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超越,站到更高之处,——《写给教师的心理学》读后感悟

一溪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本写给教师的书,真的值得所有的教师读一读。它给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具体的理论依据。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教育工作有更多深刻的认知,你会更懂得学生,更懂得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视角。重点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同视角下高效老师的特点、以及哲学与心理学在教师专业实践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内容是各年龄阶段学生个体生长与思维成长的特点。第三部分内容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个体成功。”这一章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原因,从生理发育、心理成长方面做了分析对比,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动机 ,给了教师很多实用的建议。第四部分内容是“发展心理技能”。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布置提出很多科学的建议,也进一步阐明,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本书有许多学术用语,科学且严谨,读起来并不有趣。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拿起来就会放不下,有很多地方值得反复读一读,并付诸于行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读书的过程中,我从书中得到许多启发。在课堂纪律管理这一块,学会一招。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纪律一般不太好,老师上课只要一提问题,学生就吵成一堆“我”、“我”、“我”……孩子们有的站起来,有的蹦高高,有的甚至跑到讲台前,生怕老师看不到他举手。一般这时候,老师会赶紧安顿那个吵得最厉害的学生。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对于年幼的儿童,如果想培养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大喊大叫,老师可只提问举手的孩子。那些大喊大叫的孩子,老师尽量忽略这种行为,这样就会让他们感受到——大喊大叫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想得到老师的注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安安静静地举手。这样,课堂纪律就会越来越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如果能够创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长、发展和实现我们潜能的机会,无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如何。人本主义这一视角在学校环境中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至少让我们明白,学生需要被关注到,无论他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多么不值一提,老师们也应该用积极的目光去关注他,发现他的长处,当学生满足了被积极关注的需求,他就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理论让我反思了许久,每一届都那么几个学生,学习平平常常,又遵守纪律,从不惹事儿,他们就像透明人,存在感极低。老师的大多数精力都被那些淘气包占据了,剩下一点精力会关注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这样,淘气包会进步,学习优秀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而那些不容易引起关注的孩子,永远都是老样子,进步不明显。看完这本书,我决定关注一下那些默默无闻的乖孩子们,并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感谢他们一直以来遵守纪律,不给老师添麻烦。当这么做完后,我发现,班里所有的孩子在课堂上都绽放了笑脸,和以往面无表情大不相同。这就是本书带给我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促进个体转变,父母和老师都需要持续追求自身的发展,以防止我们把不良的行为模式传给孩子。父母和家长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们怎么样,孩子也会怎么样。所以,我们希望孩子怎样,我们就自己先做到。有时候孩子犯错,是我们大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也许孩子只是因为好奇出了错。所以,对孩子保持好奇,保持接纳,保持欣赏,去陪伴他们成长,这才是父母和老师该有的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好奇心,推动他们学习,促进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内驱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教师,我们和学生的交流都应该是智慧的,有导向性的。比如表扬学生,“你很棒,你真棒!”这样的话,比起“你今天第一个完成了作业、你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整整齐齐、你的字写得真好看……”这些具体的表扬,毫无意义。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有目的导向,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否达到了标准,下一步应该如何努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毋庸置疑,教育是充满智慧和高尚的事业,而教师是深度参与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最复杂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教育。作为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更应该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所以,无论此刻你参加工作多少年,有多么丰富的教学经验,都需要继续学习,多看书,尤其是心理学、教育学这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框架,用理论结合实际,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前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教师需要掌握的学识——“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实际不是的,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拥有长流水。看似每天的工作都是上课、判作业,但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的乐趣之一便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务。学生在变,家长在变,环境在变,时代在变,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唯一法宝,就是学习,拿起书,武装自己的头脑,然后用无穷的教育智慧去和学生斗智斗勇,在工作实践中成长,成为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