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昵称:春江东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245409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图:春江东流/网络(致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进死牢,包括宰相司马光和皇太后请求神宗赦免,都未能成功,最后还是旧相王安石上书,神宗才勉强同意,将苏轼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相当于民团自卫队副队长,就是一闲职,也没什么薪水,一家二十多口人生活困顿,故人马正卿为其请得城东一块数十亩荒坡地,他躬耕其上,将其开垦出来种点麦子、稻子、桑树和其他果树、蔬菜等,以纾解入不敷出。《废垒》、《荒田》、《春草》等八首诗(即《东坡八首》)记录了这期间的艰难,也反映了苏轼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p><p class="ql-block"> 黄州城东还有一座寺院叫定慧院,院内有一寺庙叫乾明寺。苏轼到黄州后,官府并不提供住房,他自己也无力置买(五月底家眷来到黄州,才在黄州、武昌两地太守帮助下迁居临皋亭),便于元丰三年二月至五月,寄居在乾明寺内,自号东坡居士。</p><p class="ql-block"> 乾明寺破旧,没几个僧人。不过,定慧院附近的风景很雅致, “有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使人不感寂寞”,深得苏东坡喜欢。即便后来搬出去,他有空也会过来喝杯茶,与僧人们闲谈一番。</p><p class="ql-block"> 1081年(元丰四年)冬,黄州遭遇了一场大雪,他在《书雪》中提到:“今年黄州,大雪盈尺。吾方种麦东坡,得此固我所喜。”</p><p class="ql-block"> 《江城子•大雪》、《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都是苏轼在这段时间写的,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这首《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最为典型,更为重要的是它详细记录了苏东坡心路历程转变后的一次行动:</p><p class="ql-block">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p><p class="ql-block">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p><p class="ql-block">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p><p class="ql-block">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描绘了苏东坡在雪霁天晴之后,携子牵马乘兴踏雪,游访乾明寺并留宿的情景。此时的寺庙如春天梨花盛开,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就像白昼一样。古老寺庙的台阶上,木屐的齿痕在雪上印了一长串。他喜欢在这个银色的寂静世界中,看鸦鹊天晴后在雪地里叽叽喳喳觅食。而且,他不仅要游访寺庙,还携带了被褥,想留宿僧榻,好倾听雪融化时从屋檐和竹叶上泻落的声音。被贬黄州后,他把一块长满荒草的废墟地开垦出来,麦子也是刚忙完种下去,此刻的苏轼俨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试问,自古以来有几人官场受挫后,又能在如此困境下,有这份听雪的雅兴,和它背后不倒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span></p><p class="ql-block"> 1037年(宋仁宗三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小时候聪明好学,耿直率真,乐天善良。21岁时,他与弟弟苏辙跟着父亲苏洵三人一起进京赶考。北宋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和诗赋、策论,儒家经典占据相当比例。毫无疑问,苏轼自小就必须去诵读儒家经典,因此受儒家思想影响必然很深。</p><p class="ql-block">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进士考试时的文章,文笔酣畅,说理透辟,逻辑结构紧密而完整,深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文章以忠厚立论,赞颂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成康仁德君主,提出了坚持实行仁政的基本原则,反映了苏轼对儒家政治理念的认同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1071、1072年 (熙宁四、五年),他因两次上书神宗皇帝,反映新政的弊端,被从京城开封府调往杭州,这对有政治抱负的苏轼来讲,是官场上遭遇到的第一次打击。</p><p class="ql-block"> 其实,苏轼反对改革并非因为与王安石之间有私仇,否则乌台诗案后,王安石也不可能出手相救。后来苏轼江宁拜访王安石,两人一笑泯恩仇,唱和诗文,谈佛论道。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受托书写《王安石赠太傅制词》,对他给予了客观公正和高度的评价。苏轼上书的内容,反映的都是新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人臣的忧虑,是善良之心和儒家忠君思想共同驱动的结果,因而在苏轼去世多年后,南宋朝廷还追谥他为文忠公,以表彰其耿耿忠心。</p><p class="ql-block"> 1074年(熙宁七年)七月,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知州,途中他给弟弟苏辙写了《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p><p class="ql-block">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p><p class="ql-block">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p><p class="ql-block"> 在这首词中,苏轼虽然借梦境表达了孤独迷茫,但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充满自信,这是儒家积极入世、关心国家大事精神的体现。同时对前途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用我则竭尽全力,不用我则退隐江湖)的洒脱态度,追求“身健体康,优游终生,醉以忘忧”的道家境界。</p><p class="ql-block"> 作于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更是其胸怀大志的形象写照,也因此成为豪放派的开山之作:</p><p class="ql-block">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p><p class="ql-block">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p><p class="ql-block"> 首句以 “老夫聊发少年狂”开篇,末句以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结束,整首词气度豪迈,气概非凡,充分体现了苏轼的国家情怀和追求功名的儒家思想。这首词一改五代以来词的婉约柔美、儿女情长的“香软”风格,对后代词坛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由密州写给在河南陈州的苏辙的:</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p class="ql-block">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p><p class="ql-block">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p><p class="ql-block">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p class="ql-block">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p class="ql-block">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思念和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体现了儒家的家庭理念,但诗中也萌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念头,这一形象与《逍遥游》中的列子御风而行颇为相似。但紧接着他又吟出“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许还是放不下儒生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在密州,他组织灭蝗虫、剿灭盗贼、减免税赋、修建水堤,深得民心。他将儒家入世理念践行得很好,但心里又向往庄子那样有出世的自由。这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但在苏轼身上表现得并不违和。</p><p class="ql-block"> 再看同年暮春,他登上密州超然台写的《望江南•超然台作》:</p><p class="ql-block">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p><p class="ql-block">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p><p class="ql-block"> 超然台是其弟苏辙根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为城北修葺后的旧台题写的。苏轼到密州后的次年八月,命人将其维修一新,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件实事。