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搬离园村的小院转眼已经俩月有余,我的两只脚时不时还会情不自禁故意打门前经过,远远地向门口的桂花树行注目礼,透过水泥窗棂瞄一眼我的大月季花树开了几朵。就是梦里,还反复上演昙花乍现的惊艳和我不厌其烦的欢喜。园村、园村的家,好像明觉的铁画,就这么在我的心房烙下影,并生了根。</p> <p class="ql-block"> 园村,是溧水最老的商品房小区之一,和居住在这里多年不曾离开的老人们一样,朴实,厚道,找不出半点奢靡傲娇,反而哪哪透着慈祥和宽容。无论晨昏,这里都升腾着温暖温馨的人间烟火气。清早的小公园,孩子们在秋千上晃荡尖叫;老奶奶老爷爷在健身器材上摆腿扭腰;来来往往的邻居互相寒暄问好;被遛的小狗也撒欢嬉闹。小停车场路牙,东家的豇豆冬瓜、西家的辣椒茄子、刚收网起水的龙虾杂鱼、自产的葡萄梨子,俨然一个小便民菜市场。近旁,安徽勤劳小夫妻的网红椒陵烧饼;苏北徐州老板娘的蘸酱煎饼果子和炒货;安庆小吃的馄饨、盖浇饭;杭州小笼包的剔透晶莹,与当地赵记干挑、刘记鸡蛋灌饼、培玲小吃、谷香面馆、姐妹干挑、春英油条店、万喜锅贴一同撑起园村应有尽有丰盛的早餐场子。</p> <p class="ql-block"> 即使下午的园村也不会冷清,一吃过午饭,停车场大香樟树的巨伞下、公园的紫藤架长廊、社区棋牌室内,打牌、下棋、看书、唠嗑的人们,一群群,一拨拨,按各自喜欢的样式挥洒着自由惬意。晚饭后的小公园更是喧闹不已,老人们广场舞跳起来,中年人散步绕着圈走起来,娃娃们游乐场疯起来,小商小贩们吆喝起来,多么有生命力的城市风景啊!</p> <p class="ql-block"> 园村的四季如诗又如画。最美的时候是春天,小停车场东侧一帘粉色蔷薇,像拉开春天美景的幕布,一支支,一条条,争先恐后地露出笑脸。路边的早樱,如云似雪般纷纷扬扬,漫天飞舞,亮得像无数颗星星的眼睛。闻讯而来打卡的圈友、抖友川流不息,连夜深也不放过,拍出多少比超武大、鸡鸣寺樱花的绚烂和芬芳。四月的公园长廊,紫藤花的主场,粗大的躯干盘根错节,虬劲的藤蔓像章鱼的八爪,在廊柱上纵横交错,一串串紫葡萄样的小花缀满,随着枝条肆意攀爬伸展,再从顶部垂悬着无数长长短短,像一串串的风铃,一层层、一簇簇,重重叠叠,密密麻麻。整个长廊仿如倾泻着一袭袭梦幻的瀑布,令人有着闯进童话般的迷醉和惊喜。</p> <p class="ql-block"> 夏日,随处可见的香樟,每一树都是园村人无需自带的遮荫大伞,修鞋匠在树下飞针走线;下棋人忘我地在楚河汉界飞象跳马;老妇人正低头仔细地择菜理葱。</p> <p class="ql-block"> 秋天,小广场上银杏树像一株株带来好运的摇钱树,哗哗啦啦摇摆着金色的小扇子;四处大大小小的桂花树送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收罗一地细碎金黄,便是他日的美味佳肴。园村冬日的白,有被雪素裹的房子、汽车、健身器材.....,那些冷冰冰的白;还有美食巷刚起锅的汤包、烧卖、锅贴、油条、水饺那般热腾腾的白。不经意的四季流转,养育着无数园村人的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留恋一个地方,不仅仅是环境,更多不舍还是因为人,而人情是这个世间最温柔也最尖利的武器,刺进心灵深处,便再也不能忘。园村有好几家手工衣物缝补店,离我家几步之遥的那家,老板娘个头不高,但手脚麻利,待人非常热情随和。