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我们一行四人於2024年8月3日至8月9日,在北疆进行了为期七日的自驾游。游览了那拉提草原、霍尔果斯口岸、赛里木湖、独山子大峡谷、独库公路0公里</b><b style="font-size:15px;">(北疆篇•上卷)。</b><b>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天山天池、新疆国际大巴扎</b><b style="font-size:15px;">(北疆篇•下卷)</b><b>等。为了记录美好行程,精彩瞬间,借助《美篇》平台,将北疆之旅制成上、下卷,以作永久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石河子市</b></p><p class="ql-block"><b> 石河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直辖县级市,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介于北纬44°15′43″~44°19′13″,东经85°59′12″~86°08′13″之间,下辖乡级行政区7个,包括2个镇、5个街道,面积6007平方公里,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合署办公,实施“师市合一”的管理政策。石河子因石因河而得名。1976年1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河子市。2022年末,垦区总人口76.11万人。石河子市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居住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土家族、满族、俄罗斯族等38个民族。市人民政府驻北三东路1号。</b></p> <p class="ql-block"><b> 石河子是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气候,是霜冻灾害的多发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冲积洪积平原、风积沙漠区。山区、丘陵区分布有辽阔的草原,是良好的牧场。其他各区,昔日或为荒原、苇湖,或为碱滩、荒漠,现多已开垦,成为主要的农耕区。水土光热条件良好。石河子早年人烟稀少,多为戈壁滩。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进驻石河子一带屯垦,开始建设石河子新城。1976年1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河子市。</b></p> <p class="ql-block"><b> 石河子市农业以棉花、大豆、小麦为支柱产业,在工业上,氯碱化工产业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以新材料产业为工业经济重要支柱,同时形成了以纺织、光伏、煤电铝及高性能铝基电子材料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年石河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4.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697元。</b></p> <p class="ql-block"><b> 石河子市交通便利,已发展为天山北坡综合交通枢纽,到2021年底,石河子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3655公里,石河子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734公里,市内运营公交线路29条,公交车辆402辆,拥有兰新铁路、天业铁路和石河子火车站,以及石河子花园机场。石河子市完全由军人选址、设计和建造,被称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军垦文化是石河子文化的重要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反映军垦历史的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位于中国新疆石河子市北三路,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筹备处。2004年,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在基础上扩建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2008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命名为兵团爱国主义和屯垦戍边传统教育基地。同时,该博物馆还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6年12月,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截至2017年5月,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703平方米。该博物馆收藏了各类文物5000件和军垦文物4000件。其中,有29件军垦文物被评为国家一级珍贵革命文物,3件被评为国家一级历史文物资料,2件被评为二级古代文物,24件被评为三级古代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2018年4月13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2022年8月,该博物馆入选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场馆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三大展厅</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占地约460平方米,分三个展厅。</b></p><p class="ql-block"><b> 进门的左侧为第一展厅,为“古代石河子”。该展厅陈列着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铜器等百余件。进门往右拐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军垦事业“辉煌的历史”。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紧挨着的是第三展厅“足迹在延伸”,主要陈列着垦荒时期军垦战士劳动、生活的照片,以及中央领导人来石河子视察的照片,共80余幅。军垦博物馆展示了石河子从古到今的发展足迹,特别是近四十年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四大部分</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由序厅、基本陈列、虚拟现实多媒体播放厅、半景画四大部分组成。</b></p><p class="ql-block"><b> 前言,兵团14个师简介,大型玻璃钢仿铜浮雕《天山胡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分布图、二军、六军进军新疆示意图及沙盘组成的序厅气势恢弘。</b></p> <p class="ql-block"><b> 基本陈列分为:军垦序曲、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三个队的作用、继往开来再铸辉煌、亲切关怀、王震将军办公居住场景复原、半景画《屯垦戍边》、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辉煌成就的虚拟现实演示播放厅十大部分。共展出实物900余件,图片1000余幅,展线1000多米。