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晓庄

星月

<p class="ql-block">文/章文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明媚阳光,丹桂飘香。同学情浓,相</span>聚晓庄。2024年10月25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现为南京晓庄学院)77届农化(2)班毕业的同学,相约来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母校所在地一一晓庄(吉祥庵站旁)。开展入学晓师五十年庆活动(1975年9月1日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晓师,相识成为同窗)。</p><p class="ql-block"> 本次聚会是继上半年乌龙潭公园相聚相约,定下的首次一年内的两次同学相聚(之前大都是1年或2~3年相聚一次)。原本相约明年9月入学晓师五十周年庆,因老班长龚学文等同学的建议提前进行(因民间过生日大都提前不退后,整生日大多虚岁过即提前一点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 1975年的9月1日是我们汇集晓师同窗共读值得纪念(庆祝)的时日,重情谊的大家都很看重。那时心中的甜蜜,欢快喜悦之情难于言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跨入南京晓师是我们人生一次大的转折。当时作为知青、老知青或回乡青年的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晓师,户口由农村转为城镇,职业由农民转为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一名教师。当龚学文班长建言提前相聚,很快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span></p> <p class="ql-block">  晓庄师范是由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教师的草根学校。解放前后培育出了许多的仁人志士,创新独特的教育思想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着厚重教育理念的晓庄师范学校,在本世纪初因城际修地铁的需要,由北向南迁至江宁,并提档升级为南京晓庄学院。如今原址校园里只留下了唯一的民国建筑“犁宫”(四方形的建筑,曾是师生集会的场所),旁边立有晓庄师范学校原址的标牌。</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30分左右,同学们站在地铁囗,寻觅晓师原址之时,突然迎来惊喜:心灵有感应,说来有奇缘。在大家谈论教过我们各科老师时,班长龚学文、葛文君等挽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过来。当大家得知老人家是曾教过我们生物、也曾临时担任过一段班主任的巫中英老师时。喜出望外,纷纷向前双手握住老师的手,问候老师,衷心话语叙述过往……</p><p class="ql-block"> 原来龚学文等几个同学下车向他人问路之时,恰巧巫老师路过,听出了似曾熟悉的声音,上前一问,龚学文与巫老师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相互道出姓名。真是不期而遇,有缘有情。老师不忘学生,学生心有老师!</p> <p class="ql-block">  巫老师告诉我们晓师原址就在我们身边这块还在施工改造的地方(吉祥庵地铁站2号出口旁)。我们与巫老师合影且留下亲密的瞬间。热情相邀她随我们同行共进午餐,可她因家中事务,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这让我们喜中稍有遗憾。我们寄希望她老人家及培育我们的各科老师平安健康,长寿无疆。</p><p class="ql-block"> 忆起当年,走进校园清澈的荷花池塘,犁宫及教师办公室首映眼帘。在它们的两侧是教室,后方分别是宿舍、食堂和操场,操场的跑道是由煤渣筑成。校园内的石子路以及路旁的梧桐树,一排排的小平房,早已被居民楼替代。除犁宫以外的其他建筑物等虽然不见踪影,可是原校园的概貌依然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  迁移南京江宁区新建的晓庄学院,是一座具有软硬件具备的现代化师范学院。通过网上搜索,让我们知晓宽广(占地1500多亩)的校园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寓意深刻、端庄的陶行知的塑像,底蕴深厚,激励学生。</span>冠名的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生活楼、操场、图书馆等设施应有尽有。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设施(电脑,课件等)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一改过去教室黑板、书本粉笔等简陋的办学条件。</p><p class="ql-block"> 晓师的昨天与今日无法比拟,<span style="font-size:18px;">焕然一新,有着</span>天壤之别。作为晓师的学子们,无不为快速发展的母校交口称赞!</p> <p class="ql-block">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精神,深入于心。