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噶尔公路(国道317线、317国道、G317线)又称川藏线北线,原为四川成都到西藏那曲,2022年后终点延长至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一路穿越了汉、羌、回、满、藏等民族的聚居区。</p><p class="ql-block">原来所称的黑阿公路是从那曲(旧称黑河)至阿里噶尔,公路向南可到达纳木错,以及多条通向国境线的省道公路。</p><p class="ql-block">317国道在改则,今年通车的国道216向北穿越羌塘无人区到新疆民丰。</p><p class="ql-block">我车从噶尔狮泉河镇出发向东,柏油路况良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往一个山口上坡时</span>下起小雪粒,一辆小卧车超过我中巴,到山口处突然翻车。当我车稍后经过此车时见一人从翻倒车内驾驶员前门位置爬出,见车后左窗内溅到地面一片血迹。</p><p class="ql-block">推测卧车翻车的原因是公路地面突降小雪粒造成摩擦系数降低,车轮打滑,快到达山口时坡度降低但卧车未及时减速。</p><p class="ql-block">小心驾驶,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羌塘"藏语全称"羌东门梅龙东",是"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内最大的内流区,中国第2大湖区,世界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p><p class="ql-block">羌塘高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Qiangtang Plateau)</span>范围约指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东迄东经91°左右的内、外流区分水岭一线,西止于国境线。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面积59.7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p><p class="ql-block">羌塘高原行政上属西藏自治区的那曲与阿里两地区管辖。</p><p class="ql-block">在地质上细分,通常将班公湖-怒江以北称为羌塘地块/陆块,以南称为拉萨地块/陆块。</p><p class="ql-block">昆仑山脉构造动力变质带的规模巨大,且西昆仑以断裂深切、蛇绿岩及蛇绿混杂岩沿断裂分布为特色。它是东亚地区长期活动的构造带之一,至少部分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及燕山期等南北向挤压的强烈构造运动,挽近仍有部分活动。边缘断裂显著横移并发生力学性质的张性改变。</p> <p class="ql-block">拉萨-阿里环线从狮泉河镇向东沿国道317经革吉县城到雄巴乡,改302省道及县道向东南方向经亚热乡到仁多乡。</p> <p class="ql-block">远方有几只动物,白屁股。</p> <p class="ql-block">看见藏原羚了!</p><p class="ql-block">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大小不同、身体特征不同、毛色不同、耳朵不同、羊角不同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大小不同。一般藏原羚看起来要比藏羚羊小。</p><p class="ql-block">2、身体特征不同。藏原羚的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心形的毛,而藏羚羊则没有。</p><p class="ql-block">3、毛色不同。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红偏暖。</p><p class="ql-block">4、耳朵不同。藏原羚的耳朵总是竖着,而藏羚羊的耳朵相比就没有那么显眼。</p><p class="ql-block">5、羊角不同。成年雄性藏原羚的角细细短短向后弯成一个弧,看起来像一把镰刀,而成年的雄性藏羚羊的角更直更长,像两柄长剑。</p> <p class="ql-block">藏原羚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野生动物,却经常被误认为藏羚羊,区别藏原羚和藏羚羊最直观的办法就是藏原羚有着可爱的“爱心白臀部”,因为高原地区紫外线非常强烈,当阳光照射在藏原羚臀部的白色心形时,会形成刺眼的反射光,当藏原羚逃避天敌时,跳跃的白屁股会晃花狼等捕食者的眼睛,藏原羚则会借机逃脱。因此,白臀部不仅仅是藏原羚卖萌的利器,更是它能在物竞天择生态圈存活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栖息地:</p><p class="ql-block">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和新疆),少量见于拉达克地区。</p><p class="ql-block">藏原羚栖息于海拔3000-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几乎遍布整个青藏高原(中国),向印度的两个毗邻地区(拉达克、锡金)延伸一小段距离。</p><p class="ql-block">保护级别:</p><p class="ql-block">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近危(NT)IUCN标准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p><p class="ql-block">藏原羚属于近危(NT)IUCN标准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p> <p class="ql-block">我2021年第4次青藏行在可可西里见过藏羚羊。就个人经历而言,那次未见到藏原羚;这次未见到藏羚羊;那次和这次相加,都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革吉县未开放的圣湖错呐错/措。从湖的平面展布形态看,显然是北北东向构造断陷湖。</p> <p class="ql-block">到达仲巴县亚热乡。全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属于高原内陆亚寒带干旱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午餐是昨晚买的充氮包装面包、盒装牛奶、火腿肠。</p> <p class="ql-block">湿地。远方是冈底斯山脉。</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别名藏驴、野马。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灵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p><p class="ql-block">藏野驴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新疆阿尔金山、昆仑山、乔戈里峰等地。栖息于海拔4200-5100米间的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荒漠带。通常出没于开旷的山间盆地、平缓的河谷阶地、丘陵、湖滩地等。6-9月间,可见结群活动,每群6-10头或20-40头不等,大群可见100头或200头以上,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行走路线较固定。以白草、固沙草、芨芨草、苔草、各种针茅等为食。每年7—12月为繁殖季节,每胎产1仔。野驴是青藏高原特产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沿途欣赏阿里地区绝美的自然风光,看到的是广袤无垠的旷野和草原,无穷无尽的山峰和白云,偶尔出现绿洲、野生动物和羊群。</p> <p class="ql-block">302省道</p> <p class="ql-block">远方低山如黛,山坡上有稀疏的草地。</p><p class="ql-block">前方羊群自由自在地吃草,无人看管。天黑前,头羊是知道带领羊群返回羊圈的。</p><p class="ql-block">左前方有一台设备似为牛羊冬季饲料秸杆粉碎机,设备的前方是一股白色的飞尘烟雾。</p> <p class="ql-block">远方一道青色,车行乡路;一道白色,是有悠久历史的的古道的反光。</p> <p class="ql-block">到达仁多乡心悦客栈入住,客栈2024年4月5日开始正式营业,主要是野外驴友来的地方。海拔4839米。</p> <p class="ql-block">客栈由平房围成"日"字,内侧带走廊平房围出的两个方形空间上面搭盖透光玻璃板,成为温室。</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旅店应该是当地最好的旅店了,水的沸点八十多度,食品用品等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有编号的隔断空间就是"包间"了。晚餐每桌7人,掺杂粮米饭,一个大号不锈钢锅煮的汤菜,汤里有红白萝卜块及枸杞,少量肉块。用长柄漏勺舀出菜吃饭。众人开始吃不出是什么肉,后来我夹出一个大公鸡冠子,才知道至少有鸡肉。锅里的肉类应该是在高压锅里面提前煮好再掺入萝卜汤的。</p> <p class="ql-block">二人房间里有2床被毯枕头电褥子、1床头柜,1暖瓶,1塑料脸盆。用暖瓶里的水洗漱后将脸盆端出到走廊边的泄水坑倒掉水。无卫生间。</p><p class="ql-block">走廊外边是温室,生活废水要先流经这里的土壤。</p><p class="ql-block">比较近的一个公共厕所在走廊的拐弯处,公共空间内高悬一盏很亮的电灯,分男女厕。厕内是一个五级台阶约1.2米高的小平台,平台上有两个蹲坑。无水。</p><p class="ql-block">干净的生活用水在仁多是宝贵的。</p> <p class="ql-block">饭后逛街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行政上进入了日喀则市仲巴县北部的仁多乡,地质地理上属于羌塘高原拉萨陆块南部的东西向低洼带,野生动物出没,湖泊众多,风景绝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