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水经注•浊漳水》载尧水和梁水经过的长子“故城”

wq

<p class="ql-block">  以前写过一篇《淘水(陶清河)河畔的“长子古城”》,依据《水经注•浊漳水》记载,陶水南出陶乡,北流迳长子城东,西转迳其城北,东注於漳水。《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是北魏人,本时代人是不会把长子的县城位置写错的。又据光绪年《长治县志》载,水经注,淘水南出南陶,北流至长子城东,西转经其城北,至沙河口,东注于漳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北魏时的长子城定位在现上党区陶清河与淘水交汇处以西,陶清河水库以东这段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  十月国庆长假,与友骑行长子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坊村尧王庙”,想到《水经注•浊漳水》尧水、梁水入漳经过长子故城的一段记载,于是产生了探寻定位这个比北魏长子城更早的长子故城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韩坊村尧王庙庙门外照</p> <p class="ql-block">  《水经注•浊漳水》又东,尧水自西山东北流,迳尧庙北,又东,迳长子县故城南,周史辛甲(商末周初,辛甲被封为周太史)所 封邑也。《春秋》 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晋国人在长子拘捕了卫国的行人石买)即是县也。秦置上党郡,治此。其水东北流入漳水。漳水东会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迳长子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郑取屯留尚子、涅。尚子,即 长子之异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p><p class="ql-block"> 从《水经注•浊漳水》可以看出这个长子故城商末周初已有,春秋时就是县,战国郑国拿下的尚子城、秦设置的上党郡均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  这个比北魏“长子城”更早的长子故城就在尧水和梁水这两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现尧庙山东北有两水村,这个两水村是长子“故城”所在地吗?</p> <p class="ql-block">  两水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韩坊村西北,村北是浊漳河,</span>村南地势地洼,古为河道,也有可能就是《水经注•浊漳水》中的尧水,但此村据下霍村中间还有个交里村,和梁水不沾边,故不可能是《水经注》中的长子故城。</p> <p class="ql-block">  尧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尧水在县西南十三里潜山,东北流入漳水。</p><p class="ql-block"> 潜山即现在的尧庙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康熙《长子县志》载:“潜山,在县西南十三里,山子顶有尧庙,岁以四月廿八为会。”</span>此山上的尧庙是否是《水经注》中的尧庙,还有待探讨。</p><p class="ql-block"> 尧庙山又称尧山,尧水发源于其山,从东北流入浊漳,在流入浊漳前,要经过尧庙北、长子故城南。《水经注》中的尧庙无论指的是尧庙山上的尧庙,还是现韩坊村的尧王庙,这个长子故城都在尧山、尧庙的东北,尧水北边。</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看一下梁水在什么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百度搜索梁水,在今长子县东。</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二十一 年(1806年)版<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子县志》</span>载:“梁水,发源县东南二十里梁山下,西北流至下霍村,入浊漳,袤十五里”。</p> <p class="ql-block">  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梁水出(长子)县东南二十里梁山下,西北流至下霍村入漳,河长十五里。</p> <p class="ql-block">  《上党晚报》有文提到上霍村,梁水从村南流过。</p> <p class="ql-block">  看过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梁山》,把梁山定位在长子县酒村西南,西北呈村西,西南呈村西北,上霍庄村北,上霍村东,东王内村东南。