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止 奔赴莫停”——记小学语文96学时(高级)培训‘首记’

说好的幸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前行如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虽然苦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细细品味却满是芳香和甘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成长如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虽然劳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点点积累便满是收获和甜蜜。</b></p> <p class="ql-block">  秋深寒霜降,问候送温馨。日渐思念长,应节添衣裳。在这深秋时节,我们迎来了2024年缙云县96学分小学语文教师项目化教学(高级)培训班,全县56位语文学子齐聚教师进修学校,共赴秋天最美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知性优雅的班主任胡美娇老师,通过选任班委、组长,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温文尔雅的陈志强校长,通过“为什么要参加培训?”“如何对待这样的培训?”两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他希望学员们做一个学习者,更要努力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由专家讲座、名师引领、课堂实践三部分组成。与以往相比,本次培训呈现三大亮点:“新”“满”“妙”。</p><p class="ql-block"> 培训方式之“新”,学员们从坐听讲座“关注专家”转变为实地聆听“大咖课堂”转变到人人备课“关注自身”。</p><p class="ql-block"> 培训过程之“满”,一天的“上午+下午”是凉白开,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是温白开,四天的“上午+下午+晚上”无疑是烫的不行吧。</p><p class="ql-block"> 培训效果之“妙”,正是因为人人参与,步步用心,学员们才能收获颇多。</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时在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不知以下的解读是否合适:“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都说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但需遵循两个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让师生拥有成就感、幸福感或许便是教育的最大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  师德是立师之本,兴师之源。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明宝为我们带来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新时代育人使命》的讲座,阐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激励教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守好初心,成为学习与研究教育的新时代的“大先生” 。</p> 浸润之思,涵养师德心 <p class="ql-block">  如何将党史文化、当代中国的现代文明等融入我们的教育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周院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理论+生动案例”的双向生成,将“教育家精神” 、“新时代育人使命”诠释的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是我们教师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的力量也是巨大的,我们身为中国人,应以中国为荣,要善于把思想的力量融入我们的教育;身为浙江人,应以浙江为优,要善于把浙江文化融入我们的教育;身为丽水人,应以丽水为傲,要积极打造绿水青山的教育生态,和学生一起同频共振、同向同行。</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育才,更重要的是育人;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身体、心理健康,更需要有理想信念;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手中有教鞭,更要心中有大爱,眼中有暖观。</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更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将迎来新的考验,当下经常看到有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工作重要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的引领性文件,更需要我们认清“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真正含义。</p> 研修之思,践行师德行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其实也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陪着孩子们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们成长。让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慢点,慢点,再慢点,耐心等待每朵花儿的绽放,静心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首先应着力增强自身素养,做奋进路上的成长工匠。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学习态度、过硬的教学水平,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  其次要着力打造思政课堂,做学习路上的智慧工匠。教育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将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政建设融入到学科课堂教学中来。通过知识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教给学生,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积极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 <p class="ql-block">  还要着力培育创新意识,做创新路上的灵活工匠。未来已来,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育的内涵也在变,教育需因时而制,随时而变,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究新鲜事物,打破常规,解决新问题;不断反思,自觉对自身专业实践进行重构,凝练教育思想。</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与小语同行,我们遇见了最好的同行,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以笃学之功求真,以勤勉之风于教,以敬畏之心律己</b>”的心态参与每一段学习,共绘秋天里最温暖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知不足而奋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忘远山而前行📕</b></p>

教育

培训

时代

育人

学生

践行

我们

教师

教育家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