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和精彩的展览,是了解青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青州属于上古九州之一。青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其地理疆域几乎囊括整个山东半岛。青州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创始于南朝刘宋,历北魏、东魏时期发展,唐宋时期是龙兴寺的鼎盛时期,明代洪武年间湮灭。199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发掘北宋末年或金朝早期佛教造像窖藏一处。清理后出土各类佛教造像600余尊、钱币142枚、陶瓷器2件,其出土佛造像数量之大,雕刻之精,贴金彩绘保留之完整,时间跨度之长,前所未有。</p><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新馆展览区分为青州历史展厅、龙兴寺佛像展厅、有邻衡王府展厅、香山汉墓陶俑展厅、石刻艺术展厅、陶瓷展厅、书画展厅和临时交流展厅等8个展厅,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东汉宜子孙玉璧。</p><p class="ql-block">1982年出土于青州市谭坊镇一座甲字型大型墓葬。玉璧由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其下为圆形,内区饰蒲纹,外区是螭虎纹。廓的部分为两条透雕龙出没祥云之中,二龙之间用篆书刻"宜子孙"三字,是“长宜子孙”的简称。玉碧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充满动态和灵气,堪称汉代玉器的上乘之作,以形体大,雕刻精湛而著称,是国内罕见的刻有汉字的汉代大型馆藏玉璧。</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明代赵秉忠的状元卷。</p><p class="ql-block">明朝万历二十六年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以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卷一共19折,每一折都是8开纸大。用黄绫子装裱,上边一共有2464个字。从卷首上可以看到有朱笔题写的“第一甲第1名”。</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龙兴寺佛教造像。</p><p class="ql-block">1996年青州出土了600多尊龙兴寺佛教造像曾经轰动海内外,成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西方学者称之为一次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这些佛像跨越北魏至北宋,将近500年,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平雕等多种技法,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分为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等质地,包括佛、菩萨,力士、供养人,罗汉、飞天等几种类型。</p><p class="ql-block">这是展厅门口的北齐龙兴寺微笑佛造像,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p><p class="ql-block">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通高200厘米,石灰石质。菩萨头戴宝冠,黑发顺肩部下垂。面相丰满圆润,柳眉高鼻,杏眼长目,嘴唇上翘,呈微笑状,神态庄重宁静。菩萨的两臂已失,被专家们誉为“东方维纳斯”。 </p> <p class="ql-block">东魏贴金彩绘左协侍菩萨</p><p class="ql-block">残高:36厘米,高浮雕,石灰石质。为一铺三身背屏式造像的左胁侍菩萨。面含微笑,丹凤目,头顶饰一环形花冠,额前长发梳成五个圆瓣,脑后长发分成两条发辫沿双肩垂至上臂,并在双肩部各饰一圆形发卡。颈佩贴金项圈、璎珞,身着天衣,披帛沿双肘下垂。衣饰黑彩,头光浮雕莲花。</p> <p class="ql-block">和合之美</p><p class="ql-block">巧妙的构图是龙兴寺遗址出土造像的一大特色。莲瓣状的背屏上高浮雕主尊佛像与二胁侍菩萨,或只雕出主尊;背屏上部飞天环绕宝塔或龙、宝瓶飞舞,下部主尊两侧道劲有力的龙口衔莲花、莲叶、莲蕾形成胁侍菩萨基座;背屏空余部位浅浮雕或彩绘造像头光、身光、火焰纹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构图内容和形式有少许改变。这种艺术形式将佛教经典的内容集中展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佛教造像匀称挺拔的身姿,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所重视的潇洒和飘逸。</p> <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出土的佛像大都面带微笑,被称为“青州微笑”。从这些佛像的微笑中能看出其内心的愉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