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鳩村赏红叶——第329次户外活动纪行

光明磊落

2024年10月26日,我们映山红群一行11人,在群主的组织带领下,自驾赴石斑鸠村爬山,欣赏红叶。 石斑鸠村隶属于章丘区文祖街道,其南、东、北三面,分别被高耸的斑鸠峰、马鞍山和雄峻的桑黄岭环绕,只有村西是一个谷口,一条弯弯的山路与021乡村公路连接,是这个小村出山的唯一通道。村中的房屋就是在山坳中借山势建成的,形成阶梯状。 <p class="ql-block">  据《章丘区地名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部分移民迁此定居,见村西北有一酷似斑鸠形的石崖,遂取村名为石斑鸠。</p><p class="ql-block"> 据村民讲:斑鸠峰的西南侧原有一块巨石突出山崖,恰似一个尖尖的鸟嘴,可惜多年前已经坍塌崩坏,现在已经看不出当年酷似石斑鸠的模样了。</p><p class="ql-block"> 石峰壁立凸起,雄奇壮观,这就是现在的斑鸠峰。</p> <p class="ql-block">  但据民间传说,石斑鸠村的实际建村年代则更为久远。石斑鸠的村名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姜太公——姜子牙所赐。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造成了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恶化,平民纷纷造反,全国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为避战争之苦,百姓纷纷逃进深山。这时有三户韩姓人来到这大山沟里,开始开荒种地,一到秋天漫坡都是红彤彤的高梁,于是起村名叫“高梁峪”。</p><p class="ql-block"> 后来村子逐步扩大,已有十几户人家,但收成却大不如前。一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此村,见人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便上前询问原委。得知原因后,老者捋着胡须朝山谷环望片刻,说:“此乃高粱峪的村名所至也。高梁乃鹁鸽之食,叫此村名岂能不受鹁鸽村人之挟。”原来,刚进山口处有个村庄叫“鹁鸽崖”,鹁鸽食高粱,致使高梁峪村收成大大减少。人们忙问可有破解之法,只见老者朝村北的悬崖之上凝视良久,嘴里喃喃道:“斑鸠与鹁鸽只能抗衡,在前面加石即可强村。此村应改叫‘石斑鸠’也。”话音刚落,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但见村北山崖断裂,露出一红嘴、伸爪、欲飞的石斑鸠。人们都惊呆了,等清醒后再寻老者,早已消失不见踪影。后来才知道,这位老者便是姜太公,到处走访体察民情,救人危难。人们得知是姜太公将“高梁峪”改村名为“石斑鸠”,再也无人敢欺辱其村,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章丘一带便留下一个风俗,认为姜太公到过的地方就可逢凶化吉。于是盖屋上梁时,便在梁上写上“昨日太公从此过,他说今日上梁吉”或是“太公在此”等字样,此风俗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9:00到达了石斑鸠村,将车停在村中的广场上。</p><p class="ql-block"> 进村看到石斑鸠村确实是一个原生态聚落,石屋、石道,古村、古庙,处处显示古朴之美。</p> 这是村庙,但大门紧锁,看不见里面的光景。门前竖有一块2018年6月立的慈善碑,记载村庙始建于明朝年间,于2005年和2017年村民捐款进行了修缮。 村内的这口古井,双口并列。据村民讲:这井水从来没有干枯过,四季流水潺潺,独泉成河。村民祖祖辈辈都是喝这井水生活的。现在已经在井口上安装了铁盖封住,安装了潜水泵,有两根水管,村民前来挑水,推上电闸,水就被抽上来了。 这石墙体上镶嵌有一个佛龛,我掀开黄色的门帘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时,正好有一妇女走过来,摆放在门口两块“旺旺饼干”。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神位?”回答说:“是关爷!”。那这就应该是关帝庙了。 我们按照热心村民的指点,穿村而过,从桑黄岭的南端上攀,欣赏红叶。<br>  霜降刚过,一年一度的赏红叶正当时。刚一出村,大片的红叶就映入了眼帘。近处路边的黄栌叶红艳鲜活,远处山头上红叶连片,像是一个巨大的红绒绣球。中间沟峪中已经落叶的柿子树上,黄澄澄的柿子挂满了枝头…… 我们沿路拔高上山,就仿佛进入了红色的海洋,满眼都是红彤彤的黄栌红叶,整个山头被红叶装扮得分外妖娆,呈现出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色。山坡上的红叶娇俏动人,簇簇怒放,煞是好看。 红叶漫山遍野,枝叶原始天成,红得耀眼,真的是山色如画,让大家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继续上行,人在高高的黄栌红叶下穿行,亮光透过斑驳的红叶,让看到的一切都变成了红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犹如置身仙境一般,让你不得不心醉。 这尚未全部变红的叶子,黄、红、绿相间,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也是别有韵味。 极目四望,一面面坡,一道道岭,都是一片片、一棵棵的红叶。成片的像一朵朵艳丽的云霞,单棵的则像一把把巨大的红伞。 我们爬上马鞍山的山梁,经过在半山腰的红叶中一阵横切,绕到了马鞍山主峰西侧的山脊上。 沿着山脊前行,迎面是一座石崮山头,我毫不犹豫地爬上顶端,让同行的好友给我拍照留念。 站在山顶,远远看到对面的高耸的山头上,模模糊糊地像是一道笔直的石寨墙,莫非那山顶上有古山寨?由于较远,今天是没有时间过去了,以后一定找机会再来,爬上那山顶一探究竟。 我们攀爬上山顶,看到另一侧的山坳里也是一棵棵的黄栌树散落其中,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的红叶,绯红艳丽,竞相争艳,一片热烈奔放的醉人色彩。 山顶上这片近人高的旱芦苇,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像狐狸尾巴一样的花穗,煞是好看。 山顶上一个个随风而动的“大风车”,也形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巨大的塔筒高耸入云,三片巨大的叶片在风的作用力下缓慢旋转,搅动着气流发出"呼-呼"的声响。 沿着山脊左转,前行一阵,我们已经来到了斑鸠峰的上端。斑鸠峰西侧的山坳中依然的红叶漫漫,把整个山坳点缀的如诗如画,呈现出层林浸染的景象。 友友为我拍摄的视频,配上汪国真《山高路远》的诗句还是很贴切的。<br> 如果远方呼唤我,<br> 我就走向远方!<br> 如果大山召唤我,<br> 我就走向大山!<br>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br>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我们担心斑鸠峰尽头的断崖无法下行,便左转,从斑鸠峰的一侧寻路下山。 下山后,我们赶到文祖街道的“晟悦宴”饭店,豪气的群主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特别是那盘量大味美的特色红烧肉,让大家赞不绝口。 我们映山红户外群,因大多数群友都进入了照看孙子、外甥和照顾家中老人的阶段,已经没有时间参加活动,这次能够同时有11人同行已经是非常难得,故群主提议大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