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后,请留下您宝贵的批评意见,以利我们今后的教学与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篇詞】人有骨,山豈無骨耶?人物寫生強調人體與骨骼的結構塑造,而山水畫則在清以後,至今,泛泛或如風景寫生,或冠以大寫意為名的糊塗亂抹。我們遠離了中國畫的傳統,遠離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初衷。今天,我們延續“以太行為骨,以九華為魂”的山水理念,繼續深入太行,得筆之形、石之意、山之骨。爾後,南北兼容,以大觀小,集萬千氣象為一畫,成山水精神之家園。</p><p class="ql-block">出作品,出人才,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責任(凹)</p><p class="ql-block">【】太行山写生课稿(总纲)</p><p class="ql-block">写生,是所有造型艺术必须的过程,中国画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它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塑造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时空关系。盲目的跟风,坐下来就画,往往的“不得要诣”,没有解决“问题”。在家这样画,在南这样画,在北还是这样画。虽然得手了几张漂亮的“作品”,但是,我们还是不得要领。当下的山水写生,步入了这么四个怪圈:1.院校式的“素描写生”,虽得形似,不得意趣,把山水画成了风景;2.江湖式的“大写意写生”,涂抹概念,不得形质神髓;3.师古不化,对号入座,不得物象真面目;4.千人一面,以师为本。不得自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我的教学,是努力的从艺术的根本开始,向经典学习、向自然学习。努力挖掘艺术塑造的自身规律,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是什么?中国画的塑造方法是什么?什么是取舍?什么是对比?什么是呼应顾盼?什么是开合?什么是虚实?中国画的空间塑造是什么?中国画的艺术规律是什么?中国画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等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三十多年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舍与得”。我不赞成急于求成的学习方法,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走向高远、走向平远、走向深远。</p><p class="ql-block">太行山,我们同样带着问题来写生:太行山与其他山有什么不同?它的精神意蕴是什么?它的形质关系是什么?如何的塑造?我能发现哪些新的语言塑造?新的形式塑造?新的物象塑造?简单的说,就是如何的画?画什么?怎么画?再往深里问一下,为什么这样画?这些为什么,是我们在坐下来画之前,就应该想明白的。但是,我们往往的没有为什么。中国有千千万万个画家,能成就巨匠的就那么几个人。为什么???</p><p class="ql-block">太行山写生教学大纲:</p><p class="ql-block">一、纪游 ;</p><p class="ql-block">二、结构写生 ;</p><p class="ql-block">三、局部写生 ;</p><p class="ql-block">四、整体写生 ;</p><p class="ql-block">五、意象写生。</p><p class="ql-block">一、纪游。熟悉山川风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目识心记,积淀和蒙养自己对太行山的认知,努力积累和提练山川之精神、物象之形质。发现并印证传统之笔墨语言。发现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物象、美的意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实际的物质世界里认识太行,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升华太行。</p><p class="ql-block">二、结构写生。“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不要“立体塑造”,强调“笔墨塑造”、“线性塑造”。</p><p class="ql-block">中国画的物象塑造,其实饱含两个部分:一是“笔墨结构”,二是“物象结构”。二者合,则神貌俱佳;二者分,则貌合神离。</p><p class="ql-block">选一块石头,不要“黑白灰”也不要“皴擦点染”,三笔两笔,提按顿挫,下笔有神。不多一笔,不少一笔。筋、气、骨、肉丰盈。知道什么是“骨法用笔”,什么是“石分三面”。</p><p class="ql-block">选一块崖壁,近在咫尺,目所能及,手所能触。悉心的观察、分析、组织、思辨。找到山石的结构规律、组织规律,悉心推敲,悉心塑造。结构写生之要,即在“得物象之形质”,即在“得山之骨”。他日画葱茸苍郁之山,套上便是。</p><p class="ql-block">三、局部写生。把结构塑造、物象塑造分析清楚了,把握好了,再择取一个小局部,进行下一步的局部塑造训练。80公分左右的石头可以按照其纹理画出一座大山。发现规律,寻找结构,以小观大,在局部中发现大山大水的结构共性。眼到、心到、手到。一定要仔细的分析,注意把握物象“形质”的塑造、虚实的塑造、疏密的塑造。站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不要浪费画面的空间布置。局部写生画面一定要完整,注意取舍的关系、疏密的关系、笔墨与塑造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局部写生的要诣,在于发现规律,把握规律,应用中国画“以小观大”的理念,举一反三,画山得山,画水得水。</p><p class="ql-block">四、整体写生。在结构写生和局部写生的基础上,处理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呼吸关系、大小关系、疏密关系、阴阳关系以及画面起承转合的大势等。整体写生,一定要抓住所写物象大的神质关系,去粗取精,强调笔墨、强调物象形神的把握,即写实又写意,不可过于概念。结构、局部、整体写生都要强调写实性,不要概念性的胡涂乱抹。</p><p class="ql-block">五、意象写生。前面的四个步骤都完成了,形与质的笔墨塑造已经把握了,尔后抓住“神质”的东西,以精神为主导,高度概括,夸张取意地画出你心中的太行山。