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舒心读书会第250期

杨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隅桃花源,老子的桃花源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的《道德经》;庄子的桃花源是: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屈原的桃花源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柳宗元的桃花源是: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苏东坡的桃花源是:日啖荔枝三百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李清照的桃花源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夏日绝句》;关汉卿的桃花源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窦娥冤》;曹雪芹的桃花源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石头记》;王国维的桃花源是: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今晚我们又一次走进了我们的桃花源,欢迎来到第250期舒心读书会。人常说:月过15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昨天是霜降节气,从今天起,夜清凉,梧叶黄,秋月疏桐桂子留香,清秋将尽,满地橙黄。栾树结出了无数的小红灯笼,粉黛子草在风中尽情的摇晃,摇落了一年四分之三的时光。我突然感叹:哪有岁月可回首,从来美好不长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文字是会说话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基石。5000多年前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从前车马慢,书信缓,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延续了好多年。电子产品的普及,传递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但是在情感上,拉远了心与心的距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今晚,我们继续阅读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将跟随作者的足迹了解中国的文房四宝之——笔墨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王羲之(公元321年-公元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十二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并得到父亲的悉心指导。他早年师从卫夫人学书,后渡江北游,博采众长,草书得益于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的书法技艺精湛,擅长隶、草、楷、行各体。他写‌《兰亭序》的时间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当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聚会,进行修禊(古代民俗,农历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抜除不祥)活动。在这次聚会上,各人作诗,而王羲之为这些诗作写了序文手稿,即《兰亭序》。这篇序文不仅记叙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还抒发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王羲之在三十二岁时创作了这篇序文,被认为是他的得意之作,其章法、结构、笔法都非常完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创造了多个成语,其中一些著名的成语包括‌:‌写人物的成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写景物环境的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天气的成语‌: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写盛会的成语‌:一觞一咏、曲水流觞;‌写兴致的成语‌:快然自足、畅叙幽情;‌写疏放潇洒的成语‌: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抒发感慨的成语‌:情随事迁、世殊事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又叫三月三、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上巳节源于先秦时期的祓禊求子活动,带有一定的巫术与原始宗教色彩。最初是水神祭祀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祈求水神保佑丰收和平安。汉代以后逐渐带有娱乐性质,扩展了曲水流觞、踏青等节日活动。唐以后,“上巳节”习俗逐渐变冷,宋元时代开始淡出。民国时期,中国各地还留有三月三消灾除凶的风俗。此后,“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趋向,最终“上巳”“寒食”两节并入“清明”。如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上巳节已经鲜为人知,但对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们来说上巳节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此外,上巳节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流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作者开篇一个引言后,以自己幼年的经历把笔墨历史侃侃道来,然后以幽默的:“借书方法”引出书法。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道义以及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作品。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进入中场休息——站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站桩指导语:左脚向左迈开,与肩同宽,松静站立,膝盖微曲,牙齿轻叩,下颚微收,舌抵上腭,松腰敛臀,髋关节微微往前顶,把后腰的生理弯曲拉平,眼睛微闭,脚趾抓地双手起势成抱球势。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收势。拍打自己的四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一直在不停的演进。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清光绪年间(1899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上的文字,起初人们用于占卜,祭祀算卦用的。这些文字最初并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象型成分较多。严格上来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能称得上是书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到了商朝,从甲骨文进入到了金文时期。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钟鼎文。是在秦统一文字之后,书法迎来了一个茁壮成长的时期。废除他国文字,统一字体。从这时开始,文字开始转变成为了艺术。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峄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同时他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洛阳龙门石窟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隶书由秦朝程邈从篆书简化而成,秦隶将篆书的圆变方,笔画更简便。东汉时期隶书达到了鼎盛时期。字都写在竹简,帛书上。在汉隶定型的同时,行书、草书也应运而生。由于行书、草书写起来比隶书更加方便快捷,隶书的演变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向草书方向发展,先是章草,其后是今草(又称小草)、狂草(又称大草);二是行书分为行楷,行草。三是向楷书方向发展,形成了带有隶书风味的楷书。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才真正成熟。 该时期有记录的书法大家张芝代表作《秋凉平善贴》、蔡邕代表作《熹平石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在书写的载体上,开始出现了宣纸,虽有了造纸术,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造纸费用并不低,所以纸张并未能达到普及。主要还是流行竹简,刻石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在宋朝以前,人们写字时习惯于把简犊或者是书本拿在手上写。唐朝以前没有椅子。人们一般是跪着的,一直到宋代有了桌子和凳子。宋代以前我国的家具、桌子和凳子是不配套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古人写字从右往左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竹木简牍的使用:在古代,尤其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使用竹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简牍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由于打开卷册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因此书写也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汉字结构和书写习惯:汉字的笔顺通常是从上至下、从左到右,但如果从右往左横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字的美观。