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非第6日,从奈斯纳Knysna出发继续向东,途径普勒滕贝赫湾Plettenberg Bay,继而进入东开普省,重点游玩齐齐卡马国家公园Tsitsikamma National Park,最后抵达花园大道东端终点伊丽莎白港Port Elizabeth。 如果评选全球最美的自驾线路,南非花园大道一定可以与美西1号公路、澳洲大洋路并驾齐驱而位列前茅。其内陆一侧,海拔1000-1700米的奥特尼夸Outemiqua Mountain、齐齐卡马山脉Tsitsikamma Berge横亘东西,靠海一侧则是美丽的黄金沙滩,深蓝的印度洋。一路前行,一幅幅电影外景般的画面扑面而来,似乎每一分钟都会有所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那么风格独特。 花园大道依山傍海,途中横穿无数个不同殖民风格的小镇,而且还是从镇中心穿过,部分路段沿着印度洋一路延伸。路况很好,风景完全看不累。 冬去春来的花园大道彰显别样的美,春芽初放,绿叶尚未茂盛但春天的颜色已经显现,层次很多,更有一种苍凉的美感。虽然隔着车窗拍出的照片难免会有反光,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一路的美景收入镜头。 路经普勒滕贝赫湾Plettenberg Bay,N2公路进入齐齐卡马国家山脉前的重镇、欧洲人第一次登陆南非的地点、昔日闻名的捕鲸镇。小镇的名字取自18世纪好望角总督的名字,不过村庄的历史源于15世纪,保留着古老的历史建筑。 半小时后,团队在N2公路东开普省和西开普省的边界一处偏僻的小屋旁下车,小屋的墙面上写着WELCOME TOTSITSIKAMMA FOREST VILLAGE TRUST,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非洲大陆最南端第一座海岸国家公园—齐齐卡马国家公园。 优美的度假胜地自然谷的苍山翠谷之间,布劳克朗斯大桥Bloukrans Bridge飞架南北,如巨人的钢铁手臂把两边的峡谷陡然揪在一起。这座N2公路连接东开普省与西开普省的大桥,是世界第三高的蹦极点,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桥上蹦极,以216米高度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桥建成于1983年,总长451米。 过桥的重型卡车呼啸而过,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疾驰的车辆产生的噪音回荡在山谷间,引起的强烈共振让身心为之震颤。山峦在桥下形成狭窄的河谷,风暴河Storm River奔流其间。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断层岩石上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却也无法隐藏断层之间的裂缝。 一行勇敢的挑战者从桥面下的铁笼步道走向大桥中央。从铁网的缝隙中看桥下的峡谷,令人触目惊心。难怪除了高空蹦极,没有胆量高空弹跳的游人也能选择在桥上付费行走这段行程。 远远望去,等待区看起来超级热闹,不只音乐震耳欲聋,连工作人员在合力把跳下去的人拉起来的动作,也像是舞团在跳舞一样。 即将接受挑战的几位男女挥舞双手大声欢呼,也算是为自己壮胆吧。 我曾经去过位于新西兰皇后镇附近的世界商业蹦极发源地卡瓦劳大桥Kawarau Bridge,相比而言卡瓦劳大桥蹦极点43米的高度还不及这里的一半。 “3、2、1、GO!”工作人员的倒计时好像启动了无法撤回的指令。恍惚之间,一个红黑身影一跃而下,跌入地心引力的魔掌中,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尖叫,就算在峡谷对岸也听得一清二楚。 