太行,不只是一座山,她更是民族的脊梁,抗日战争胜利的丰碑,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要表述、塑造的写意精神。这种神与质的塑造必定来源于写生,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p><p class="ql-block">以太行为骨,以九华为魂,是我山水写生教学的理念。</p><p class="ql-block">不求画的漂亮,不求画的多少,但求把握正确的写生理念,会观察、懂经营、知塑造、得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对大家的要求与期盼。</p><p class="ql-block">刘怀勇于2017.3.11日于南太行青山石屋</p> <p class="ql-block">刘怀勇教授山水写生画诀</p><p class="ql-block">1、先游历,后写生;</p><p class="ql-block">2、先经营,后落墨;3、先局部,后整体;4、先易后难;5、先淡后浓;6、先虚后实;7、先繁后简;8、先皴擦,后勾勒;9、先松后紧;10、先内后外;11、占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12.宁写实,勿概念;13.借鉴传统,融汇生活;14.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p> <p class="ql-block">2024.10.11日,阴历九月初九,刘怀勇书画艺术工作室秋季写生正式开始。地点:南太行郭亮村,食宿:青山石屋。人员:山南海北38人。最大岁数:71岁,荷泽学院资深教授;最小的是个四川美女,不告诉年龄,,,</p> <p class="ql-block">刘怀勇教授课稿</p> <p class="ql-block">71岁的王进教授(荷泽学院),不畏身体的虚弱,谦恭积极的向自然学习,向同道学习,向太行致敬!</p> <p class="ql-block">从我们迎着朝阳出发高铁站的那一刻,此次太行山写生的行程也圆满画上了句号。</p><p class="ql-block">感谢刘教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与人格魅力的导师,他的言传身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与支持,感谢青山石屋青山老板的热诚服务。</p><p class="ql-block">虽然写生团已经结束,但我们的艺术之路还将继续前行,让我们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不懈努力,用画笔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期待下一次的相聚,期待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再次携手前行!</p><p class="ql-block">寫生團團長:徐林</p> <p class="ql-block">今年再次去郭亮写生,在刘老师的认真讲解和反复示范下,自己的认知和技法表现相比去年有了很多提高,开始明白应该怎样写生,感谢刘老师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坚持为所有同学毫无保留的知识输出和身体付出[合十][合十][合十]也感谢徐林老师和新乡美协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生團副團長:張艷秋</p> <p class="ql-block">此次郭亮写生丰获颇丰。认知技艺皆有新的提升。书画之道需倾毕生之力方可玩味之妙。</p><p class="ql-block"> 感谢刘老师无私教诲,辛劳付出!望刘老师多多保重,叩谢啦[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高紅偉</p> <p class="ql-block">2024年秋季清华大学刘怀勇教授写生团队向太行山郭亮村出发,10月11日坐高铁12点半到达河南省新乡市,新乡美协盛情接待。后参观了平原博物院,李主席和老师对展馆作品进行了讲解,大家收益匪浅。后又参观了王金岭先生故居,小院里房屋错落有致,花木掩映其间,几竿竹子就是一处意境,一溪流水更是雅致频添。来到王金岭画室,看到他作的画,副副都是淡淡的墨,悠悠的山,那浅浅的颜色,淡雅别有一番风味。王金岭的画风沉雄,笔墨恣肆无羁,能够在常见题材中独出心裁。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写意花鸟、山水等。他的写意花鸟作品尤为出色,能够通过淡墨手法表现出月下荷塘的朦胧之美,展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或者轻而易举的,都是在长久的沉淀中一步步走上了艺术的巅峰。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沉下心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算不成功,也不会暴殄天物,浪费了自己的天赋才华,更能够做更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后又拜访了两位画家王风年与孟俊虎,画风各有千秋,王风以动制胜孟以静制胜,如两者互补更好,有血有肉,有颈有骨,有干有湿,有线有面,有零有整,更佳。</p><p class="ql-block"> 之后住在青山石屋,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对郭亮村太行挂壁公路及其他地方的记游采风活动。老师强调,纪游是,让画家熟悉山川风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目识心记,积淀和蒙养自己对太行山的认知,努力积累和提练山川之精神、物象之形质。发现并印证传统之笔墨语言。发现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物象、美的意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实际的物质世界里认识太行,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升华太行。这次我才知道写生不是坐下来就画,而是要有一个热身过程,记游就是做热身的前提,是写生的第一课。</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老师领我们到他已有二十多年来一贯的教学方法:触摸石头结构,感悟笔墨结构与物象塑造形质关系。以石缝裂纹与毛笔接触了解中侧锋运笔的技法。强调结构塑造的重要性。