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主街24号的老四中</p> <p class="ql-block">四中前身原道中学,最老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两幢教学楼之间距很宽,还装有篮球架</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市北高中大门</p> <p class="ql-block">那是1964年9月1日,无锡市四中开学第一天,我们58位同学坐在初一(3)班的教室里,满脸稚气,开始聆听老师的教诲。谁也没想到,同学一场,60年后会怎样。</p><p class="ql-block">四中是无锡市北片最好的中学。这所创办于1934年教会学校,经过前辈的草创,筚路篮缕,至1956年正式命名为市四中学。到上世纪60年代已是一所教学质量十分突出的完全中学,每年都有考取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无锡市教育局为了办好这所中学,向四中在师资、招生等方面给予倾斜。名师很多。1964年,北片许多小学的尖子生、好学生被尽足给了四中。</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在50年代后期开始上学的孩子,大都在弄堂小学。我所在的长安桥小学原来是钱家的祠堂。教室矮小、逼仄。进了四中,像是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四中的校门是在民主街24号。进校即是两排冬青树和大雪松、廊棚,有外操场、内操场。教学楼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宽。我所在的教学楼青砖墙体是仿苏形制,二楼是高二4个班,一楼是初一6个班中的4个班。教室宽敞明亮,高高的上下玻璃窗,所坐的是台椅连体的,不再像小学时需划三八线的课桌。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房、医务室、实验室、图书室等。教学环境与小学相比,有天壤之别。同学们从来没有在这样大、这样好的校园环境里待过。刚进学校时,赵雨铧等一些男同学在课间,经常在校园里玩捉迷藏游戏,从大操场到小操场,东奔西跑,嬉戏吵闹。往往等到上课铃响,进教室后,头上出汗,心思还没有定下来。说是上中学,好像是找到了一个更加好玩的地方,使得玩心大发。</p> <p class="ql-block">在初二3班教室门口,前排左起,蔡叙兴,钱福璋,后排左起金山,谢煜梁,陈平老师,陈国良。</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沈家媛,陆志勤,后排左起魏蓓珠,徐爱华,范燕新</p> <p class="ql-block">校园的活跃气氛也是令人意外想不到的。从初中开始,学校就组织有各种兴趣爱好小组。一般下午一节课最多两节课后就开展活动。有球类、棋类。此外有装矿石机的,有少数人学航模的。学校的体育比赛活动频繁。一次省乒乓球队在学校大礼堂也即是食堂进行表演比赛,挤得水泄不通。从大环境而言,“文革”前整个学校的体育都是搞得有声有色,蓬蓬勃勃,十分热火。鉴于50年代向苏联学习的体育劳卫制在60年代初中断,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差,国家提出“身体第一,学习第二”,这在“分数第一”的当下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从对青少年处于长身体发育之时这点来说,是有益的。</p><p class="ql-block">学校对教学质量抓得很紧。初中一年级的老师,除顾莉芬教语文外,有数学居菊芬、生物王禹忱、劳动苏式、体育翟顺德、英语许明海、地理戴伯勋等。到了初二,由平正华任班主任,南通人,因病后由总务处的陈平代理。数学改为唐挹清,体育改为陶豪伦,又有物理张洪元等。印君容一直教音乐。有时有短暂的代课老师。如瞿文渊教语文,廉乐凯教英语。这些老师十分认真、敬业,有的生动,有的清晰,有的逻辑性强。再也没有小学时老师向学生头上扔粉笔盒的事情发生。最多只有王禹忱老师用调侃的语言讽刺不听话的学生。初一班主任顾莉芬,于1956年到四中,其时23岁。几十后,学生还一致公认她是学校里清秀貌美、气质高雅的一位。1964年9月任教我们班时,31岁,已是有三个女孩的母亲,第三个才生不久。她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对学生孜孜不倦。金山的一篇作文,不足千字,却作了大段的批示、眉语,其核心是要求朴实。她不顾家庭负担重的拖累,利用下午课后,走访了大部分学生家庭。特别是对一些功课落后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初二时的陈平老师则善于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为同学们拍照。这些初中部的老师之间保持了几十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顾莉芬老师和丈夫钱老师,及三个女儿。她教我们时,身影相貌即如此清秀,美丽。</p> <p class="ql-block">学校注重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但到了1965年初二时,教育界“左”的倾向愈深,也反映到学校里,如课文与作文题材的选择趋于政治化,而减少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份量。忆苦思甜的阶级斗争教育几乎每个班级都搞。对学生越来越讲究唯成分论,出身不“好”考不上大学。入团的首先是家庭出身工人、贫农,最好是干部子女。其中当然有优秀分子。问题是一些学习成绩差、甚至留级一、二年的,却因出身“好”而首先入团,这带来不平等、不公平。这种精神特权会给其他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并造成矛盾。这实际上是有违“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许多学生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未能深入剖析到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文革”开始。6月,学校里学生停课“闹革命”,批斗领导、老师、学生,并开始出现打架、武斗。直到1967年,发展到高潮。