挑战者的身影在大桥下的弧形空间划出一道优雅的线条,接着直冲谷底,在俯冲中,裂开的山谷,湍急的河水都简化成了单一的线条。 8秒钟后,腰间一股拉拽的弹力将其弹回离河面几十米的高处,然后再次落下,反复三四回,最后那些单一的线条又复原成了山峦、河水,只是天地颠倒,挑战者被倒挂在山谷之间,等待工作人员将其拉上来。 我没有勇气接受这样的挑战,只得以见证者的身份拍照留念。 目睹了这惊险的一幕后,在大桥一侧的观景平台溜达,发现运营公司居然在公共厕所的大堂内设置了蹦极相关展示。这是高空弹跳者的标准姿势吗? 这家名为Face Adrenalin公司从1997年就开始运行,其中还有一位96岁的老者在这里挑战高空弹跳并破了世界上最高龄纪录! 另有一位在9小时内跳了107次,也是破了世界纪录! 蹦极专用的绳索、滑轮、挂钩,其中最粗的当然就是主挂绳了,从剖面看里边由数十根弹性纤维组成,由此给弹跳者充分的缓冲。 营运者将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过程描述为「World's Best Skywalk Tour世界最佳空中漫步巡游」 观光区域一旁却是与蹦极毫无关联的非洲工艺品地摊。几天下来,发现几乎所有观光景点遍布此类工艺品摊位。 上午10:40,从齐齐卡马国家公园斯托姆河河口Tsitsikamma National Park Storm River Mouth进入国家公园的核心部位。 约100公里长的海岸线覆盖了整个齐齐卡马国家公园段,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深不可测的峡谷,潮汐地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非洲大陆第一座海岸国家公园,也是南非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之一。 从花园大道上看齐齐卡马公园是一片森林,而在森林中却有一片海,海边有多座小木屋,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刚刚停好车,瞬间感受到来自印度洋的劲风和骇浪。公园入口有一个公园营地,海景小木屋点缀在海滩上,路边各种大车小车一字排开,背后就是非洲南部最美丽的海岸线了! 齐齐卡马的名字Tsitsikamma,源自黑人土著语Khoekhoe,意思是“清澈见底的水”。公园范围内地貌多样,包括海岸线、珊瑚礁、河流和茂密的森林。古老的河流缓缓从丛林中汇入大海,所有的一切无不让人回归最原始自然的状态。 岸边是原始的荒野,奇特岩石的悬崖峭壁和狭长孤立的美丽海滩。 公园里有多条著名的徒步线路,其中海豚小径17公里,4天3晚,实际徒步2天,全程不需要负重,行李有专车转运,饮用水由向导背负,途中有午餐用餐点,需要提前9个月预定。 最著名也是最热门的水獭小径Otter Trail徒步路线需要提前半年预定才行,完整的行程需要四天时间,总费用3500元人民币左右。 我们时间内有限,且之后还有更多精彩行程,自然选择了难度最低的风暴河河口徒步Storms River Mouth Walks(也可按译音读成斯托姆斯河),整个行程来回大约1个多小时,却是齐齐卡马观光最为精华的区段。 这条徒步道路虽然不长可是沿途却都是无敌的自然风光。步道沿着海边的峭壁而建,两边是茂盛的植被花草。 沿着海边悬崖上修出的步道向风暴河谷前行,右侧则是美丽的海岸线以及齐齐马卡国家公园标志性令人叹为观止的巨浪拍岸。 那边的巨岩峭壁流淌着涓涓清泉形成的瀑布。 这边的步道分叉处却俨然是一处户外教室,难道真有当地的学校组织孩童来此现场教学吗? 树丛中淅淅嗦嗦钻出个小家伙,原来是几只岩兔在树上津津有味地啃着树叶,傻傻萌萌的很可爱。别看这小家伙,从身形来看有些像只大老鼠,其实却是大有来头。据说是目前世界上基因与大象最为接近的物种,这是真的吗? 它们多栖息在多岩石的地区,如悬崖或布满巨石以及长有可食用草的岩石峡谷和干涸河床的岩石之间。为食草动物,以树叶、青草和水果为食。