同学们自1977年毕业后,在从事教育的生涯中,践行陶行知思想,甘愿清贫,在南京的中小学校里为培育学生贡献出了毕生的才华和精力,每位同学都曾在自己的教师等职业生涯中教学做,行知合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写下了春秋闪光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的我们,培育出的学生,走出校门的他们能为祖国建设立功创业,奋发有为,取得成就,我们为之骄傲。一生从事教育,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我们不悔当初的选择,深</span>感做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找到晓师原址,看到周边变化,接下来,我们游览了燕子矶公园,感受公园里的风光和人文。临近晓师原址的燕子矶公园,对我们来说,并不生疏。今日彼此能与老同学们集体游览实属首次。燕子矶公园虽小,设计十分精巧,护栏牢固,安全可靠。步道,亭台绿荫环抱,给予游览者雅致,清心与舒适。</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互照料,逐级上攀。一个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小景点,掠过之时,我们都会停歇下来一番品味。登上矶头,长江及两岸的风采,让我们眼前一亮,心旷神怡。老同学们凭栏燕子矶头,远眺大冮南北,无不为祖国如画般的美丽、壮观为之感叹!</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从公园出来,走进了葛文君,何韵琴她俩为我们提前预订的酒家一一江南洒家(公园大门旁)。同学们稍休息片刻,随即色香味美的佳肴端上桌来,调起了大家的味蕾。同学们品尝着龚学文、何韵琴带来的茅台琼浆和葡萄美酒。边吃边聊,<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洒言欢。亲</span>密无间,神情气爽。</p><p class="ql-block"> 班长龚学文请单景南给大家做开场发言。他说到:入晓师大家成为同学近50年,真是年岁不饶人。转眼间我们都已70~80,只有身体好,一切才会好。没了身体,也就失去了一切。他关照大家都要以身体为重。我们营养不缺,心情也很开朗。只是人老怕动,大家一定都要加强运动,每次都能参加同学聚会。他夸赞李怀兰同学,虽然作了换脏手术,可她心情开朗,坚持适度运动,有毅力,很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单景南说起自已,左臂膀因伤内打有钢筋,阴天还隐隐作痛,属于残疾人行列。可他还是坚持运动,打乒乓球技术超群。前些天还带队去趟兰州,参加比赛刚回来。兰州属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可他两天就适应了,还一连战胜了五名对手。</p><p class="ql-block"> 我的同桌王林声,说活风趣幽默,他的话语时常带给同学们些欢乐。这不,酒过三旬,“挑逗”马桂云:“下次同学聚会,能看到你从长江游过来"(因为马桂云,王林声本人都喜爱游泳,马桂云家住江北,自从新冠阳后,体质虚弱,就没再坚持游泳了。此话寄希望老同学身体尽快康复,重回泳池,同时把饱含对同学的关心爱护于幽默的话语之中)。马桂云也夸他耐力强,游泳姿势标准,能否发个视频给大家欣赏欣赏。</p> <p class="ql-block">  朱胜红、朱自宏因名字发音一字不同,他俩总以姐弟相称,大家戏说他俩是朱元璋的后代。喜爱旅游的朱胜红跑了多个国家以及地球极地,每到一国她都要发些照片于群里,带着我们一同欣赏各地的风景和地理人文。朱自宏酷爰音乐,是班级同学中拉二胡的高手,喜爱唱歌,嗓音圆润。自从退休后就没闲着,参加了社区组建的乐团,隔三差五的社区文艺活动,让他身临其中,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韦绍玉是位旅游达人,退休后带着夫人,开着自驾车遍游祖国各地,每年都要出去2~3次。同学微信群里,我们也时常欣赏到他发来名胜古迹的照片。他过去还一直冬泳,近年才放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同学们退休后,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经营“行业“多样,个个活力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  聚在一起的时间感觉过的特快,不知不觉我们又将分别。本次聚会我们非常感谢<span style="font-size:18px;">单景南、龚学文、韦绍玉、何韵琴和葛文君几位组织者。你们为聚会活动忙前忙后,热情地付出让本次聚会圆满、顺畅、欢快!特别感谢单</span>景南,又是他默默抢先地为大家买了单。他一次次地为同学聚会花费,让我们倍感过意不去。大家一致请求,从此往后的同学聚会,请他给我们点机会,让我们大家请请你!感谢龚学文、何韵琴的佳酿,让我们香在嘴里,甜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曾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泥脚入师行,汇集晓庄寄希望。同学忆往情更深,绚烂风光在夕阳!五</span>十年前,我们相识相聚晓师,成为同窗,五十年后,我们重返母校原址,以此深切感念这块沃土。正是在这块教育的沃土上让我们开悟明理,增长知识和能力,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大江南北,勇立潮头。在发展南京教育,培育优秀人材上发挥了不可抵估的作用。今朝学子聚晓庄,激情满怀诉衷肠。期盼来日江宁聚,恭祝母校更辉煌!</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0月26日</p>

晓师

我们

同学

晓庄

学文

老师

原址

大家

相聚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