这又是践行儒家思想,而 “超然”却出自《老子》,体现了苏轼身上的和谐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1077年,苏轼由密州调任徐州知州,期间作有《阳关曲•中秋月》:</p><p class="ql-block">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p><p class="ql-block">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记述了苏轼与弟弟苏辙时隔多年后重逢,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明月景象,及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明月明年何处看”恰恰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在徐州任上,他组织抗洪、劝农耕桑、发现煤炭等,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政绩显赫。</p><p class="ql-block"> 由此又可看出,儒家与佛教思想在他内心的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 1079年,苏轼在湖州任知州期间又作《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p><p class="ql-block">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p><p class="ql-block">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雨后晚晴的自然景色,下阕描写湖上听筝,表达了失落与遗憾。但曲终人不见,唯见湖中数峰青,给人飘渺、梦幻的感觉,如道家追求的仙境。</p><p class="ql-block"> 在湖州,他仅待了不到三个月,就因“以文字毁谤君相”被带入京城关进御史台(乌台)大狱。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修筑了城南五六公里的长堤,以阻挡洪水进入湖州城。儒家和道家又一次在他身上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苏轼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儒生应肩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但屡受排挤的他当然想为精神寻找出路,他不断从先前哲人的经典和自身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寻求安慰,丰富自己的思想,以排遣心中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span></p><p class="ql-block"> 眉山地区自唐代以来就是佛教圣地,乐山大佛、峨眉山都在附近,而且其家庭也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苏轼的母亲程氏和父亲苏洵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家中常常供养三宝,布施财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苏轼自幼便受到佛文化的熏陶,对佛教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到黄州后,他自号东坡居士,本身也说明他对佛教理念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佛教经典如《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华严经》等他都曾阅读过,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发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与许多僧人都有交往,有的还有诗歌唱和。</p><p class="ql-block"> 在他24岁赴凤翔任判官前,弟弟苏辙曾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表达了对前路的担忧和对过去的回忆,反映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到渑池拜访过三年前进京赶考经过的寺庙后,苏轼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寄弟弟:</p><p class="ql-block">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p><p class="ql-block">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p><p class="ql-block">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p><p class="ql-block">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p><p class="ql-block"> 他在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如“飞鸿雪泥”,哪能凭它就能看出飞鸟向西或向东。此时他已经把人生无常看得很通透。他不像苏辙诗那样怀有较多的忧愁。</p><p class="ql-block">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通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实现内心的自洽;并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世人的祝愿。他就是这样一个总是输出正能量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善良与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也形成了同频共振,加之儒生的责任,使他能够把目光投射到底层。自他入仕起,他创作了《吴中田妇叹》、《荔枝叹》、《五禽言五首•并叙》、《山村五绝》、《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鱼蛮子》、《除夜大雪》等大量反映百姓悲惨的现实生活的诗篇,有的是批评新政对农民带来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到黄州后,他诗中提到的“梦”比较多。</p><p class="ql-block"> 极大可能是作于被贬第二年中秋,寄江西高安苏辙的《西江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世事一场大梦》(也有称之为《西江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州中秋</span>》):</p><p class="ql-block">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p><p class="ql-block"> 凄凉之情跃然纸上,开头一句便表达了世间万事虚幻的极度悲观思想。</p><p class="ql-block"> 作于1082年(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日的《女王城和诗》,是苏轼和潘丙、郭遘两位友人上一年诗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p><p class="ql-block">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p><p class="ql-block">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p><p class="ql-block">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p><p class="ql-block"> 描写了与老友相聚寻春的温馨场面,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欢欣,也抒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并有道家的洒脱。</p><p class="ql-block"> 传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游览黄州赤壁时所作,也是豪放派古词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 class="ql-block">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p class="ql-block">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 class="ql-block"> 尽管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意境宏大、气象高远一鸣惊人。滚滚长江亘古不息,无数风流人物成了历史的尘埃,体现了他旷达的胸襟,但骨子里还是对人生渺小发出的无限感慨。</p><p class="ql-block">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本身就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追求功名的精神,但经历乌台诗案后,徒有抱负的苏轼只能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p><p class="ql-block"> 同年,他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p><p class="ql-block"> 破帽多情却恋头。</p><p class="ql-block">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p><p class="ql-block"> 明日黄花蝶也愁。</p><p class="ql-block"> 这首呈给黄州太守的词中,再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可见,佛教的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 与庄子多姿多彩的梦不一样,苏轼这些“梦”体现的多是佛教的“空”、“虚无”、“无常”等。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不会真的变成虚无,他仍然需要寻求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