“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不要“立体塑造”,更加强调“笔墨塑造”、“线性塑造”。选一块石头,进行勾勒或拓印,感悟:不要“黑白灰”也不要“皴擦点染”,三笔两笔,提按顿挫,下笔有神。不多一笔,不少一笔。筋、气、骨、肉丰盈。知道什么是“骨法用笔”,什么是“石分三面”。“得物象之形质”,即在“得山之骨”。</p><p class="ql-block"> 本次写生值得关注学习的是70多岁的王进教授,他对太行山结构写生进行认真研究,不耻下问,孜孜不倦。我也看到了他的作品,更是被他的质朴,拙于逢迎之人品所感动,他骨子里有着一种清瘦的、绝尘的文人气质。他的高士人物画最能代表他本人的精神写照。</p><p class="ql-block"> 青山石屋的三楼,有一座教室是老师授课,点评作业,来之四面八方老师的学生带团队来听课授课的地方,学习氛围浓厚,互相沟通学习交流的雅集之地。</p><p class="ql-block"> 老师在授课中始终强调形与质的笔墨塑造关系,抓住“神质”的东西,以精神为主导,高度概括,夸张取意地画出你心中的太行山。太行,不只是一座山,她更是民族的脊梁,抗日战争胜利的丰碑,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要表述、塑造的写意精神。这种神与质的塑造必定来源于写生,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以太行为骨,以九华为韵,是老师山水写生教学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次写生,颇感收获,太行山这片雄伟壮丽的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无数艺术家心中的圣地。其巍峨挺拔、气势磅礴的山势所震撼。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在写生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太行山独有的魅力。这里的山峰或陡峭、或平缓,形态各异,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山间的树木郁郁葱葱,色彩斑斓,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而那些隐藏在山谷中的溪流、瀑布和村庄,更是为太行山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气。</p><p class="ql-block"> 此次太行山写生不仅让我看到了老师批改作业的敬业精神更加了解了老师学业渊博,教学风趣幽默可贵之处。同学们的许多半成品通过老师的画龙点睛,神来之笔就成了一幅幅完美的美术创作之妙品。</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次写生之旅,太行山不仅给了我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了我心灵上的洗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去探索更多的艺术宝藏,去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作品。</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7日王有英随笔。</p> <p class="ql-block">秋季太行写生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太行写生本是随心之游,却意外打开了我心中山水画境的一扇窗口。</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近距离写生画山,感到既新奇又好玩,因为这次和以前不同,我觉得刘怀勇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别致新颖,他让我们直接用手触摸山石,感受它的转折起伏,让笔锋游走在山石之间,那种指间触碰和气息的传达让我一下子找到了写生的真谛,悟到了笔法与山石塑造的关系,"师法自然,中得心源",和大自然零距离亲近,触发了我对自然山水和山水画理解的机关。信马由缰,让笔墨自由游走的感觉实在太爽了,也让我第一次有了跨越时空,与古代文人画仕心灵契合相通,感同深受。</p><p class="ql-block">我仿佛一下子开悟找到了艺术的密码,竟然头一次对山水产生了极大兴趣,任情感在笔锋下宣泄:挥洒成峰峦岭嶂,畅抒万丈豪情。泼染就千山烟岚,融化成一江春水。</p><p class="ql-block">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时的绘画爱好启蒙于兴趣,因为没有设定的条条框框,画的恣意妄为,随心所欲,质朴天然,毫无雕琢,那时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放学以后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写写画画,小伙伴喊我去玩都不为所动,凭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的东西童趣天然毫无修饰之美。后来上学正式学画以后,被所谓的方法所左右,竟然不会画画了,也变得兴趣索然,当年的执着和热爱没有了。然后就是逃学,因为不想变成一个机器人,按照设定的程序一步步变成别人,变成大众统一的模样,没有了自我,没有了激情,所以后来绘画于我而言就是一份工作,为了养家糊口的技术而已。没有激情,如何能画好?</p><p class="ql-block">这次刘老师的教学打破了常规,我重新找回来儿时的乐趣,从一开始的不敢画,不自信到后来鼓足勇气动笔。第一幅画的一塌糊涂,第二幅勉强能看,第三幅豁出去了,拿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放平心态,卸下负担,遵从内心的感受慢慢找感觉,就像又回到儿时一样。按照自己的理解兴趣去画,不是被动机械枯燥的描摹,心态调整好果然这次一气呵成,画完后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讲评画时老师也很意外。不管怎么说,老师的教学理念打开了我的兴趣钥匙,从太行写生回来后一有空就研究如何画好山水,把写生的作品又调整润色一下,竟然大大小小有十张了,虽然有很多不足尚显稚嫩,但是也算是自己第一次山水写生的小结,这次编辑一下做个纪念,希望它成为自己一个新起点,鼓励自己继续前行,期待自己以后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慕容菲于太行</p> <p class="ql-block">欢迎光临刘怀勇书画艺术工作室访学交流做客指导。联系人:刘旭1358182277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