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 海岸,荒野,森林,交错在一起。不时低头跨过相互交缠的藤蔓,继而拨开树叶眼前一亮前方海天一色。这样起起伏伏不到半小时,行至豁然开朗处,便是风暴河口,可以看到两座吊桥将河口的三面悬崖连接起来。 这里,深峡与大海直面相对,两座索桥横竖相连,奇特景致让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著名的斯托姆斯河口悬浮桥,2009年受南非国家公园委托,由约翰·斯金纳建筑公司建造,由尼翰桑徳咨询工程师设计。东跨桥长39.5米,西跨桥长50.5米,距离河面均为7米。<br> 一旁竖立着斯托姆斯河口悬浮桥铭牌。但是按照铭牌警示,每次过桥最多25人。悬浮桥使用风险自担,严禁在桥上跳跃, 违者将被起诉。 从木质台阶下山上桥,恰是正午时分。不知是因为午餐时间还是处于旅游淡季,难得桥上竟然空无一人,如此宁静,大桥成了我们独家摄影基地。 走上晃晃悠悠的悬浮桥,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呼唤我们,原来是我们可爱的领队,站在我们后方的步道上,为我们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风暴河,与海湾相连,因为礁石拍岸的的响声,也因为鹅卵石海滩随波滚落发出的巨响而得名。 河口上的这两座悬浮桥,贯穿于峡谷之间,横跨于汹涌的水流之上,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远处海天一色,貌似风平浪静,而吊桥两岸怪石嶙峋,激浪涌进。 忽然想起曹孟德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海岸丛林,气候瞬息万变,刚刚蓝天白云,此刻却淅淅沥沥下起了绵绵的细雨。 快速返回公园入口处的基地,在集装箱制作的临时餐厅午餐。 近在海边的礁石上,原先建有一座用厚实的透明薄膜围成的帐篷餐厅,两年前的一阵狂风一夜之间将其卷走。这是当年帐篷餐厅的照片。 公园方正在原址稍微远离海岸的山坡重建更加坚固的餐厅,这是营建的施工看板。但是导游揶揄地告诉我们,南非可不是中国,别看就这么个小小的建筑物,竣工使用还遥遥无期呢。 这是今天的西式午餐,看上去挺简单的,点餐后却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方才上桌。 但是食材非常新鲜,饥肠辘辘的我们,吃得很过瘾。 这是齐齐卡马的公园营地,木屋一排一排沿着海岸的峭壁而建,每一套房都是绝佳的海景房。配备面向大海的客厅和卧室以及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的厨房、餐厅。 屋外砖地是用来扎营的,旁边还配备了老外特别喜欢的烧烤架子。 餐后小歇,静静地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发一会呆。抬眼望去,蔚蓝色的天空里悬浮着几朵绸状般的白云,一望无际的海面波涛滚滚,偶尔有几只海鸥划过天际······ 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有力且富有节奏的拍击声。<br> 礁石上的这朵奇异的珊瑚石静静的张望着我们,岩石与岩石之间的小水潭生活着贝类和螺类,印度洋的巨浪不停击打着灰里透红的岩石海岸。<br> 一波又一波的海浪盖过了人声,让原本就喧嚣的印度洋显得更加的张狂与冷漠。<br> 远处的海面上映着天光,如镜面一般平整;而近处却波涛汹涌,形成一个个的漩涡,吞噬一切。 世俗的烦恼被这片从天而降的蔚蓝全部净化,人们的心灵也被大海洗涤,就像传说中鲸鱼要用大海来洗涤眼睛,净化灵魂,最后回归天际。 我坐在凸起的礁石上,面对着层层涌来的巨浪,感叹着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而内心却无比平静。 