各种乱像发生,使得一部分学生卷入,另一部分学生逃避逍遥在家。而打人的恶习风气一直带到下乡后的农村。至今还听到自诩打人凶狠的“本事”。直到“文革”结束,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使得有些人再也不愿与同学们见面。而参与者少有深刻反思与道歉的。试问,谁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当你在批判、打骂甚至拳打脚踢老师、同学们时,那怕是在农村面对农民,怎么下得了手?起码,这是不人道的。这实际上是“文革”前阶级斗争教育的延续影响。</p> <p class="ql-block">1966年,前排左起蔡叙兴,谢煜梁,后排左起金山,杜宝昌,尤宗翰,陈国良,张永强,梅秋良。</p> <p class="ql-block">8人在太湖边,胸口都戴了毛主席大像章。</p> <p class="ql-block">女生在蠡园,前排左起彭时玲,沈家媛,荣永芬,陆志勤,梁薏楠,王丽华,平正华老师,后排左起梁汉丽,鲍三媛,徐爱华,高颖,范燕新,高茂珍。</p> <p class="ql-block">女生在太湖边,人员同上,前排右一蹲者为平正华老师。当年,老师陪学生一起走那么多路。</p> <p class="ql-block">左起尤宗翰,陈国良</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上山下乡运动席卷来临。班里同学开始四散分离,赴苏北插队、插场,有的回老家务农,或随家下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从此踏上社会,开始品尝人间的甜酸苦辣。班里较为集中一点的,一是在射阳新洋农场,一是在阜宁县。我曾到远离80里地的阜宁三灶公社支汉山所在男生组去过,也曾到离10里地的益林公社梁汉丽女生组去过,尤以女生组生活困苦。在农场的金山因文学创作,春节回家时,我常去会谈聊天。</p><p class="ql-block">一晃在农村10年,1978年、1979年,知青全部回城。我高考回到无锡,当即到母校去看望顾老师,并见到王禹忱、陈平等老师。由于忙于学习、生计,只是偶尔与个别同学相聚。女同学鲍三媛调入统战部,与我同一大院,是我见到较早的女生。</p> <p class="ql-block">下乡前的合影,前排左起范燕新,沈家媛,杨小梅,后排左起俞旦华,张锅娣,魏蓓珠</p> <p class="ql-block">我班同学下乡在三里桥开船前码头上,</p> <p class="ql-block">到了1991年,已是40周岁,我这个当年的班长有了召集全班聚会的想法。尽管在“文革”中我曾遭受过冲击,但“相逢一笑泯恩仇”,新的一页需重新打开。我遂开始联系各个同学,并由在四中工作的蔡叙兴从档案中找出同学名单,按名单寻找单位、电话、地址等,由高茂珍印成通讯录小本子,联系时人手一册。最终于1991年12月1日,在通运路醉月楼举行第一次聚会。这在四中班级中,是属于最早发起聚会的之一了。我特地请单位里的摄影师高兵来拍照,留下我们尚存青春气息的珍贵合影。这次聚会人数众多,气氛热烈,有歌有舞。许多同学自1966年后,就再也没见过。男女生之间更是如同陌人。这次聚会前为了联系,以及聚会后为了送照片,我骑了自行车,跑了不少地方。去高茂珍、吕筱兰单位。过铁路去刘家源的纸盒小厂,刘于3年后去世。去国棉四厂找到华惠群,不肯参加。找到薛子平单位,忙。找到马明林,他曾来过我单位,可始终未肯与大家见面。去江南航运公司见过刘宁,但后来再也联系不上。去过孙志萍的工厂,在五里新村温巷见到沈家媛。没来的朱德安却在多年后偶然遇到,后还曾为聚会唱过歌。</p> <p class="ql-block">1991年11月,在醉月楼屋顶第一次合影,23位女生,23位男生。</p> <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1日,男生。谢煜梁到会后提前离开。前排右三程海良、后排左二徐剑明,后再也没参加聚会。二排左二刘家源1994年去世,左三朱清源2014年去世,后排左四支汉山2023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女生合影,均为靓女。缺彭时玲、徐燕琴2人。后排右二许三媛后在江阴,再也没来过。</p> <p class="ql-block">向女生敬酒,左侧梁汉丽,右侧张锅娣,我当时还是络腮胡子</p> <p class="ql-block">此后,班内联系趋于正常,过年时常到我单位会议室小聚。后来又曾多次在阿福楼、香满楼等饭店吃年夜饭。远在河北张家口的谈华几次回锡,也曾相会。程海良在望亭,自第一次后因病再也没来过,几位同学曾先后去看望过他。我退休后返聘,单位迁移多次,同学们随地而来。有一次曾在薛汇东故居我单位小食堂吃馄饨,请顾老师也来,还帮她打包带回去。每一次聚会,开心快乐。此后过年聚会成为惯例。魏蓓珠等也作过东。至于同学间的小聚会时常不断,多以相约到景区游玩为主,尤以高茂珍、梁汉丽最为热心,付出最多。同学聚会加强了沟通联系,增进了友谊。同学间亲密和谐,一点没有像有的班闹不团结现象。</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代后期,谈华回锡,在南吊桥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我,谈华,尤宗翰,金山,支汉山</p> <p class="ql-block">2004年,校庆70周年,我们有不少同学参加,并与顾老师、唐挹清老师合影。唐老师在95岁去世。2013年春节,顾老师80岁,由周力大夫妻作东,在鼋头渚横云饭店请客,同学们献上鲜花。这情景,我写了散文发表在报纸上。2014年9月,同学们在古罗马饭店同贺进校50周年,谢煜梁作东,顾老师也参加。朱清源当月去世。10月,母校80周年,顾老师与我班同学参加,我还见到欧阳儒昭老校长,苏式老师等。2016年4月我妻子去世,顾老师对我愈加关心爱护。我在单位食堂自费请客,她也来,反复讯问我的生活。这一年5月,开始组织老四中徒步队,最先即以我们班为主。以后,每次都有班内同学参加,就如一次聚会,徒步队走遍了城乡,至2024年达一百多次,发展至一百五六十人。2017年,由我和各班召集人发起67届高中、初中生在母校聚会,算是纪念毕业50周年,虽无真正发过毕业证书,但聚会取得圆满成功,当年的多位老教师与各班合影。是年,肺癌晚期的印君容老师在去世前还举办音乐会,许多学生,包括顾老师,都去参加。我曾写两篇悼念她去世文章,刊于民盟杂志。2018年,我在家包馄饨,招待三十几位同班同学,顾老师第一次上我家,师生同乐,欢欣鼓舞。2020年8月,我肺癌开刀,顾老师由女儿陪同前来看望,是第二次上我家,已是87周岁。此后,她有许多次电话来关心问候。