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来听到一些从洛阳回来的朋友说,洛阳这几年随着旅游的发展城市变化很大。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最近我抽空去了一趟洛阳。</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四次走进洛阳,此次的目的明确,不去以前游过的那些著名景点,主要去老城区看看还有什么遗存古迹、复建古建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洛阳龙门站下了高铁,漂亮现代的高铁火车站映入眼帘。回想起洛阳老火车站来,这真是旧貌换新颜了!乘上出租汽车,行驶在宽阔平展的街道上,洛阳新区一座座高楼,一排排树木从眼前掠过。跨过洛河,穿过洛阳桥,我们来到老城区下榻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几天游览下来,看到老城区能保留下来的老古建己经不多了。年代的久远、战争的毁败、历史的变迁使得大部分古城己被破坏,寻寻觅觅只看到了古城内的文峰塔和一段金元时期古城墙的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 但可幸的是近些年洛阳市政府和人民,在许多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复建了很多重要的古建,如隋唐王城中的应天门、明堂、天堂以及古城西门丽景门等。使我们回望到隋唐盛世时王城的宏伟壮阔和磅礴气势。再看到古城内还保存的十字街、民主街、中州路等老街,又能使人穿越时空,回想到当时王城外市井的烟火气息和繁华热闹的民生景象。</p><p class="ql-block"> 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所处的河洛盆地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丰饶,很早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这里的夏氏族,率先突破蒙眛的藩篱,实现了文明的跨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后殷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在洛阳建都,历时1500多年。至此在河洛这片土地上,历史积淀深厚,历史底蕴悠长,形成特有的河洛文明。这些文明的发现,必将在洛阳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中得到体现,必将以多种视角向我们后人展现我们祖先的奋斗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 洛阳老城区的地标建筑“九龙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33米高的花岗岩雕塑,柱上有九条龙盘旋,顶端端放着一座按1:1比例仿制的中国青铜时代的象征一西周兽面纹方鼎。九龙鼎向世人展示了洛阳作为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在这里建都的悠久历史。龙是中国的象征,王者的象征;鼎则是青铜时代权利的象征。建成于1992年。</p> <p class="ql-block"> 《洛阳故城文峰塔》</p><p class="ql-block"> 该塔始建于宋代,清初重建。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九层,高约30米,通体用青砖砌成,是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内供奉文昌星和魁星,有“祈福赐恩”之意,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p> <p class="ql-block"> 《金元洛阳故城城墙》</p><p class="ql-block"> 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 洛阳第一楼“丽景门“》</p><p class="ql-block"> 丽景门始建于金代的1217年,是当时古城的西门。历史上金明两代的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现在看到的丽景门是于2002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的。整座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厚高,瓮城宏阔,重门叠关,气势雄伟。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遗址介绍。</p> <p class="ql-block"> 复建的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 明堂遗址介绍。</p> <p class="ql-block"> 复建的明堂。</p> <p class="ql-block"> 天堂遗址介绍。</p> <p class="ql-block"> 复建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 洛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馆藏丰富,规模很大。</p> <p class="ql-block"> 东汉“石辟邪”。</p><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件高1.9米,长2.97米,重达8吨的汉代青石雕刻。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它雕刻精美,造型伟岸,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曹魏白玉杯。</p><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二。采用名贵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暢,体现了三国时期高级的艺术观和审美。</p> <p class="ql-block"> 唐代三彩黑釉马。</p><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三。这是一匹全身黑色的马,马面、鬃尾和四蹄为白色,鞍为绿、黄、白三色相间,是唐三彩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代金絲楠木塔。</p><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四。塔高约6米,八面三层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一座以大运河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世界遗产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p> <p class="ql-block">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该博物馆于2017年奠基,2019年建成开放。展览目前设置五个基本陈列展厅,系统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藏品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骨角牙器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形成规模和体系。</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依托二里头遗址而建,其年代距今3800~3500年,是经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二里头文化自1959年起开始考古发掘,至今60多年。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具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夏王朝世袭表。</p> <p class="ql-block"> 夏商周鼎演变图。</p> <p class="ql-block"> 夏商周青铜爵、斝(jia)演变图。</p> <p class="ql-block"> 绿松石龙形器。</p> <p class="ql-block"> 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洛阳古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专题研究墓葬的专业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整个博物馆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主体部分为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展览还展出了从西汉到宋金时期25座典型墓葬,复原了墓室建筑、石雕艺术、墓室壁画和大量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 景陵。</p><p class="ql-block"> 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寝。元恪是孝文帝元宏的次子,北魏第八位皇帝。</p><p class="ql-block"> 陵寝封土堆平面略呈圆形,平顶,直径约100米,现存高度24米。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组成,平面呈甲字形,全长54.8米。是中国为数不多主动发掘的帝陵。</p> <p class="ql-block"> 东汉出行图壁画墓。</p> <p class="ql-block"> 北宋砖雕孝子图墓。</p> <p class="ql-block"> 金代砖室墓。</p> <p class="ql-block"> 北宋壁画墓。</p> <p class="ql-block"> 墓室中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墓室中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 《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车马殉葬制度。</p> <p class="ql-block"> 周王城天子驾六出土的车马坑。</p> <p class="ql-block"> 《洛阳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是原潞泽会馆所在地。1744年由山西潞安(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两府商人集资兴建,作为清代晋商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饮食。</p> <p class="ql-block"> 服饰。</p> <p class="ql-block"> 诞生礼俗。</p> <p class="ql-block"> 婴儿床。</p> <p class="ql-block"> 婚床。</p> <p class="ql-block"> 祝寿习俗。</p> <p class="ql-block"> 带着满满的收获又要和古都洛阳说再见了。在短短的几天里,我穿行在洛阳复建的恢宏古建中,行走在充满市井风味的小巷小街里,游览着丰富多彩的各种博物馆,深深感受着这座古城的文明魅力和她闪耀出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