海岸蜿蜒,波浪狂放,也不知道这片奇异的海存在了多少年月,看不出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处与世隔绝的异域。 在这里,并不需要换上长枪短炮,也不需要反复对焦,只需要按下快门,就可以拍到很美的风景。不过纵然如此却怎么也拍不出这里真实的景象,因为这里的美,需要你亲自来看看,所谓一朝相遇,胜却人间无数! 花园大道的行程接近尾声,离开齐齐卡马国家公园前往伊丽莎白港前,在风暴河北端的N2国道保罗·沙尔大桥旁的服务区停车休息,此处为齐齐卡马徒步游览道的中点休息站。 保罗·沙尔大桥Paul Sauer Bridge,也称风暴河大桥Storms River Bridge,是N2国道从开普敦到伊丽莎白港的五座大型混凝土拱桥中的第一座,建成于1956年,比N2国道最长最知名的布劳克朗斯大桥Bloukrans Bridge早了整整28年。大桥横跨峡谷100米,高出风暴河123米。 从N2公路上的服务区,可经过的木质步道免费进入桥梁边的人行道。当飞驰而过的大型车辆在这狭窄的人行道旁疾驰而过时,犹如地动山摇般令人颇感恐惧。 然而站在大桥中央极目俯视,眼前的峡谷奇景令人震撼:只见植被丰茂的巨大山岩被凭空裂开一条大缝,深不见底,延绵十几公里,仿佛被哪位天外来客用利剑生生劈开! 这条长而又深的大裂缝便是风暴河Storms River,用长焦镜头把它拉到眼前,湍急的河水在桥下汹涌而过,泛出如同可乐般的褐色激流和白色泡沫。 从地图上看,风暴河Storms River流经保罗·沙尔大桥下方后向西转了一个大圈,随后一路南下,经我们之前到访的斯托姆斯河口悬浮桥汇入印度洋。 从大桥的北侧人行道走到对岸,可以由木质台阶下到桥面下穿到大桥的南侧回服务区。 这是大桥南侧的山形,又是另外一种奇秀和险峻。 风暴河水仿若一尾银色的长蛇蜿蜒辗转,流向浩瀚的印度洋。 花园大道最后一程,经过杰佛瑞湾Jeffreys Bay,2小时后抵达伊丽莎白港。 花园大道终点的伊丽莎白港Port Elizabeth是南非主要港口之一,是东开普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与文化经济中心。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故乡。伊丽莎白港是东开普省的众多水上娱乐项目集结地。 伊丽莎白港只是此行的中转站,我们未作深入的停留,只是顺着印度洋沿岸道路直奔今晚的宿营地——帕克斯顿酒店Paxton Hotel。 下午16:20,入住帕克斯顿酒店,虽然时间尚早,却被告知:出于安全考虑,团队全体成员不得远离酒店范围。 这家美丽的酒店位于港口附近,距离机场6公里,对于明天赶早班航班的我们来说格外方便。 不得不说,我们此行的酒店都各具特色。虽然规模不大,但这家酒店也刻意营造出这么一个精致的户外平台,从这里可以欣赏到港区壮美的景色。 坐在临水平台的太阳伞下喝杯咖啡,是不得外出情况下的最佳选择了。 酒店内部大堂的布置也相当温馨舒适。 不乏艺术氛围的大堂吧,成为旅人们放松心情的场所。 紧接着大堂吧的餐厅区域,面积不大走道却相当宽敞。 很好奇这面脸谱墙上找不到黑色的面孔,却颇有亚洲东方艺术的痕迹。 我们的客房,沿袭着英伦风尚而又略显简洁明快的色彩。 窗外的天色格外晴朗亮丽。我们非常遵守约定没有外出,但之后却得知两位勇敢的团友擅自外出果然遭遇假冒警察的盘问勒索,幸好及时回归损失不大,算是有惊无险。 晚餐,团队依然集体坐车来到海边餐厅。 至此,花园大道全程圆满。一路上,伴随着气势磅礴的远山、舒缓微澜的湖泊、激越的海滩浪涛,鲸群出没的赫曼努斯、鸵鸟争食的奥茨颂、华丽静谧的耐奈斯纳、原始粗狂的齐齐卡马、惊险纷呈的风暴河大桥……一幅幅或精巧、或恢弘、或淳朴、或浪漫的画面交替出现在眼前,将我们的情绪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或沉思、或惊叹、或怡然自得、或浮想联翩。对来自远方的游客而言,实在是美妙无比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