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易溪瑯琊王氏家谱与诗经的采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钱 征</b></p><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2日博物馆会议以来,我多次到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开展田野采风。其中,将王村的王氏宗祠和《易溪瑯琊王氏家谱》列入了调查提纲。</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宗祠重建理事会立的《立本堂重建碑记》云:元初,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第三十四代、唐末兵部尚书王璧第十四代裔孙长六公,借元世祖“民以食为天”东风,携带家眷,从祁门易溪拓荒此地。未几,或因天灾兽害等原因,留下一个“屋基里”旧址,又迁至“石岭”——徽商古道北侧“东坑岭”。嗣后六代,未知何故,仅剩普明公一人。普明公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毅然“出家修行”,立誓修出一个人丁兴旺的“来世”。经年之后,老方丈令其还俗,并一一指点迷津。于是,普明公“复迁大山滄溪”。乾隆六十年,族人鼎力,肇建“立本堂”于现址。雕梁画栋,颇为精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祠堂后进,毁于匪患。新中国成立后,族人以兴办学校为由,复建后进,保持外观完整,历时七十年。公元2021年,族人合议宗祠重建。此议一出,应者四起。县文旅局、仙寓镇党委政府主导策划,族人踊跃集资,亲眷解囊赞助,仙寓山景区管理处大力支持,宗祠重建理事会自国、厚生、自健、熙武、自谦、自煌等,不计报酬,全程服务宗祠复建事宜。众人合力,春谋秋成。</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的新安易溪瑯琊王氏续修家谱序,一是大清嘉庆十八年癸酉仲秋张焘拜撰,另一是大清嘉庆十八年癸酉冬月谢崧拜撰。</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该谱“凡例”云:新安瑯琊王氏,当以唐兵部尚书大献公为始祖。</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该谱“凡例”又云:新谱总计十六套。摘《周南·汝坟》二章:“遵彼汝坟,伐其條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四句,编为字号。除公存一套封貯匣内,馀照诗句次第,一字一套,註明某处领某字部。图书盖发,日后擅用笔墨增改者罰;有鬻卖者,追回原谱,仍从重罚。若鲜子嗣家室者,均不得给领,恐遗落变易,流獘无穷。这里的《汝坟》,值得关注。</p> <p class="ql-block"> 我还看到该谱《大唐检校兵部尚书王公墓誌铭》记载:“中和四年,刘逎从建德度榉根岭,欲据险以寇,公力破之。”这里的“榉根岭”,值得关注。</p><p class="ql-block"> 总之,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王村的“立本堂”所珍藏的《易溪瑯琊王氏家谱》,值得研究。尤其是王氏宗祠,今已成为文旅的打卡地,应该增添《诗经》文化内容。</p><p class="ql-block"> 中国诗歌,有着久远的传统。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就出现了一部经当时乐师之手收集、编辑起来的诗集《诗三百篇》,也就是被后世儒家学者所尊称的《诗经》。</p> <p class="ql-block"> 现存《诗经》一书,是按风、雅、颂分类编排的。风,土风俗曲的意思,是指当时各诸侯国所辖不同区域的地方乐曲,它占《诗经》作品的大部分,主要是这些地区的民歌。雅,指当时周王朝国都(丰镐)附近地区的乐曲,其中有民歌,也有文人的创作。颂,是古代祭神祀祖用的歌舞曲,曲歌肃穆而徐缓,与一般乐曲不同,故单成一类,大约是当时王朝中的史官或巫祝(掌管祭祀活动的人)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风,分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十五部分。 </p><p class="ql-block"> 《周南》有《关睢》《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置》《芣莒》《汉广》《汝坟》《麟之趾》十一篇。</p><p class="ql-block"> 第十篇《周南·汶坟》,这首诗,写女子喜其丈大服役归来。其中,有对王室多难的担忧,也有终能与家人团聚的慰藉。此诗,分为三章。</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这章,写丈夫未归时的渴念之情。“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集传》:“枝曰条,干曰枚。”孔颖达说:“大木不可伐其干,取条而已。枚细者,可以全伐之也。”这两句意思是说,沿着汝水大堤,把堤上的灌术枝一起砍掉。</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这章,写丈夫归来后的欣喜。这章先写“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诗集传》:“斩而复生曰肄。”肄,是指经年又新生出的木枝。这正好与第一章写丈夫在外未归,第二章写丈夫已归相配合。这首诗,是写于丈夫已归之后。