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一一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

王清文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父亲王振辉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即甲辰(龙)年九月十九月。</p><p class="ql-block"> 生日那天,我们兄弟姐妹携全家大小及其他的亲人相聚在一起,都提着“财笼、纸钱”等纪念物品,以民间“烧财笼、烧纸钱、献花、上坟”等传统祭奠风俗来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生于民国甲子年九月十九日,即公元1924.10.17日,离开我们是共和国丁卯年九月廿五日,即公元1987.11.16日,享年63岁。安葬在头陂上,因修萍乡绕城高速,后迁葬在竹山下后面山口岩公墓。</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正直友善、诚实守信”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勤劳而朴实”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一说到父亲,历历往事涌向心头。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纯朴农民。在校时,他倾满腔热血把全部精力耕耘在了三尺讲台上;在家时,他耕田种土,把全部汗水浇灌到了这个小家;在课堂上,他温文尔雅,谈天说地,说古论今,也称得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曾参加过萍乡市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还受到了江西省副省长,后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同志的亲切接见。为了维持小家的生计,他每每下班回到家,执犁赶牛,种田收稻,推米拉磨,样样都干,是一名难得的行家里手。他一辈子身兼两职,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停歇。</p><p class="ql-block"> 以前听我父亲说过,解放前,我曾祖父是“从九品例授登仕郎”,在县府工作;祖父是“捐授国学生,蒙前江西民政所长举人”。我祖父在当地还小有名气,方圆几十里的人写状纸、打官司、写契约,就是结婚、嫁女讲酒、做对子都离不开我祖父,逢年过节或农闲时,附近的人都会围坐在祖父身旁,听祖父讲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倒背如流。我祖母也是个超善良的人,每逢青黄不接时,附近村民都会有来向祖父借谷借米的,我祖母总是笑脸相迎,满口答应。对特别困难的人家,我祖母总是要他们少还些,就是借两担还担半的那种。那时候父亲的家境还算可以,所以父亲也读了点书,在“私立芦溪濂溪初级中学”毕业,也就是现在的芦溪中学前身。在当时看来,父亲还算得上是个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1949年全国解放了,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普通百姓都很少念书,文盲众多,人民政府就以人民政府为单位,开设“识字扫盲班”,让普通大众都参加扫盲学习。可能是父亲多读了点书的缘故,政府调任父亲任担任“识字扫盲班”的教员,他的足迹遍布芦溪地区的每个角落。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千窗百孔,一穷二白,百废俱兴。为了振兴国家的教育事业,一些有知之士都进入了教育行业,我父亲也不例外。1951年的一天,政府突然派工作组找到我父亲说要去政府开会,也没说去开什么会,父亲也不敢怠慢,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跟着工作组就急怱怱去了。因为我家成份有些高,在当时情况下处于劣势,是受打击挨批的对象,对这突发情况,我的母亲吓得魂不附体,心急如焚,呆若木鸡,祖父祖母也急得团团转,魂不守舍,不知怎么办才好。好在没过多久,父亲回来了,并且是带着笑意回来的,一进门就说政府要调任他去边远山区任教,全家人这颗惊魂未定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从那时起,父亲就成了一名新中国的正式的人民教师。当时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简陋到让人无法想象。没有教室,父亲就利用当地的祠堂或庙宇做教室;没有桌椅,就用土砖搭块板子做桌椅。白天教书,早晚还得自己挖土种菜、打柴烧火做饭。每个星期就回家一次,吃、住都在学校,虽然说是住学校,实际上是歇在祠堂或庙宇里。一个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谈何容易,阴森恐怖,特别到了晚上,真正难熬,又几次风雨交加的晚上,我父亲吓得全身冒汗,为了工作,父亲没有退缩,他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父亲还会充分利用每星期回家一次的机会,带上一担百余斤重的干柴回家烧火做饭。由于山路崎岖不平,每每到家时都是汗流夹背,摸黑进屋。虽然辛苦,但父亲非常高兴。而我母亲也是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除打里好了家里外,她很支持父亲的工作,每逢星期一父亲返校那天,都会早早起来为父亲做饭,想让父亲吃上热饭去上班。由于当时条件差,做饭用的都是大铁锅,要做好一顿饭谈何容易,每当父亲要走时,饭都未熟,为赶时间,父亲总是吃着生饭,没菜就在饭碗里洒几粒盐子当菜吃,急怱怱地吃一碗饭就赶路前往学校,我父亲的高血压与这些都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时间观念极强,工作几十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早退,而总是早早到校。每到一处,家长对我父亲也很敬重,就是生个娃添个丁也要请父亲帮忙取名字。</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要求严格,他一直教育我们要正心为人,扎实做事。教育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努力进取,不断前行。这些对我们的影响根深蒂固。</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期的劳累,再加上生活的艰辛,父亲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廿五日离我们而去了。父亲的突然离去,我们万分悲痛,伤心不已,对我们的打击非常大……</p><p class="ql-block"> 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十七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慈详的面容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愿天堂的父亲安好!愿那里没有病痛忧伤!愿善良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安然无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