无论是换拉链,剪裤脚,还是补破洞,哪怕再小的活,她都不嫌烦,并认真仔细地去完成。有一次我家客厅宫灯内侧的塑料灯罩不小心打碎了,我拎着金属框来找她一起研究怎么办。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帮我想办法,反复设计,又一次次修改,忙了好半天,最后用白布做了灯饰内衬,完美做了替代。尽管她费了那么多事,也不肯多收钱谋利。偶尔门口邻居缺个纽扣,或是要点松紧带、小布头,她都乐于帮助,搬家和她道别时,一句“你要常回来哦,我会想你的”差点让我瞬间破防。园村巷口,杨老板自家开了多年的合家欢超市,我们上班来去,总忘不了互相打个招呼。习惯于在他家买个水果、蔬菜、肥皂洗衣液啥的,哪怕没带钱,也不用担心;就是买的毛豆、山芋梗,只要说一声,店里都剥好撕好,等我下班带回家洗洗就烧。另一头的培玲小吃,老公同学家的早餐店,我和老公大部分周末都在她家吃碗面,劲道的干挑,盖上青椒雪菜肉丝、再加一个二面金黄的煎鸡蛋,来一碗豆浆,另外还有七八种自制小菜,简直不要太舒服。同学大嫂时不时还暗自塞一两盒她的秘技小菜给我带回家。街面苏北炒货店夫妇,早卖煎饼,晚卖瓜子花生,知道老公血糖偏高,喜欢干吃苏北杂粮煎饼,他们就从老家带,或是带了糙米粉一张张帮忙摊,收取的钱远远都不够手工费。园村东面的菜卖卖蔬菜店(后来才知道老板一家和我都是共和老乡)网上留言要两根排骨,杀个母鸡,买菜顺便要几支葱、香菜都可以,或是过年请老板帮忙磨个菜刀剪子都不是事。还有家店修理铺的彭师傅,修电瓶车的小徐师傅,几乎都有求必应,这几年真没少麻烦过他们。就是隔壁棋牌室,也给予我们好多回方便,没带钥匙,要爬院墙;来了快递,没人在家代为签收。二楼邻居是个青海姑娘,总是把我当个忘年交,串串门,聊聊天,分享好吃的。也许是离开了,想到的全是大家对我的那些好。</p> <p class="ql-block"> 园村最大的好,就因为这里有我的家。2016年1月,我们夫妻俩连凑带借买下了这套七十六平又老破又脏乱的一楼老三房,当时最中意的就是有院子。房子不怕旧,只要用心去打理,装修过的屋子,窗明几净,整洁而清爽。餐厅挂上字画,客厅布以梅兰竹菊四匾,桌椅沙发简单舒适;卧室衣橱、书桌、书架归置有序;院子里花草相宜;门外桂花树枝繁叶茂。一方小院,是我施展园丁技能的天地。东西两侧各植一株蔷薇在墙面自由泼画;一棵大株粉色的嫁接月季占据小院东北一隅,大碗一般的花朵从春天延续金秋;两株多年缠绕相生的盆栽昙花西南角自由疯长,让“昙花一现”的神奇开成连续不断的寻常;水池旁,网购的文竹,一枝接一支向上向远,翠绿的叶边几度绽放肉眼难辨的米粒白花;稳重的小叶紫檀,也时不时开出小花争艳......。我的墨兰、君子兰、惠兰,我的茉莉、白兰花、栀子,还有榕树、金枝玉叶、月季、芍药,哪一盆都是手底的所爱,芬芳了四季,惊艳了流年,让平淡日子的苍白显出那么浓的五彩缤纷和璀璨斑斓。偶尔三五好友,院里品茶闲聊,一起静待花开,披星月光芒,度惬意时光。亦或下厨烹几味家常小菜,与父母家人集聚浅酌,享天伦之乐。更多的闲暇,是夫妇俩你翻盆浇水,我修枝施肥,守一棵苗长大,至花开再落。让岁月来不及寂寞和无趣,有花草相伴的日子,哪一天都充满欣喜,时间像飞驰的列车向前。</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我会和园村的这些大树一样,把根扎进深处,在这片沃土上安然老去。可,世事难料,变化太快。我们终究还是像一阵风,一片云,浮萍一般成了园村的过客。感染过那么浓重的园村烟火气,承受过园村那么多曾经的美好,一点点,一幕幕,像电影反复在记忆里播放,铭记。</p>