为营造逼真的视觉效果,陈列采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布展方式,运用场景复原、等比例微缩场景、人物雕塑、硅胶人物像、油画、国画等艺术手段,再现了兵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b></p><p class="ql-block"><b> 虚拟现实多媒体播放厅通过虚拟现实,三维立体图像再现当年军垦的场景。</b></p><p class="ql-block"><b> 半景画还原了当时军垦的场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b></p><p class="ql-block"><b> 中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地处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距乌鲁木齐市97千米,距阜康市区37千米,天山天池湖面海拔为1910米,天池所在的博格达峰主峰海拔5445米,景区总面积548平方千米。</b></p> <p class="ql-block"><b> 景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促,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高,海拔800-5445米,最大相对高差4645米。景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牦牛、金丝猴、雪豹等动物,有新疆方枝柏、天山云杉、天山雪莲等植物。冰川是景区水文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中博格达峰有现代冰川54条,天山天池保护区内有冰川32条,同时有三工河、四工河、水磨河3条水系以及大小湖泊12个。景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促,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高,海拔800-5445米,最大相对高差4645米。景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牦牛、金丝猴、雪豹等动物,有新疆方枝柏、天山云杉、天山雪莲等植物。冰川是景区水文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中博格达峰有现代冰川54条,天山天池保护区内有冰川32条,同时有三工河、四工河、水磨河3条水系以及大小湖泊12个。</b></p> <p class="ql-block"><b> 天山天池是西王母道教文化的传播之地,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到了清代、民国年间,天山天池已成为新疆道教中心、文化聚集地。清末民国年间,天池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瑶池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新中国成立后,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的流传几经波折,后改革开放使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重新被激活。天山天池景区布局及结构可分为天池景区、灯杆山景区、马牙山景区、娘娘庙游览区、博格达峰景区、白杨沟景区、花儿沟景区、水磨沟景区、北部梧桐沟沙漠景区。其中天池景区、灯杆山景区、马牙山景区、博格达峰景区、白杨沟景区、花儿沟景区以及水磨沟景区以其主要景点命名。娘娘庙游览区主要有王母祖庙等景点。北部沙漠景区主要有唐朝路等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道教文化</b></p><p class="ql-block"><b> 天山天池是西王母道教文化的传播之地。西王母最开始出现在上古神话和《山海经》中。到了汉时,西王母已演化成为女仙首领,这时候民间祭祀西王母的习俗更盛,西王母文化逐步完善。东汉时期,道教产生,西王母文化迎来宗教化、神圣化时期。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尊为道门天界之首,供奉膜拜。汉唐西王母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西王母成为道教主神,瑶池被不断丰富,成为西王母召开蟠桃盛宴的人间花园。唐代,西王母、瑶池有了更加多样的表达形式。金、元时期,西王母道教文化具象化,并为民间信仰提供了载体。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清末民国年间,天池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瑶池仙境。新中国成立后,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的流传几经波折,后改革开放使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重新被激活。</b></p><p class="ql-block"><b> 西王母祖庙始建于元朝,1999年原址重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传说典故 </b></p><p class="ql-block"><b>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瑶池是界下都,是神仙的凡间后花园,是西王母的夏宫和沐浴之地。每当神仙们想要放松和快乐的时候,他们就会来这里举行盛大的桃会,在这里,各路神仙沉迷于喝酒,弹钢琴,下棋,书法,绘画,交流和游戏。更多的时候王母携七仙女以及更多的天界美人来此沐浴嬉戏,尽享清福。这里被认为是人间与天堂互通的唯一陆路路径,被认为是集人间美景与精神自由于一体的神仙的乐园。</b></p> <p class="ql-block"><b> 天山天池风景区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于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同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还有“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主要景点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天池</b></p><p class="ql-block"><b> 天池,古称“瑶池”,又有冰池、神池、龙湫、龙潭之称。池呈南北向延伸,长约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约105米,面积约4.9平方千米,湖岸曲折多变,湖区港湾幽深。天池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气温相对较为稳定,沿着池边有着青松、柏树和崎岖的岩石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灯杆山</b></p><p class="ql-block"><b> 灯杆山位于天池西岸约4千米处,山体呈南北走向,长约3千米,宽约2千米,主峰海拔2718米,山上有大片牧草,是天池西侧群峰中的第二高峰。山顶上矗立着三个巨大的石笋,它们是由火山岩裂缝风化形成的。因为它们的形状像戟一样,直直刺向天空,所以又称"柱天石""摩天石""顶天三石",传说是王母娘娘降妖伏魔的绣花鞋所化。站在山顶上,向下可以看到天池风景全貌,向东可眺望博格达峰,向南能远望首府乌鲁木齐市。</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西王母祖庙</span></p><p class="ql-block"><b> 西王母祖庙位于天山天池海拔2000米左右处的东岸,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9平方米。庙内共有3个殿:大殿(正殿)中所供奉的两尊西王母神像,其中一尊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重达6.3吨;另一尊为千年紫檀木雕刻而成,全身镶嵌0.5毫米金箔。