2021年,我在迎宾楼举行答谢仪式,11桌,顾老师、孙俊华老师参加,热闹非凡。2023年,顾老师90岁,学生们想为她操办大寿,就是不同意,经我婉转商量,用我出书献礼的方式来代替,算是同意,在母校阶梯教室隆重举行,由初中部三个班级及有关客人参加,刘丽平书记、朱涤华老师也参加,校理事会全力支持,朱德安等唱歌,有大合影,又有分班合影,学校提供吃生日面。这样别开生面的寿庆办得极有意义,顾老师满意之极。一个优秀的老师,能让学生受益一辈子;一个记恩的学生,能给老师一辈子温暖。是年,同班好友支汉山去世。</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我所著的《诗和远方》出版,即刻送到顾老师家,亲切依旧。10月4日,母校90周年校庆,隆重热烈。此前,学校邀请老教师到母校相聚,当年的许多老师已不见,顾老师也因不便走动而未能出席。校庆日,只有认识的王承达、王睿老师参加。看到有不少班级去了二三十人,以往我们班聚会都能达到三四十人,却因身体等原因,只有去了18位。但毕竟为校庆高兴。我做了美篇,让同学们和顾老师能看见。这一美篇汇总了55个班级的同学影像,获得了1.2万阅读量。</p> <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70年校庆,第二排左三唐挹清,左四顾莉芬</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男生</p> <p class="ql-block">2007年11月17日,赴常州参加荣永芬儿子婚礼,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29日,在我单位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3年春,在鼋头渚,同贺顾老师80寿庆</p> <p class="ql-block">男生</p> <p class="ql-block">女生</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在古罗马,进校50周年,与顾老师一起合影。21位女生,21位男生。前13年,是23+23。第三排左二薛子平为不常见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左起蔡叙兴,我,顾老师,高颖,鲍三媛</p> <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80年校庆,在新校园里</p> <p class="ql-block">2016年春,在我单位院子里合影,共35位。</p> <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上旬,在我单位小院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7日,在市北高中联谊会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1日,由我班同学组织发起徒步活动,成为老四中徒步队的刍形</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沈家媛,高茂珍,郁有满,后排左起钱福璋,蔡叙兴,冯岩松,赵雨铧,支汉山</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15日,第二次徒步</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22日,同学从大桥公园至宝界桥。</p> <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印君容举办音乐会,我班与顾老师出席</p> <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22日,组织同学到老四中怀旧寻梦,在大操场,背景为天主教堂,我摄。</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5日,渤公岛</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16日,参加市万人万步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三同学在市徒步活动中获得奖牌</p> <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在母校举行67届毕业50周年聚会,师生合影。前排左起沈惠娟,李惠霞,王睿,王禹忱,印君容,叶其荣,第二排左四顾莉芬</p> <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16日,在我单位聚会合影,背景薛汇东故居</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我班属虎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插队三灶公社同组知青同学</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4日,在樱花谷</p> <p class="ql-block">2018年夏,顾老师和同学们到我家吃馄饨,合影</p> <p class="ql-block">女生</p> <p class="ql-block">男生</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28日,在荣毅仁纪念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9日,大剧院金城湾</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8日,薛福成故居相聚。