从农家屋里穿过,在后院观永庆桥,正好阳光直射,看得非常清楚。</p> <p class="ql-block"><b>景点(20)薛宅桥</b></p><p class="ql-block">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单檐。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15日,受莫兰蒂台风影响,三魁薛宅桥与文兴桥、文重桥一起被洪水冲垮,百姓齐心协力抢救古桥。现桥是修旧复旧,于2017年11月完成修复。</p> <p class="ql-block">看刘宅桥途经双桂坊,传说月宫有只三腿蟾蜍,后人称月宫为蟾宫。应考高中既艰难又荣耀,犹如攀折月宫桂花,称蟾宫折桂。南宋景定三年(1262),蔡氏起辛中武状元,乃兄遇壬中文进士,昆仲摘桂,惊动朝野,于村头稗岭隘门立双桂坊,左相叶梦鼎为之题诗,路人见之,莫不惊羡。</p> <p class="ql-block"><b>景点(21)刘宅桥</b></p><p class="ql-block">刘宅桥位于三魁镇刘宅村水尾,又名仙洞虹桥,为木平梁廊桥,二层重檐,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梁桥中造型较为精巧别致的一座。建于明永乐三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24.8米,宽 6.15米,跨径9.2米。二层重檐,顶饰双龙戏珠,桥体下为桥面上为楼阁,小巧玲珑,典雅别致。</p> <p class="ql-block">在刘宅桥桥楼上,当地文保员打开楼门,让我们上桥楼去参观,因有这些古桥守护者,廊桥才得以保护下来,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古桥永存!</p> <p class="ql-block"><b>泰顺,寻梦,看中国最美廊桥,古老的廊桥,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并不缺少名桥,比如广东潮州的广济桥、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等,它们都历史悠久,但共同特点是皆由石头建造。这些桥,我曾带团队一一走过。而今天所看到的是泰顺廊桥,则由木头制成,故而颇为特别。不少专家认为,泰顺的木拱廊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至高的一种。桥梁权威专家唐寰澄教授赞誉道:"廊桥可谓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类","于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p> <p class="ql-block">温州的泰顺,被誉为世界廊桥之乡,这里桥梁众多,壮观程度令人震撼,保存有30余座唐、宋、明、清四代的古廊桥,泰顺廊桥建造工艺独特,桥梁造型精巧。2006年5月25日,泰顺廊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溪东桥与北涧桥(姐妹桥),全木结构,无钉建造,三百年依旧坚固,展现了古工匠的非凡智慧与山水的灵气。</p><p class="ql-block">文兴桥、文重桥(兄弟桥),简洁而富有文化韵味,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的桥梁之一。</p><p class="ql-block">刘宅桥,造型精巧别致,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永庆桥,作为最长的平廊桥,其桥屋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以其大拱斜度和古朴独特的造型显得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碇步桥,形似琴键,被赞誉为"琴桥",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堤梁桥。</p><p class="ql-block">来泰顺,一起探索这些廊桥之美吧!</p> <p class="ql-block">漫想着,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廊桥的屋檐上,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整座桥,会让人不禁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夜幕降临,廊桥上的灯光逐渐亮起,映衬出桥身的轮廓,古老的建筑将变得更加神秘而迷人。泰顺廊桥,是与历史之美的一次邂逅!</p> <p class="ql-block"><b>景点(22)胡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雪溪胡氏大院古建筑群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凤垅厝、外篛厝及胡氏书斋,构成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主体建筑胡氏大院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胡氏大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体系完备,反映了清代农耕社会的组织结构信息,是具有代表性的宗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在泰顺这座美丽的山水之城,竟然隐藏着一座古代温州最大的豪宅!它就是胡氏大院,位于泰顺雪溪桥西村。胡氏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比山西乔家大院还要大。</p> <p class="ql-block">胡大院依山傍水而建,属于清代建筑,明代风格平面布置,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大院上堂为三合院式建筑,下堂由南北屋及前堂组成,中间用道成品字形布局。胡氏大院大门正对前方笔架山的最高峰,文风蔚然,古韵悠悠。</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胡氏大院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第二进院落由门台、正屋、厢房组成。正屋七间两层歇山顶,带前腰檐,厢房与正屋连通,四间两层,带前后腰檐。院落格局及各建筑物保存基本完好,附属建筑保存也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文旅美女姐妹随走随拍,兴趣惬意足了,在胡家大院第二进台阶上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b>胡氏下洋厝,</b>系胡氏星房族人于同治壬申年(1872)建造,位于胡氏大院右前方,坐南朝北,系一字型民居,门楼木构,正房面阔九开间,悬山顶。下洋厝前方为胡氏小宗祠,左边为胡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胡氏大院为泰顺古民居中整体保存较好的建筑,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文化之旅第九期在此圆满结束,<b style="font-size:20px;">泰顺走走,一切顺顺!</b></p> <p class="ql-block">2024年第九期文化之旅,吃得好、住得好,60位朋友对本次活动较为满意。光影记录我们在台州和温州地区走访的22个精彩行程,大地记录了我们的每一步脚印,云彩伴随了我们一路歌声、时光映照了我们丰富的动态表情,照片拍出了文旅在台州温州的一桥一木和一村一树,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特有的温度。感谢所有提供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团友们,做个美篇留作纪念,以长长的,久久的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