东配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西配殿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马牙山</b></p><p class="ql-block"><b> 马牙山位于天池西南约4.5千米,西临瑶库尔,北连灯杆山。山体长约5千米,主峰海拔3056米,是天池周围10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从远处看马牙山就像一排排天马的牙齿,又宛若万勿朝天,因而称“马牙山”或“万勿山”。峰顶北侧森林边缘有一柱状喷发岩,经流水风化侵蚀,形成柱状石林。马牙山雨水丰沛,夏季长满酥油草,哈萨克族人称为“玛依阿散”,意即“酥油草之山”。站在马牙山巅,四周景物尽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博格达峰</b></p><p class="ql-block"><b> 博格达在蒙古语里中的意思是“神山”“圣山”“灵山”。博格达峰山势险峻,终年积雪,主峰在天池的南侧,三座山峰并排矗立,形成一个“山”字。中峰略高,海拔5445米,东峰海拔5287米。古往今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视博格达峰为守护之神,称其为“天之通道、地之轴心、神之居所”。清代诗人和瑛,曾在其所著的《三州辑略》中提到博格达:“突起三峰,高插云霄,削之如太华,丰下而锐上,四时积雪不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水磨沟</b></p><p class="ql-block"><b> 水磨沟位于阜康市南,三工河以西,呈南北走势,沟长约40千米,总面积约84平方千米。清乾隆时期水磨河被称为“特纳格尔”(蒙语为平坦、宽阔)、因曾建有水磨,习惯称水磨河,是米泉市与阜康市的界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031.74万立方米,年平均流量0.64立方米每秒。河水由南向北在山谷间蜿蜒曲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天池沙漠</b></p><p class="ql-block"><b> 天池沙漠景群以干旱荒漠景观为主要特征,景观类型包括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古海陆相化石等地质胜迹等。唐朝路位于天池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西贯穿阜康全境,长76.8千米,宽4米。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必经之地,丝绸之路新北道西汉时即已通行。2013年5月,唐朝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白杨沟</b></p><p class="ql-block"><b> 白杨沟,沟长20千米,面积约30平方千米,是天山北坡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各种乔木、灌木及多种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种类达200种以上。同时沟内有高耸的悬崖峭壁,山间溪流,草原,各种各样的林木。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尽相同,每年都有许多的摄影家和画家来这寻找灵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花儿沟</b></p><p class="ql-block"><b> 花儿沟地处博格达峰东端北麓的新地乡,因沟谷内天然野生花卉繁多而得名。沟谷为东西走向,长约3千米,平均宽约100米。这里土地肥沃,遍地都是野生的花卉和香草,同时还有许多牛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新疆国际大巴扎</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国际大巴扎坐落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510号,位于乌鲁木齐南部,新疆国际大巴扎西侧为解放南路,东侧为和平南路,北侧是天池路,南侧是团结路辅路和外环路,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新疆国际大巴扎处在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传统民族商业区——二道桥地区。</b></p><p class="ql-block"><b> 集旅游观光、民族商贸、餐饮、民族艺术展示、零售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相较于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后期扩建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范围更大,南侧至外环路,即新疆国际大巴扎南侧边界;北至龙泉街,西侧边界跨越解放南路到龙泉街南巷,东为原城市道路和平南路。</b></p> <p class="ql-block"><b> 新疆国际大巴扎始建于21世纪初期,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左右,新疆国际大巴扎既有商业市场的内部空间,也有开阔的室外步行街。主要景点除了巴扎本身外,还有高约80米的丝绸之路塔、能容纳千人的宴艺大剧院等。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结合伊斯兰建筑、中原建筑、维吾尔建筑特色,也存在古希腊等多地建筑风格,体现了新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新十景”之一,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等奖项。</b></p><p class="ql-block"><b>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8月正式营业,2018年开始扩建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这一年,新疆国际大巴扎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节假日、周末超过15万人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巴扎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b> 巴扎一词源自波斯文بازار,意思是集市、市场、集市贸易。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乌兹别克文、塔塔尔文等少数民族语言都会使用巴扎表示“市场、集市”。巴扎一词翻译并不统一,最早的汉文记载是元代刘郁著《西使记》,将“巴咱尔”比喻为中原上巳节,说明当时的集市贸易已经人员众多,热闹非凡。明代火原洁、马沙亦黑等著《华夷译语》中将“市“译为“巴咱儿”。清代魏源著《海国图志》中称“市”为“巴咱尔市”。</b></p> <p class="ql-block"><b> 巴扎是以家庭农业、家庭手工业为主的新疆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绿洲经济圈内进行交换、分配、消费的场所,参与巴扎的商贩、手工艺者多是农闲时的农民。在巴扎中,常见的农产品包括小麦、 蔬菜、牛羊肉、干果、牲畜等,手工艺品则包括服饰、铁器、布料、皮革等。除了商业活动,巴扎也是娱乐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巴扎的同时会举办麦西莱甫(聚会活动),表演达瓦孜(走钢丝)、斗鸡、斗羊、讲述民间故事或神话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