因此,第一章乃属对丈夫未归时自己心情的追忆。诗中写丈夫未回来时,自己的忧愁思念之情,是那样的痛苦难熬,从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惄如调饥”,就象没有早饭吃,饿着肚皮般地难忍难熬。这个比喻是那样的普通,但用以形容其欲望不能满足的迫切之情,又是那样贴切而生动。这也许就是《易溪瑯琊王氏家谱》凡例,所诠释的选用《周南·汝坟》第二章的因缘吧。这一章,写丈夫终于在远离久别之后回到了自己的身旁,“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遐弃,远弃。不我遐弃,即不遐弃我的倒装句,即表示丈夫对我的感情,也和我对他的感情一样,终不忍久离,从而设法回到了自己身边,其欣幸快慰之情,令人读之可见。</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这章,则写出生当乱世幸而能够与家人团聚的无限欣慰。第一章和第二章,均以这位妇女在汝水边采伐木枝起兴,这种写作技巧,值得点评。这章的前两句,是对当时王室之政酷烈的担忧。关于“鲂鱼赪尾”,旧注一般解释是鲂鱼尾巴本白色,鱼劳则变赤,所以用来喻民之劳苦。鲂鱼之尾,因劳而变色,这恐怕未必有科学根据,可能是当时的民间传说。诗人用这样一个传说,来比喻在国乱政酷之下,人民徭役频繁,劳苦疲惫不堪,还是很形象的。下两句“王室如燬,父母孔迩”,是说虽然王政酷烈,社会动乱,但能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在一起生活,还是值得庆幸和安慰的。</p><p class="ql-block"> 《周南·汝坟》这首诗,仅仅三章、十二句的短诗,但前两章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离合之情;第三章的章法一变,写出了生活在乱世之中人们的些微愿望和欣幸。此首诗,还用伐木、调(朝)饥、鲂鱼赪尾等比兴手法,把时间、心情、生活状况形象化,从而增强了诗词的生动性和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诗题“汝坟”,指汝水河堤。汝水,源出河南省,又称汝河。《水经注》:“汝水出河南汝州梁县勉乡西天息山”,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元和郡县志》记载汝水,流经襄城县南一里。县理废汝州城,即古襄城,楚灵所筑。《庄子》曰:“黄帝游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木马童子而问道焉。”亦此地也。 </p><p class="ql-block">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集,具体崇高的历史地位。《诗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它编辑成书的那天起,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它本身,既是诗歌,也是历史;既是诉诸审美的艺术,又是生活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诗经》的基本形式是四言体。继《诗经》而兴的楚辞体,本来就和四言诗有着不懈之缘,如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橘颂》《天问》等,其基本句式,就是直接从《诗经》体演化而来。汉大赋的基本句式是四六言,就是直接取材于诗、骚的结果。从汉赋以后演化而成的骈文,更可以看出它对后世文学形式影响的深远。一句话,从《诗经》以降而一直被沿用,并代不乏见优秀的作品,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陶渊明的《停云》等等。</p><p class="ql-block"> 因此,通过这次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的王村“立本堂”王氏宗祠采风,我深有感触:《易溪瑯琊王氏续修家谱》采用《诗经·周南·汝坟》第二章,深谋远虑,值得借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钱征(1952年4月一一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人。祖籍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池州市退休干部。曾任浙江大学树人学院兼职教授、江苏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池州学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屈原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现任安徽省池州市屈原学会的会员、研究院的研究员和创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来源丨池州市屈原学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丨刘海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监制丨杨 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丨胡 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编辑制作丨齐海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