</p> <p class="ql-block">  古长子县梁水(现已干涸),发源于梁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流经西南呈村北,西北呈村西,上霍庄村北,上霍村南等村,于下霍村汇入浊漳河。</p> <p class="ql-block">  浊漳水南源流经下霍村南,往东转,再向北流逝,长子故城应在梁水入漳处以西,漳水以南位置,尧水又在尧庙山尧庙(这个尧庙离下霍村甚远)或韩坊村尧王庙北,所以比北魏早的长子故城定位应在下霍村西南的白云山(八里洼)、交里村一带。</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长子丹河居其二水之间,《水经注•浊漳水》即只“字”没提,要是此丹河即尧水的话,那么此故城的位置更明确了。</p> <p class="ql-block">  《上党新闻网》有一篇文章,“长子尧子丹朱的神话传说故事”提到了丹河,“马户河、尧水、西长河”均是丹河的支流,可能尧是丹朱之父,故把丹水与尧水交汇后的丹河水,叫为尧水就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  从尧水(丹水)与梁水入漳的位置来看,丹水从交里村南,西转流经交里村北入漳,梁水在下霍村入漳,长子浊漳河南岸交里村至八里洼这片,最有可能是《水经注•浊漳水》中所说的比北魏更早的长子故城。</p> <p class="ql-block">  这个长子县大堡头镇交里村,是长子故城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篇文章《揭开长子县交里村的历史》,写道,交里村地名就是因为丹河水在这里与浊漳水相交,才叫交里村的,村外有个土丘,土丘上原是有尧庙的,土丘的下面有个叫孤仙洞的地方,洞外有一颗粗大松树,松树旁有一段夯土的遗迹,夯土层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村的东边也有一条小河流入漳河,该文说是陶水。</p> <p class="ql-block">  这条河是《水经注•浊漳水》所载的陶水吗?</p><p class="ql-block"> 肯定不是,《水经注•浊漳水》载汇入浊漳水的河流是有先后顺序的,阳泉水、伞盖水、尧水、梁水、陶水、降水一路往下游写,“水经注”陶水位于梁水之后,就说明发源于上党区老雄山的陶水才是其正源,况且,“水经注”中的陶水经过的是长子城,非长子故城,此故城并不是北魏时长子城。</p><p class="ql-block"> 交里村东这条河,卫显地图上可以看到是从东常村西,前西常村、后西常村东流过,《大堡头镇图》中该河流是从长子南漳镇西旺村南流入。也许这是汇入丹河水的西长(常)水支流,不过水流改道而已。</p> <p class="ql-block">  下霍灵贶王庙会,又叫下霍村八里洼庙会,这是因为八里洼是下霍村的一个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该庙会是农历二月十二、十三、十四这三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清时被誉为“太行首会”,曾与北京妙峰山庙会、河南浚县浮丘山庙会、山东泰山庙会,并称为“华北四大庙会”。白云山前后左右村庄交里、南刘、下霍、西张堡、西常、西旺、东旺、上霍、东王内、西王内、南鲍、西北呈、鲍庄、韩坊等村就会轮流举办迎神赛社。</span></p> <p class="ql-block">  梁水应在八里洼又称白云山的东或西汇入浊漳河,现卫星地图上看不到这条河流的存在。但《水经注•浊漳水》载,梁水过故城南。梁水是实实在在有过的,八里洼以西不远就是交里村。所以北魏郦道元说的长子故城定位在八里洼以西,尧水以东的交里村这一区域,应该不会错。</p> <p class="ql-block">  有友问《水经注•浊漳水》在载尧水前,还载有“东过其县南,屈从县东北流”,这个县不是长子县吗?</p><p class="ql-block"> 咱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首先,这个县没写明是长子县。</p><p class="ql-block"> 其次,清乾隆版《长子县志》载:“北魏并州上党郡领屯留、长子、壶关、寄氏(寄氏即汉之猗氏也)。晋景明年改,又分长子、寄氏置乐阳,为县五”。</p><p class="ql-block"> 再有,北高庙吕祖阁廊沿石阶下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首古诗,内容是写“熨斗台”的,诗的前两句则为“上党文明何处开?乐阳城外熨斗台”。此诗是李业兴所写。李业兴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北魏著名的历算家、大学问家,著作家,曾在北魏和东魏两朝做官(摘自申修福所写长子历史上的乐阳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不可能把当时的长子城写成乐阳。</span></p><p class="ql-block"> 乐阳县从北魏景明元年即公元500年设置起,到东魏孝静帝武定8年即公元550年东魏灭亡止,共存在了50年。</p><p class="ql-block"> 所以,《水经注•浊漳水》尧水前所写“县”并非长子县,也不是《水经注》中的长子故城。</p> <p class="ql-block">  百度搜索长子县地名,北魏时确在长治市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