</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29日,在新洲花园</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4日,在蠡湖大桥</p> <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30日,走高子水居</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9日,在太湖大堤</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7日重阳节,登锡山</p>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21日,走北塘运河</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8日,为迎接同学们70寿辰,在南长街香酥鸭店运河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1日,在大桥公园</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22日,顾老师亲自登门看望手术后的我</p> <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30日,状元古道,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4日,再踏高桥,在茂新二厂</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7日,在迎宾楼举行11桌答谢宴会,我班共3桌,一起欢聚</p> <p class="ql-block">2021年春,应荣永芬同学邀请赴常州参观杜鹃花展,并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参观</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4日,我在母校讲课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日,伯渎公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1日,看望梁汉丽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19日,雪浪科技小镇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春,顾老师90寿庆,在学校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向老师献书</p> <p class="ql-block">结束后女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8日,东大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31日,长广溪</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6日,在蠡湖</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0日,梁溪河北岸</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7日,运河汇</p> <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旦,大溪港</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迎宾楼</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8日,吴塘门</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日,渤公岛新貌</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日,东蠡湖行</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4日,江阴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日,双虹路马鞭草地</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2日,谈村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8日,第100次徒步活动,管社山庄赏荷,班级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徒步与第一百次徒步者</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8日,大渲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校艺术展,我班同学在台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4日,90年校庆,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教室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生在书屋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1日重阳节,在梅园</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3日,村前参观,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十载恰是一甲子。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不知多少变化。似乎一切都烟消云散,又似乎当年的情景仍在。青葱少年已白发苍苍。同学只会越来越少。活着的还能相互牵挂、惦记,还盼望着能相聚一起,有说有笑,这该是越来越珍贵的事情了。唯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深爱不舍,唯愿同好!我们应该为这60年来的不易,为晚年开心的自己,高唱赞歌!</p><p class="ql-block">诗云:</p><p class="ql-block">遥想昔日嬉戏儿,入校满园玩不休。</p><p class="ql-block">风云突变似惊雷,众鸟分飞难相求。</p><p class="ql-block">沧桑怎俘少年心,鬓毛已白盼春柳。</p><p class="ql-block">六十岁月逝如流,师生情义心系久。</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p> <p class="ql-block">照片由梁汉丽、马嵩生等同学提供,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