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便于笔势的连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尊卑思想的体现:古人以右为尊,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古代社会等级分明,右为大,左为小,成语“无出其右”就是已经在最右边,不能再超过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实际的书写便利:在没有桌子的情况下,古人写字时手持简牍,右手执笔,左手持简。右手写了一竖行,左手放一点,竹简垂下一点,正可以凉干刚写好的字。因此,从右向左写字,是为了方便左手放置简牍和右手执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周王赏赐何贝30 朋(朋:古代一种货币单位),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何尊铭文记述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迁都等西周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与《尚书》之《洛诰》《召诰》中的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迁都于洛邑。这里便是“天下的中心”,即“宅兹中国”在洛邑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尊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是一件盛酒的容器。酒器是当时贵族的专用器具。 1975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周成王迁都于洛邑作为天下的中心,即“宅兹中国”的功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中国邮政集团的标识“中”字的设计也来源于何尊。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篆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形式,起源于甲骨文和金文,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式,而小篆则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由丞相李斯整理并推广的。小篆的字形结构呈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线条粗细变化不大,用笔中锋圆转,具有遒劲、圆润的美感,被誉为“玉箸篆”。 篆书的特点在于因形立意,即字形往往由形体意义构成,看起来古拙典雅,耐人寻味。大篆中的象形字形态千变万化,直至小篆时期才趋于统一。篆字的书写以曲笔弧线为主,笔画圆润、厚重、沉着,结体平正,横必平、竖必直。整体呈现出方中有圆的特点,凸显稳重庄重之美。篆书还强调左不见撇右不见捺,笔画之间起止藏锋、粗细均匀,没有撇、捺的出现,体现出曲线优美、不露痕迹的特点。篆书的运笔方法要求始终保持中锋,把握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通过流畅自然的书写方式展现字体的美感,常被用于刻石、印章、书法艺术作品。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而产生的字体。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分为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两种,秦隶是秦朝时期由程邈整理的,汉隶则在西汉初期沿用秦隶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点画的波尾写法。隶书的特点是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笔画之间的间距较小。隶书的线条硬朗有力,笔画粗细明显,给人一种稳重、庄重、大气的感觉。每一笔都显得非常有力量,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书法家的气魄。隶书的结构非常严谨,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和长度都有严格的规定,整体呈现出了一种严谨紧凑的美感。隶书的笔画多为直线、弯线相结合,有很多横平竖直的笔画,整体看起来非常工整。在书写时,笔画的起笔、落笔、断笔和顿笔都有明确的规定。在隶书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端庄大气、优雅舒展的美感,常被用于篆刻、匾额等书法艺术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自由、最潇洒的一种字体。草书的特点在于字形简化、笔画流畅、线条多变等。草书在书写中运笔较为放纵,不受严格的规矩束缚,往往能体现出书法家的个性。草书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些部分,笔势变化丰富。例如,狂草中笔势狂放不羁,体势连绵,有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的特点;今草的笔势相对较为流畅,去掉了带有隶意的波磔,笔画更加简省、更多牵丝萦带,由字字独立变为上下字牵连。草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不同形式。章草笔画生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草则笔意奔放,且气势万千。草书因其自由奔放、笔势狂放不羁的特点,常被用于书写书法作品和个人书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2月)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张迁碑》篆额题“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高292厘米,宽107厘米,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共567字,字径3.5厘米,隶书;碑阴3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共41行323字,隶书,字径3.5厘米。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品。它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落笔稳健,可谓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石门颂》(全称为《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后世简称为《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是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汉中博物馆。《石门颂》歌颂了东汉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楗为(今属四川乐山)人杨孟文“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的事迹。整块摩崖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题额高54厘米。《石门颂》多用圆笔,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瘦劲,飘逸自然,素有隶书中的草书之称,是汉隶中的精品佳作。《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是汉代颂体代表作。现收藏地汉中博物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隶书之所以受人喜欢,主要因为它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隶书的几个显著特点:艺术风格、文字结体和点画特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飘逸灵动、易于学习、宁静安祥。这些特点使得隶书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的独特魅力使得隶书在历史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秋天,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在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和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观白居易的露似真珠月似弓和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看元稹的遍绕篱边日渐斜和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望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和辛弃疾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一幅幅秋水长天,岁月静好的完美画卷,让我们更加懂得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静静的读书,好好的生活,读书是灵魂优雅的行走,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最好的独处。“点亮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让我们一起在书籍中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